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新闻发布会

2020年宣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经信局、金融监管局“六稳”“六保”工作)

2020年宣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经信局、金融监管局“六稳”“六保”工作)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01日

发布会嘉宾:市金融监管局局长刘先锋,市经信局副局长王昌盛

发布会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主办单位:市政府新闻办,市政务公开办

发布简介: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根据新闻发布会安排。下面,我向大家通报一下我市金融助力“六稳”“六保...

来源:市政府新闻办,市政务公开办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根据新闻发布会安排。下面,我向大家通报一下我市金融助力“六稳”“六保”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全市金融系统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落实“稳金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精准发力、聚力攻坚,为全市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汇入了金融活水,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作出了金融贡献。

(一)稳投放,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心剂。一是用好用足政策。加强金融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谋划出台我市《关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综合服务试点意见》,用足用好国家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复工复产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编制并向企业推送银保产品大礼包,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活动,提升金融政策直达性和知晓度。疫情发生以来,发放防疫贷款4.72亿元,平均利率3.08%;发放支农再贷款3.38亿元、支小再贷款8.49亿元、共支持2147户民营和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二是开展精准对接。建立“分类摸排、线上推介、跟踪落实”融资信息共享对接机制,着力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上半年,线上(12345政府服务热线)协调7家银行解决10家企业1.25亿元资金难题;网上向银行推介企业有效融资需求48.03亿元,银行授信金额39.37亿元,授信率81.97%,企业用信31.36亿元,用信率79.65%;现场举办餐饮、外贸类企业专场银企对接活动,达成意向金额3300万元。三是争取域外资金。加强与域外金融机构对接合作,持续吸引域外低成本的政策性信贷资金。省国开行向我市发放复工复产专项贷款10亿元、防汛抗洪应急贷款2亿元。7月末,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达1683.98亿元,创历史新高,1-7月,新增贷款179.54亿元,同比多增90.51亿元,完成省预期目标任务的94.49%。

(二)畅循环,为重点领域增强动力源。一是聚焦保市场主体强化制造业支持。积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要求,引导金融资源向制造业积聚。7月末,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23.4亿元,增量占比13.03%,同比上升4.53个百分点。二是聚焦保居民就业深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利用贴息、奖补、增信、风险缓释等手段,深化小微企业融资服务。7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28.71亿元,较年初增加61.33亿元,同比多增28.02亿元,增量占比34.2%,同比上升2.69个百分点。三是聚焦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发展订单、仓单、存货、应收账款融资等金融产品,引导中小微企业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开展融资,上半年,平台新增应收账款融资额103.16亿元。

(三)减负担,开启融资成本降压阀。一是打造快车通道。开辟防疫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简化信贷流程,推行“网上对接、线上办理”,提高撮合、服务效率,切实帮助企业减轻时间成本。二是设置时间缓冲。深入困难企业开展融资需求,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中小微企业合理延长还款期限,1-7月累计发放无还本续贷44.53亿,惠及企业4968户,办理展期贷款12.82亿,惠及企业837户。三是让出真金白银。紧扣“宣十一条”“两个确保”任务,建立周监测、月通报机制,督促引导金融机构降息减费。7月末,小微企业加权平均利率5.74%,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上半年银行机构累计减费让利5166万元。融资担保和应急转贷机构在政策执行期内,累计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159万元。

(四)扩供给,用好创新发展助推器。一是拓渠道。抢抓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系列政策机遇,举办债务融资培训会,引导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今年以来,我市新增1家企业辅导备案、1家企业“新三板”挂牌、34家企业省股交中心挂牌,另有1家企业完成辅导备案待报会,实现直接融资40.14亿元。二是抓创新。抓好新型政银担、税融通、续贷过桥“三大金融创新业务”,畅通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渠道。1-7月,累计开展新型政银担业务40.08亿元,发放税融通贷款16.88亿元,运作续贷过桥资金周转9.84次。三是挖潜力。发挥银法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创新资产处置方式,不断增强银行放贷能力,释放更多信贷资源进入实体经济。截止7月末,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21.45亿元,居全省第14位;不良贷款率为1.27%,较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2位。督促引导地方类金融机构找准定位、错位发展,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7月末,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发放涉农及小微贷款余额4.69亿元。

(五)控风险,稳定金融运行压舱石。一是明确责任建机制。调整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宣城市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实施方案》。处非领导小组增加10个成员单位,建立风险排查、信息共享等8项工作机制。严把地方金融领域准入关,落实投资类市场主体联合评估机制,规范金融广告信息发布,检查各类广告经营户123家、广告信息发布203条。二是线上线下推宣教。灵活利用网报屏端、扫街扫楼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各类宣传活动120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15万余份,推送短信风险提示44万余条,网络宣传覆盖人数达30万人次。三是监测排查促规范。搭建线上金融风险预警监测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辖内企业风险精准画像,动态掌握全市金融风险图谱和企业金融健康指数,发出风险提示线索30条。开展涉非涉稳风险暨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项排查活动,全市共摸排涉非涉稳市场主体5400余家,排查出问题机构111家,其中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含拟列入)107家。组织开展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典当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全覆盖检查。四是严管严打护稳定。持续深化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活动,自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业务压降比例96.05%,完成3家本土P2P网贷机构业务无风险退出,截止7月末,仅剩的1家P2P平台存量借款余额63.85万元。持续开展“资金霸”专项整治行动,自去年以来,摸排行业涉黑涉恶线索54条,移交公安机关或扫黑办线索24条。截止目前,全市共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10个、恶势力犯罪团伙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03人,破获刑事案件374起,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1.48亿元。深入推进陈案攻坚行动,今年以来共稳妥化解非法集资陈案3起,资金平均清退比例78.88%。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六稳”“六保”工作部署,将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更好结合起来,强服务、促对接、控风险,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一是用好各类金融政策。全面落实中央、省各项优惠金融政策以及我市出台的《关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综合服务的实施意见》,释放政策红利。二是强化考核评价激励。加强信贷工作形势分析,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考评办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和重点支持。三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举办2020年度全市银企集中对接会,尽快推出我市中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银企融资对接信息化常态化精准化。四是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开展资本市场业务知识培训,做好重点上市挂牌企业跟踪服务,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推动基金与产业融合发展,发挥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功能。五是积极防控金融风险。加强风险监测预警,统筹利用网格化和大数据监测风险,建立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积极稳妥处置突出风险,加快非法集资陈案化解,加强“7+4”类机构监管,深化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打非法金融活动,持续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最后,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我市金融工作的关心支持。

谢谢大家!(市金融监管局)




今年以来,全市经信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全力打好防疫物资供应战和工业发展主动战。

一、我们迎难而上,担当作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工业发展答卷。面对新冠疫情严峻考验以及中美贸易、科技脱钩和全球产业链重构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广大经信系统干部职工展现出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全市工业呈现“快速启稳、逐月回升、运行健康、积极向好”的增长态势。在8月6日召开的全省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我市工业系统“六稳”“六保”工作作为先进典型作了大会发言。全市工业增速居全省前列,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高于全省的2.2%和全国的-0.4%,增速居全省16个地市第4位;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64.9亿元,同比增长8.5%,居全省第4位;营业收入利润率7.3%,居全省第3位;企业生产成本持续下降,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4.79元,同比下降0.47元。企业用工出现积极变化,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职工达17.91万人,比去年末增加3900人。1-8月,规模工业企业数达1438户,今年新增150户,较去年同期增加50户。上半年,全市所有规模企业职工平均工资4508元/月,比上年同期增加230元/月,从业人员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市经信局)

二、我们率先统筹,保市场主体,全力维护好工业经济的基本盘。工业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基本力量。保企业,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就是保就业、保社会稳定。我们在全省率先统筹、全面启动企业复工复产。1月29日,在全省第一个印发《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2月4日,在全省第一个出台《宣城市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宣城市工业企业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指南》,为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明确详细的行动规范。对“工业企业开复工率、达产率、员工到岗率”(简称“三率”)实行一日一调度、一日一通报,我市“三率”连续多日领跑全省,处在第一位,是全省最早100%复工复产的地市之一。组织8个工作组,分赴各县市区(市经开区)工业企业,摸清情况、找准症结、谋实对策,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工、运输、技术等方面问题。2月5日,在全省率先出台《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一条政策意见》,全市形成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1+6+N”政策体系。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业强市暨招商引资推进大会,隆重表彰2019年度“十强”、“十快”、“十佳”和“十新”企业(项目)。在全省首创设立“企业家日”,每年新年上班第一天,开展多项活动,弘扬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有温暖、有地位、受尊重。

三、我们培育集群,创新驱动,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打好“补链强链延链”组合拳,编制《关于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分产业绘制产业链“鱼骨图”,制定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绿色食品、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产业链升级重点工程施工图,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产业链升级行动。重点培育宣州精细化工、郎溪节能装备、广德汽车及零部件和PCB、宁国先进高分子材料和高端金属材料零部件、泾县电机泵阀、绩溪金属新材料、旌德大健康、市开发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成立7个工作专班(即:经济运行监测、工业投资、民营经济发展、四送一服、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绿色发展7个工作专班),重点工作专班化、问题短板精准化、对策举措清单化,精准发力“六稳”“六保”。全力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编制实施2020年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601个,实施省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77个、“千企升级”项目196个、“双百”项目125个,分别占全年目标的110%、86.7%和52.1%。推荐5户优质企业上报工信部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组织向国家和省申报高成长性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项目68个。推荐5户企业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推荐3户企业申报国家绿色工厂、9个产品申报国家绿色产品。推荐智谷产业园申报国家级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9家企业申报省企业技术中心,4家企业申报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个产品申报省工业精品。建立“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产品培育库,入库企业33户、产品36个。建立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培育单位名单。征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研发需求37个,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四、我们抢抓机遇,增添动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抢抓新一轮政策叠加的机遇、新基建赋能的机遇、新产业链重构的机遇,出台《宣城市关于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宣城市关于加快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推广ABCD四类企业分级管理,构建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核心的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亩均效益评价体系,依法依规制定实施用地、用能、排污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推进资源要素向综合评价高的企业集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出台和实施《宣城市关于加快推进5G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和场景化应用,不断提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水平。新建5G基站480个,主城区热点地带5G网络覆盖。开展工业企业培大育强、“小升规”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腾笼换鸟”,积极引进成熟项目,嫁接闲置厂房、楼宇,实现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入规。建立“僵尸企业名录库”,精准分类精准施策,通过兼并重组、关闭破产、出售、转让、租赁等多种方式灵活处置“僵尸企业”。推进宣酒集团老厂区、裕华纺织、精方药业等企业进园区。

五、我们聚焦聚力,优化帮扶,坚定工业企业的发展信心。出台《关于实施“五员”帮扶工程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关于建立100户重点企业和24户困难企业调度制度的通知》,建立驻企联络员、疫防指导员、安全监管员、人社服务专员和党建工作指导员的“五员”帮扶制度,推动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健全“千名干部联千家企业”帮扶工作机制,落实“四送一服”工作机制,形成了市、县、乡三级联动帮扶企业工作机制。走访企业2346户,举办座谈、宣讲、要素对接会697场次,解决企业难题800多个。推动降本增效。持续开展降成本行动,逐条逐项精准实施“免、减、缓、返、补”,激活市场主体。上半年,缓缴企业税款5.13亿、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5.31亿元、返还企业失业保险费3871万元。对往年拖欠的民营中小企业账款273.7万元全部清偿。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和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精准发力“六稳”“六保”工作上走在前列,强化目标导向,打好经济发展持久战;强化精准帮扶,打好产能恢复战;强化政策兑现,打好企业生存战;强化服务保障,打好市场开拓战;强化理念创新,打好转型升级战,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工业发展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大考中交上一份合格满意的答卷。(市经信局)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