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城市政府办公室> 三大攻坚战>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索引号: 003244967/201906-00013 组配分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发布机构: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其他 / 其它
名称: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读】推进金融结构性改革 打造高质量金融供给体系 文号:
发布日期: 2019-06-04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读】推进金融结构性改革 打造高质量金融供给体系
发布时间:2019-06-04 00:00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发表的重要讲话,又对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进一步系统安排、科学谋划和战略部署,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

实体经济发展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业激励与约束,金融业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取决于金融业自身的供给能力。构建一个服务方式便捷,市场联系紧密、实体经济保障有力、风险缓释控制到位的高层次的金融供给体系,不仅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效率提升及引导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有力支撑。当前,地方政府抓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和融资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坚持信贷主渠道,扩大金融供给总量

当前,信贷投放仍是我国社会融资主渠道。引导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依然是我们金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要围绕信贷资金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做文章、下功夫。

(一)优化银行服务体系。抓住国家金融改革发展机遇,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充分发挥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特色支行功能,强化“三农”、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推动银行落实实行差别化考核评价办法和支持政策,全面提升经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和发展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允许具备条件的社会资本进入本土银行或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做大做强辖内农商行、村镇银行,补齐银行主体不多不强“金融短板”,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进一步增强信贷供给能力。

(二)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坚持市场导向,根据小微企业特点,加大金融产品服务创新运用,稳妥推广保理、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动产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应链融资、融资租赁等弱化抵押的信贷产品,稳步推进无还本续贷、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等信贷方式。加大与投资、担保、租赁等各类金融机构合作力度,完善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担合作机制,探索股权投资与债权融资相结合的“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开发更多的金融产品助力绿色发展、创新发展。

(三)强化重点领域信贷。积极探索建立新型贷款(担保)贴息等机制,引导银行紧跟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脉准战略新兴产业,合理配置金融资源。聚焦“中国制造2025”、新兴产业服务,强化信贷资金导向,撬动社会资金跟进,服务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聚焦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加大一系列支持政策落实力度,着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服务“三农”,助力农村精准脱贫。聚焦社会公共领域建设,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产业以及教育、医疗等行业发展。同时,要破除无效供给。把有限的信贷资源从产能过剩行业中逐步退出,推动僵尸企业出清。

(四)做好政府增信搭桥。进一步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综合利用贴息、奖补、增信、风险缓释等手段,深化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式”撬动扶持。打好金融、财政、税务组合拳,突出抓好新型政银担、税融通、续贷过桥等业务推广,全面落实“4321”风险分担机制,扩大“4321”业务范围,加强“银税互动”,大力推进“税融通”业务。同时,积极搭建政银企担对接平台,推介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加强金融政策宣传落实,着力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矛盾问题。同时,政府要支持银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为实体经济腾出新的信贷空间。

二、坚持发展资本市场,优化金融供给结构

要将资本市场建设作为调整融资结构、强化要素保障的重点切入点,坚定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股权融资渠道,提升资本市场发展质量。

(一)抓好企业上市(挂牌)。继续实施企业上市(挂牌)“翱翔计划”,加快后备资源孵化培育,紧盯重点项目,推动辰泰股份等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进一步强化分类培育,推动更多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抓住省股交中心设立科创板政策机遇,分批推进符合条件企业在省股交中心科创板挂牌。突出抓好科创板注册制试点机遇,充分利用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与上交所战略合作机制,摸排筛选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市场估值高的高科技企业,加强专题辅导,力争有企业尽快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二)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综合运用股票(股权)、债券、基金等融资工具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各有关主管部门加大债券融资工具的宣传推广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和经济效益好、偿债能力强的优势企业及新兴产业企业,通过发行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方式募集资金。直接打通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连接渠道,借助不良贷款债转股、发行优先股等方式,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间的灵活转化。支持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发行长期金融债券,解决商业银行附属资本不足的问题。

(三)运作好产业发展基金。加快市本级基金运作,采用阶段参股和跟进投资方式,引导产业基金投资成长型企业以及有转型升级需要的企业,挖掘传统工业产业新力量、培育经济新动能。积极引进社会资本,设立或与国有资金合作设立创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机构,开展私募股权投资业务,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扎实开展基金近企业宣传活动,依托“百名行长进千企”“四送一服”“千名干部联千家企企”等“点对点”对接活动,做好企业基金融资需求摸排工作,推动基金与产业融合发展。

(四)稳妥推进资产证券化。利用资产证券化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增强经营性资产的流动性。针对传统大型企业长期持有大量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流动性差变现困难的资产,加快资产证券化进程,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优化重组,盘活信贷存量,突破产业升级面临融资难瓶颈。

三、坚持夯实基层基础,提升金融供给效率

加强地方金融基础设施、制度机制、环境生态建设,构建一个高效普惠式的金融服务体系,有利于提升货币资金配置效率,加速存量金融资源流转,发挥金融乘数效应。

(一)继续深化普惠金融。推广普惠金融试点经验,优化基层金融服务模式,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延伸基础金融服务。加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支付工具的宣传普及,鼓励乡镇小微支行的网点建设,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吸引金融机构到农村增设网点,完善农村服务网络。支持普惠式信贷产品创新。鼓励地方法人机构发挥其机制灵活的优势,加快研发更多适合小微企业实际的信贷产品,着力推广林权、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设施物权)、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小微互助基金”等产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推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

(二)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深化农房抵押贷款试点,支持各县市区全面开展农房抵押贷款,探索农房抵押融资“宣城路径”,激活农村存量资产,缓解农村融资困境。组建包括农房在内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合理评估农房财产权抵押价值,完善抵押住房处置机制,促进抵押住房市场化流转。构建风险缓释体系,将农房抵押贷款纳入“4321”政银担合作机制,鼓励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开展农房抵押贷款融资担保业务,推行农房保险,进一步夯实支撑农房抵押贷款政策环境。稳步推进“劝耕贷”、金融扶贫,做好农业保险试点扩标提面。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档案,缓解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诚信宣传,着力打造农村信用文化,培育诚信农村市场经济主体。

(三)全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打好防防范化金融风险解攻坚战,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深化处非工作网格化管理,提升大数据运用能力。常态化多形式开展金融政策法规、投资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稳妥发展金融新业态,积极关注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各类交易场所风险,有序引导辖内3家在营规模较小的P2P网络借贷机构无风险的市场出清,加快处置非法集资陈案,严厉打击非法金融行为,深化信用体系建设,维护地方金融安全。

(四)积极加强地方金融监管。根据全省地方金融监管体制调整,进一步理顺市县两级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加强协同高效监管,充实地方金融监管力量,提升地方金融监管水平,认真承接并履行“7+4”地方金融监管职责,推动压实属地金融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稳妥有序处置重点领域风险,继续推动结构性去杠杆,密切关注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有序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风险,着力防控影子银行风险、房地产信贷风险、政府债务风险等。同时,要压实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主体责任,严把市场准入关,采取穿透式监管。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促进类金融机构规范发展。

(责任编辑: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