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司法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00032450110/202012-0001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司法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名称: 市司法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12-10
索引号: 113417000032450110/202012-0001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司法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名称: 市司法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12-10
市司法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0-12-10 09:32 来源:市司法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以来,宣城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服务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扎实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宣城市获评全国“七五”普法中期考核先进城市。

    (一)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体谋划、一同部署、一并落实。建立党组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党组织制度。扎实开展“四查四看”和深化“三个以案”专题警示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开展14次中心组学习交流、19次机关理论学习。创新开办以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机关干部轮流上台讲学的机关学习讲堂,已开办学习讲堂十期。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对局机关部分空缺的科级领导职务岗位采取比选择优的方式选拔任用。经比选择优,局机关共提拔2名正科级领导干部,3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同时为确保人岗相适,最大程度发挥工作人民积极性,交流轮岗6名科级干部。

    (二)统筹做好依法治市工作。健全理顺工作机制。提请召开市委依法治市委第二次会议、依法治市办2020年度第一次会议。出台《全面依法治市重点工作指引清单、提醒清单、警醒清单工作制度》。建立首批12个基层法治建设联系点,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构建双向互动法治建设模式。推进全面依法防控。出台深化依法防控疫情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中共宣城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工作实施方案》,从制度建设、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对全市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作出部署安排。组建疫情防控合法性审查小组,进驻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为指挥部疫情防控各项涉法事务提供应急法治保障,为政府做好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法律顾问工作。1-10月,累计起草、审查、复核疫情防控指令、文件、协议106件,审查投诉处理答复258件,指导执法处置措施3件、长效机制建设事项1项。累计提出意见233条,建议310条。法治护航为民办事。印发《中共宣城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法治护航精准扶贫”十大行动的通知》,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注入法治动力。印发2020年宣城市十项“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建立基层法治联系点,为法治宣城、平安宣城建设保驾护航。

    (三)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高效推动机制创新。以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为契机,将法治建设纳入市委巡察内容,实现政治巡察与法治督察无缝衔接。推动落实法治政府建设“4321”工作思路,制定《宣城市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将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度综合考核述职的重要内容,出台《关于法治工作重要决定和方案备案工作办法》等系列文件,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积极开展地方立法起草《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宣城市人民政府起草地方法性规草案和制定规章程序规定>的决定》,并由市政府第5号令公布。组织开展《宣城市民宿管理办法》立法调研,制定《宣城市养犬管理办法》,预计年内完成。组织开展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工作,认真履行市政府规范性合法性审核职责,1-10月出具审核意见书40份。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推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广德、宁国、泾县等地试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集中执法改革。全面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市本级梳理公示120项告知承诺材料清单,在全省率先完成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清单公示工作。部署开展全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将与优化营商环境直接相关的执法案卷,全部纳入年度评查范围。组织行政执法资格专业知识考试和通用法律知识,全市共1447人参加通用法律知识考试,通过率83%。探索行政复议改革。行政复议案件网上受理平台顺利开通,行政复议案件繁简分流审理机制改革获省法学会立项并年度试点改革任务,自4月实施以来,共适用行政复议案件26件,审理期限平均压缩42%,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应诉率较去年同期下降59%。按期结案率100%,综合纠错率22.8%。强化行政应诉工作。市政府王会杰副市长带头出庭应诉,市市场监管局、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主要负责人积极出庭应诉,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88.78%,6个县市区政府和6个市直单位的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四)强化融合普法依法治理。围绕重点落实普法宣传通过制作“微传单”、发布“微视频”、开设“微课堂”、畅通“微平台”,全面推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合法性审查和典型案例的宣传解读工作。我市百万市民全媒体观看《传染病防治法》讲座受到新华社、光明日报、法治日报等主流媒体的集体点赞及宣传推介。在全省率先发布民法典学习宣传实施工作方案,建成全省首个民法典主题公园,开展线上线下全民学民法典“十个一”活动。举办全市领导干部民法典报告会,组织全市18701名公务员参加“机关集中学法月”网上学法考法,首次实现参考率,及格率双百目标。落实任职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工作人员全员参加宪法线上考试,青少年定期开展“宪法晨读”“宪法演讲”等活动。服务乡村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大力实施“党建+三治融合”工程,推行百姓说事点建设,培育法律明白人队伍,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动态管理,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融合发展。建成宛陵湖法治文化馆、宛陵湖法治文化公园、昭亭路法治文化主题街法治文化景观带。全面落实“一县一馆一公园”建设。与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建成战略合作关系,成立安徽长江法治文化研究所宣城研究基地。争创全国“七五”普法先进城市。认真开展“七五”普法总结验收活动。围绕全国普法先进城市“三连冠”的目标,召开全市“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部署会,动员全市上下认清形势、凝聚共识、落实责任,全力以赴打赢“七五”普法收官之战。

    (五)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以做好疫情防控和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为主线,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效能,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推进实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起草完成我市《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请市委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并以市两办名义印发。全市1个市级、6个县级、87个乡镇(街道)、731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均已建立。提供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公证等公共法律服务,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网络平台应用深入推进,开设司法鉴定、公证、法律援助等电商式法律服务店铺204个,上架公共法律服务产品1155个。大力发挥服务民生作用。深入实施“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明确村级法律顾问履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把好法律关。启动“法治体检”专项活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实地走访企业189家,开展政策法律宣讲24场次,发放法治宣传手册6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792人次,提供意见建议157条。打造工作新亮点。申请筹办宣城市首家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弥补我市环境损害类鉴定空白的现状。持续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放管服”改革,疫情集中防控期不中断法律援助服务,制定公布精简版网络服务流程,严格执行防指防控要求,确保服务与安全同重。对涉疫涉灾类援助用承诺代替证明畅通“绿色通道”。截至9月底,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审批案件3156件,结案率为78.96%,完成目标任务量89%。共办理公证3614件,收费374.644万元;共完成鉴定事项1235件,实现鉴定收入111.8万元。

(六)固本强基推进矛盾纠纷化解。积极推进多元化解纠纷工作机制建设联合市委委政法委、中级人民法院制定出台《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实施办法(施行)》。积极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指导,目前全市88个乡镇(街道)调委会、7个医调委8个访调委、8个交调委、7个婚调委、7个商调委建设均得到进一步完善。大力推进“百姓说事点”建设在农村集贸市场、商店超市、活动广场等群众经常聚集地建立“百姓说事点”,在“点”上倾听群众声音。目前,全市共设立“百姓说事点”397 个 ,有关做法先后被告省市政府信息动态、安徽法制上报、安徽电视台法治时空、宣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导。10月份,省司法厅在旌德县举办的全省司法所长示范培训班期间,观摩了旌德县孙村镇玉屏村“十全十美”百姓说事点,并得到与会人员高度赞誉。深入组织“大调解”等专项活动。围绕元旦、两会、国庆等重大时间节点,特别是新冠疫情防控,深入组织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全力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七)全力维护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强化监管筑牢社区矫正安全防线。线下集中教育与线上信息化学习相结合,充分运用综合管理系统、手机核查、实时位置共享、微信群视频点验等信息化手段,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在管可控。截至10月底,全市社区矫正对象无感染病例,积极助力疫情防控,捐款人民币24400元,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54210元,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149人。严格重点社区矫正对象管控。将可能影响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稳定的人员列入重点对象管控名册,强化细化矫正措施,增加走访、谈话频次,落实“二级包案”与乡镇办党政领导包保,实行重点监督管控。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利用集中学习、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微信群、每月走访谈话等方式,持续开展社区矫正对象扫黑除恶专题教育。广泛开展摸排黑恶线索教育谈话,在社区矫正中心、司法所设置线索举报箱,公布举报方式。开展扫黑除恶专题教育1171人次,发放宣传材料900余份。

    虽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一些不足:法治建设协调推进力度仍需加大。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四个协调小组组建以来,还没有以小组名义召开会议研究本领域工作事项,没有建立各小组的工作运行制度和规范,协调推进法治建设工作的作用发挥不够。普法组织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地方和部门对普法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认识不够,对打好整体仗的责任认识不清,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问题研判不足。基层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有待强化。全市各乡镇(街道)共配有专职调解员137名,配备比例为1:1.6,低于国家、省、市关于每个乡镇(街道)调委会配备2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的标准要求。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2021年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十四五”开局之年目标任务和规划,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强化“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布局,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推进司法行政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2021年预期目标。持续加强法治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市、依法行政、法治宣传教育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更加优化;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行政执法监督手段进一步强化,重点行业、领域行政执法行为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行政复议案件认真受理,综合纠错率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比例进一步提高;持续培育法治宣传教育新品牌;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平台建设配套体系更加完备,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三)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进一步发挥法治建设对中心工作的保驾护航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依法保障高质量发展、“四最”营商环境、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宣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二是进一步谋深谋透“十四五”法治建设重点工作。科学制定法治宣城建设规划,系统谋划新一轮法治政府建设任务,完善法治宣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持续抓实宪法学习宣传,有力推进民法典贯彻实施,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开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新局面。

    三是进一步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加强科学立法,推进立法项目实施。认真履行市政府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合法性审查职责。全面推动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实施。持续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培训考核制度落实。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督察相关机制。

    四是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落实,创新调解工作方法,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持续深化矛盾纠纷“七大调解法”“百姓说事点”有效运用。推动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参与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建设,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依法推进《社区矫正法》贯彻实施,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

    五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以夯实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重点,落实软硬件建设,整合服务内容。推进12348安徽法网建设,为12348安徽法网的使用提供支撑和保障。积极拓展公证法律服务事项,创新开展新型公证业务办理,加强司法鉴定监管,加大仲裁工作,持续加大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力度,积极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一站式”工作格局,着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六是进一步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做好“七五”普法圆满收官总结,抓好“八五”普法开局规划及目标任务落实,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协同性、针对性、多元性。持续推动“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有效落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强大法治化培育,加速推进“一县一品牌”建设;狠抓“关键少数”学法用法,持续组织开展“机关集中学法月”活动;探索普法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实施智慧精准普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