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科技局> 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839/202009-00003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科学技术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关于市政协2020年第98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9-09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839/202009-00003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科学技术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关于市政协2020年第98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9-09
关于市政协2020年第9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09-09 13:01 来源:宣城市科学技术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市政协2020年第98号提案的答复

俞佺委员:
      您提出的《集聚创新人才 布局创新平台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第9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强基础,加大科创团队精准招引力度,解决科创品牌和特色不足问题
      一是围绕人才兴市战略,聚焦前沿产业、未来产业,引进一批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带资金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宣创新创业。鼓励企业与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进行嫁接重组,创办科技型企业。对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技术成果成熟并能在18个月内转化为产品、形成销售收入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宣创新创业,以产业基金或股权投资等方式,给予300万元至2000万元支持。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支撑的科技人才团队项目一事一议、重点扶持。二是高水平建设宛陵科创城。围绕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平台、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创新发展平台、宣城创新要素集聚示范平台建设目标,设立宛陵科创城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大力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和科创项目。积极争取将宛陵科创城纳入全省创新发展战略布局。力争到2025年,宛陵科创城创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20家以上,孵化高科技企业50家以上,技术合同交易额30亿元以上。三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全面落实人才政策,加大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的奖励力度,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科研诚信为基础,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完善科技人员收入分配政策,引导企业实施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让科技人才 “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二、重绩效,加快打造“双创”升级版,突破影响平台发展质量困境
      一是加强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引导支持建设一批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注重创业载体的绩效管理,提高平台发展质量,逐步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深入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强化“双创”氛围营造,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赛事活动,把中国宛陵科创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打造成国际型品牌赛事活动。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增各类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30家以上,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二是推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以开发区转型升级为重点,全面推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科技进园区行动,推动开发区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着力打造高能级公共创新平台,积极争创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创新型园区。力争到2025年,全市每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不少于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不少于1家、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不少于3家。加大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力度,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高新区不少于1家,省级高新区不少于2家。三是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加快构建科技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科技供给服务能力。加强创新文化培育,弘扬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探索、鼓励冒尖的社会风尚,营造干事业、办企业、聚产业的创新文化氛围。建立健全科研活动行为准则和科技信用管理体系,加强科研诚信和科学伦理教育,强化科技人员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大力宣传优秀创新创业典型,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
      三、建平台,全面强化科技创新基础能力,解决创新体系不完善问题
      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积极争创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引导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企业创新平台,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争创省级(以上)“一室一中心”。二是加强与中科院系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大、合工大等大院名校合作,设立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力争到2025年,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突破400家,建成大院名校公共研发平台不少于10家。三是探索“科创飞地”发展模式。结合我市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在科教资源丰富、创新要素集聚的上海、合肥等长三角区域先行先试,建设科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创飞地”,探索“孵化在外,转化在宣”的科创合作和成果转化模式。鼓励引导市域内各类开发园区、企业到长三角区域设立“人才飞地”、“研发飞地”。探索和建立“科创飞地”产业合作和利益分享机制。


办复类别:A类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联 系 人:李毅            联系电话:3022909



                                                                                                                                            2020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