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生态宣城 > 文化宣城 > 承历史 > 文物保护单位

绩溪文庙

发布时间:2019-05-05 13:55 来源:宣城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
【字体大小:


   绩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唐代(766)始置县,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绩溪县“邑小士多,代有闻人”,历代名人均留有丰富的遗存。古建筑更是灿灿如珠,烘托出这座古城的文化风采,绩溪文庙便是其中之一。
    文庙,即孔庙,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因此,称孔庙为文宣王庙,明朝之后简称为文庙,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家教化的重要礼制建筑,亦有学宫之称。孔子是儒家创始人,儒家学说取得正统地位后,自西汉起,皇家士大夫开始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祭孔,随之建庙扩府。随着庙学的兴起与祭孔活动的升级,建筑等级也逐步提高,最后发展为有定型现制的宫殿式建筑群,数量达1500余座,分布于全国各地,建筑风格亦自成一体,独具一格,为地方古建之精华。绩溪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其规制成形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此后历代均有不同规模的重修。现存的文庙建筑一一泮池泮桥。东西两点大成殿为清乾隆年间所建,是一组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群。如果说山东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又称先师庙)是全国文庙中的“大家闺秀”,那么绩溪文庙是“小家碧玉”便再恰当不过了。1998年5月,绩溪文庙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 11月,正式对外开放。
    绩溪文庙,坐落在绩溪县城内北大街西侧,江南第一学宫的庙门临街巍然耸立,与已开放的胡雪岩纪念馆相毗邻,距绩溪县三雕博物馆仅百余米。绩溪文庙以南北为中轴线,作东西对称布局,由南至北,依次 是 庙门、棂星门、泮宫坊、伴池浮桥、戟门、露台、东西两庑、大成殿。面阔38.55米,进深172.45米,占地面积6647.95平方米。据清嘉庆《绩溪县志》卷五《学宫》载:“乾隆四十二年(1777),知县孙银槎倡议重建文庙,至四十八年(1783),知县张邦桓率绅士晨夕堇功乃成。殿五间;前筑露台,砌石栏;东西两庑各七间,庑旁各两间;戟门五间,门东两间为斋明所,西两间为宰牲所;重浚泮池;修泮宫坊及石桥、围墙、棂星门”。由此证实现存的文庙建筑一一伴池伴桥、东西两点大成殿为清乾隆年间所建。而其余建筑除庙门外虽当时未作修复,然其平面格局犹在。只要是游览过绩溪文庙的人就能真正领悟“其庙貌尊严,亭宇整饬,规模甲于江南”的内涵,更觉今天的绩溪人给予文庙江南第一学宫的提法确是名副其实,再无异议了。
    踏入庙门,只见松柏苍翠,泮池如月,虹桥飞架,雕栏玲珑,古韵幽幽,实为洋浏览凭吊之佳境。虽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又造经废兴,而今还其原貌、整修一新的文庙,仍然格局堂皇,古朴典雅。大成殿、东西两庑便是绩溪文庙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占地面积共1185平方米。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二字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者”。前跳庙门,两侧接东西长庑,檐廊回绕,院落开阔,中铺石板,为晋谒道。大成殿面阔、进深皆15米,建筑面积260平方米。重檐歇山式屋顶,正脊为三路花砖砌筑,两端饰以鳌鱼.脊中置葫芦顶。木结构运用明袱、草架并用之做法,以斗拱承挑屋檐。青瓦飞檐,斗拱承托,巍峨壮观。大成殿明间上首高悬“万世师表”巨匾,其下为孔子塑像,并设祭坛,游人可在此凭吊祭拜。东西两庑,单坡式屋顶。绩溪文庙大成殿及东西两庑的梁架结构及天花藻井遍饰彩绘,至今保存完好。这些彩绘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更是皖南及至安徽文庙建筑中罕见的民间艺术珍品,充分体现了绩溪文庙的文物价值。此外,殿前露台两侧古植金桂、银桂各一株,长势旺盛,金秋时节,满院飘香,沁人心脾。
    如果你知道“邑小士多,代有闻人”是古人对绩溪民俗崇尚习儒、耕读不辍的赞誉,以及绩溪人“三代不读书,好比一窝猪”这句俗语,你就不难理解“绩邑于微属为弹丸,而学宫宏敞巨丽甲江南(清顺治六年, 教谕端茂杞《重修圣庙碑记》的缘由了。由此也可见绩溪文庙在传播历代文化及兴教育才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观绩溪文庙,其平面布局严谨工整,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实不愧为“其庙貌尊严,亭字整饬,规模甲于江南”的史书记载。
    绩溪文庙的形成和发展已近千年,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它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儒家思想及兴教育才和地方文史的珍贵立体资料和重要实物例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