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长辈版|
  • 无障碍

【宣城日报】宣城高新区:“周转池”破解企业“用地难”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宣城日报 发布时间:2024-04-28 08:37
[ 字体:]

 日前,位于宣城高新区的一生产车间内,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工人们熟练地在各个岗位间穿梭,一台台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经过划片、串焊、层压等10多道工序后,晶硅太阳能电池片最终转化为完整的光伏电池组件,等待运往光伏发电基地。

 这里便是总投资达107.5亿元的宣城宏润新能源产业园,是宣州区首个百亿级项目,也是该区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去年3月成功签约。项目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已全面投产。

 百亿级的项目,用地是重中之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用途管制科科长江爱青介绍,宏润新能源项目用地总面积约525亩,其中一期142亩,二期383亩,一期用地通过宣城综合保税区予以保障。

 就在企业准备二期建设时,难题出现了。“我们当时急需83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48亩补充耕地指标。”宏润新能源产业园相关负责人章伟说,但这些指标却迟迟未能落实。

 生产建设被土地要素所制约,该如何解决?

 就在今年1月6日,由宣城高新区管委会申请,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牵头召开民营企业土地要素保障2024年第一次“周六”会商会,专题研究宏润新能源项目二期用地事项,同意通过“周转池”完成相应用地指标划转。目前,该项目已得到批准用地,有效保障了项目建设。

 何为工业项目用地“周转池”?这是我市在全省率先试行、针对土地要素配置的创新“打法”。“就是将全市各县市区及各园区暂未使用的存量土地和各类用地计划指标集中起来,通过全市一盘棋来统一调配。”江爱青介绍,当前各地建设项目的土地要素资源保障配置率仍有待提高,一方面存在项目招商落实后急需审批新增用地,出现“项目等土地”的情况;另一方面,各县市区、各园区又存在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利用程度不高,出现“土地等项目”的情况。

 工业项目用地“周转池”制度的实施,有效破解了“两等”难题,实现了土地要素紧跟项目走。这一机制让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确保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重大招商引资企业获得精准高效的土地要素保障服务。“大项目、好项目再也不怕没地用。”

 “政府帮我们出谋划策,项目建设再没有后顾之忧,企业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生产中。我们对未来发展非常有信心。”章伟说,等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能实现年销售额150亿元,除了在国内销售,产品还将销往巴西、欧洲、菲律宾等海外市场。

 “‘周转池’制度自2023年8月实行以来,已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约4000亩,补充耕地指标约970亩。”江爱青表示,接下来将对原有“周转池”制度进行提面增效,将宣城市域大地块都纳入“周转池”进行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