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示范行 | ③郎溪县建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发布时间:2024-05-13 08:36 来源:文明宣城 浏览:
【字体大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我市举办了2023年度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大比武活动。经各地推报、大赛评比,评出示范所7个,示范站15个。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郎溪县建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加强组织领导,配强人员力量,确保规范有序运行

 建平镇党委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和志愿服务队队长,实行党政领导挂点联系文明实践站制度,结合包片入户,常态化开展专项督察调研。1所9站配备文明实践专管员11名,组建文明实践工作“集团军”,把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基层延伸作为主攻方向,在党政同责、协同发力上夯实基础,压实各级责任,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奏响文明实践工作的“大合唱”,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的高水准、高质量推进。

 整合阵地资源,强化平台功能,打造文明实践圈

按照“五有”标准(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幼儿园、新风堂、农民夜校等现有资源,打造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科学普及、卫生健康等平台,建立“1公里文明实践圈”。截至12月,共组织开展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的理论宣传、移风易俗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110余场,受教育群众近万人次。通过制度上墙、宣传上栏、学习强国上广播等方式,常态化向村民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法律政策知识。

贯通联动机制,坚持五单派送,提升服务效能

 建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配有专职人员2人、志愿者1人,设有理论宣讲室、科普活动室、健身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等功能室。在摸清每位志愿者特长优势底数基础上,针对每位志愿者特长优势分别对应服务不同的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确保镇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组建了镇级志愿服务队7支,村级志愿队伍37支,现有注册志愿者3600余人,占常住人口比例16%。扎实推行“询单”“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的工作模式,紧扣价值引领,紧贴群众需求排定活动计划,因“单”制宜创新服务方法,每季度至少向县中心点单不少于2次,全部完成派单、送单任务。善用各类媒体平台,线下线上同步推介新时代文明实践,群众满意率达98%。结合实际情况,以建设“服务阵地”和“活动阵地”的双阵地为目标,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开展文明培育,倡导移风易俗,打造精神家园

 用信仰之力凝聚群众。组建10支理论宣讲队伍,每个所站每月至少开展2次理论宣讲活动。探索分众化、互动化、艺术化宣讲,在农家书屋、村民家中以互动交流、小板凳会等开展宣讲180余场次,受众近1.1万人次。树典型抓示范。积极开展“百姓评百奖”“好婆婆好媳妇”“身边好人”“创建之星”“新时代好少年”等评选活动,先后产生各类典型85人。开展交流活动,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发挥“四会”力量。引入当地德高望重的“新乡贤”,利用新风堂、乡贤议事厅等,坚持村里共商共办,常态化开展评事议事活动。今年以来,9个村新风堂举办新事新办活动30余场次,为村民节省开支4万余元。共建村规民约。加强村规民约建设,鼓励“一村一约”特色,吸引村民参与制定,并将协商制定过程变成村民“现场学习”,成为行动自觉。比如,结合本村实际,盆形村在村规民约中提出了“保护郎川河,不非法电鱼捕鱼,不挖沙”特色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用文艺之美感染群众。全力打造艺术乡村,将乡贤捐赠的闲置民房改造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打造3500平米大草坪作为活动场地,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先后举办了4场夏一站建平主题音乐会、1场亲子泡泡跑、1场趣味运动会,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不一样的文化大餐。

坚持项目推进,注重特色品牌,规范运作流程

 建平镇持续做好“江淮普法行”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品牌。该项目常态参与志愿者15人,服务辖区群众5000人次,服务时长110小时。具体来说,整合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三治合一”的镇村治理体系。结合群众需求,创新“135”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即:一名信息员收集信息,三级化解,村民诉求“五老”听证,村两委按程序办理解决。同时强化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工作创新、宣传引导,提高了辖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营造出全社会普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