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宣城经开区管委会>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0486288525Y/202203-0000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城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宣城经开区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3-02
索引号: 11341700486288525Y/202203-0000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城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宣城经开区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3-02
宣城经开区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2-03-02 09:53 来源:宣城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宣城经开区

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

 

根据要求,现经开区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1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21年,宣城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和“双招双引”工作部署,坚持“工业立区、项目强区、招商兴区”不动摇,聚焦“六稳”“六保”任务,围绕年度目标任务,自我加压,锐意进取,克难攻坚,1515”攻坚取得扎实成效,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五”良好开局。

1-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8.2%高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8.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3%,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4.7%,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20%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一)狠抓双招双引,产业集聚更加凸显。深入落实省、市“双招双引”和链长制工作部署,推行领导挂帅产业链链长,合力推动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一是注重体量“抓大”更加注重招大引强,加快引进一批投资强度高、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截至目前,新签约项目96个(备案23个),协议引资270.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5个,5-10亿元项目6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总投资90亿元的华晟新能源10GW高效硅异质结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大巨龙环保装饰项目、总投资15.28亿元的铭博汽车产业园为经开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二是聚焦产业强链强化产业链招商思维,围绕特色主导产业成立5个产业招商组,精准出击、靶向发力,重点做好产业关联度高、投资强度高、产出效益高项目引进,今年新引进的96个项目主导产业契合率达到93.8%。三是突出创新“引才”做到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制定并落实人才发展重大战略,引进沪苏浙籍博士及副高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余人,留学归国人员1人,外籍专家2人。在推进光伏产业园项目建设中,成立先进光伏研究院,持续吸引和凝聚光伏技术顶尖人才逾260人,为打造成光伏行业新高地打下重要人才基础。

(二)狠抓项目建设,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全力克服疫情雨情影响,实施“四抓四到位”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新开工项目6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个,新竣工投产项目3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1个。一是抓攻坚,促进建设再提速。增强“进度压倒一切”意识,想客商所想、急客商所急,实施四组攻坚抓落地,全力提升项目推进效率。对于签约项目,无缝跟进衔接,明确各环节节点目标,推动尽快开工;对64个在建项目全部倒排工期,挂图作业攻坚推进,协调解决矛盾问题110余件次徽铝铝业退城进园金绅士项目处置、仁和时代广场项目办证难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化解。二是抓服务,促进帮办再提效。突出服务为先、效能为先,不说不能办,只讲怎么办,坚决做到“跟踪服务主动办、符合条件立即办、材料不全帮着办、重大事项联合办”,对各类审批手续实行“一网一次一门”,不断简化办事流程,加快推进区域评估,探索实施“容缺制”、“承诺制”,为项目建设大开绿灯”,龙元名筑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容缺”开工三是保障,促进要素再优化。加大低效闲置土地清理力度,为优质项目落地腾挪空间,省市挂牌督办的“僵尸企业”全部出清,今年以来,清理消化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两未”土地1207亩持续完善水电等生产配套,加快推进大豪水厂、增量配网一期项目建设。高效推进土地房屋征收完成11个项目土地房屋征收任务,征收房屋9.26万平方米,土地1019.59亩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用地,新增工业建设用地1506亩。四是抓平台,促进落地再便捷。针对项目落地难问题,启动7.9平方公里长三角一体化产城融合、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全力加快小微产业园、宇航智能产业园建设,积极引导中小型企业签约入驻标准化厂房,小微产业园入驻火爆、一房难求。

(三)狠抓精准帮扶,助力企业加快发展。 实施政策扶持“组合拳”,全力支持企业发展,1-11月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30.6亿元,同比增长29.2%(2020年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为109.3亿元,同比增长14.7%)。一是真金白银破解“融资难”。实施企业ABCD综合评价,为企业科学把脉、智能诊断,出台《“小升规”三年行动计划》、《“培大育强”三年行动计划》等产业培育政策,差异化配置政策和要素资源,遴选第一批“培大育强”10家,“小升规”26家,给予更加精准和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组建政策兑现办,实现政策兑现一门受理、一个口径,提升兑现效率,兑现各类奖补资金1.7亿元。创新推出“免申即享”兑现方式,为109家企业兑现811万元奖补。继续发挥应对疫情风险代偿资金池作用,协调商业银行开展“入园贷”“云税贷”“总对总”“科技贷”等贷款业务,抓好“政银担”“税融通”等担保服务,新增担保贷款2.18亿元,减免担保费用84.3万元。二是真情帮扶破解“发展难”。持续推动“四送一服”向纵深开展,实施“雇员联系企业”,常态化入企宣传、收集解决困难,协调解决联合飞彩车辆停放难、五行动力融资难等较为突出问题60余个。针对产业上下游信息不对称问题,积极发挥协调作用,促进企业间配套协作、融合发展,18家企业新达成了上下游配套合作。三是真招实策破解“用工难”。将招工与招商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加强劳动力信息数据采集,建立企业用工总量、缺工数量和岗位要求数据库,出台《企业用工奖励补助暂行办法》,采用多种招工方式精准做好对接服务,召开企业用工座谈6次,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19场,进厂直播招聘2场,共计为企业解决用工3500余人。

(四)狠抓民生福祉,保障和谐稳定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使辖区群众共享经开区发展成果,积极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加大民生投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安排民生工程建设类项目预算3464万元,较上年增长10.2%,实施82项民生工程建设项目,已完工76项,投入3500万元实施莲花塘小区片区、石板桥小区片区老旧小区改造。为4156名失地农民办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手续。继续做好定点帮扶泾县花林村、建设村工作二是完善公共服务。持续推进教育卫生领域配套建设,宛陵湖小学主体工程竣工验收,金坝中学报告厅和宿舍完成维修。慎终如始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实防线,强化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飞彩街道团山社区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正式运营。三是强化社会治理。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实行领导接访、带案下访、重点信访件包保责任等工作制度,妥善调处征地拆迁、农民工工资等社会矛盾,共接处访175批次,积极稳妥处置了恒大3个楼盘拖欠农民工工资,11件信访积案化解取得了重大进展深入推进住宅小区管理水平提升专项行动,成立经开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构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健全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常态长效开展文明城市建设,推行重点点位包保制度,确保对标达标、精准落实。四是狠抓环保安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优化实时环境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强化污染源溯源分析,实时监测环境质量,PM2.5同比下降13%。常态化开展“环保管家”服务,为119个项目提供入园咨询,为19家企业开展全面环保“体检”。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双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五)狠抓党建引领,凝聚干事创业合力。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引导全区各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是强化学习教育。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开展领导干部领学、专题辅导讲学、现场参观见学、云端课堂教学、党史影片观学“五学”活动,组织“学党史 看园区 强信心 促发展”、“感受城市变迁 我与宣城共奋进”、“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党史知识竞赛等3场主题活动,积极调动全区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二是夯实基层基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社情民意大走访、雇员入企大宣传,知民情解民忧、知企困解企难,梳理汇总群众关注的热点213个、企业反映的问题50个,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带头认领“办实事”项目7个,副县级以上干部认领“办实事”项目16个,小孩“上学难”、小区“管理难”、群众“出行难”、小区“停车难”、企业“融资难”、职工“住房难”等一批难题得到有效化解、缓解,进一步拉近了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提升干部队伍。举办经开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暨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班,安排7名干部参加省、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学习选派3名年轻业务骨干赴北京、常州、合肥跟班学习,选派两名正科级领导干部到村开展帮扶工作。用足职务与职级并行,大力选拔重用在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干部,截至目前调任2人,提拔重用12人,职级晋升17人。不断完善雇员制改革,严格推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有力促进了工作提质提效。四是深化纪律建设扎实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坚持挺纪在前,大力支持纪工委查办案件,受理信访举报36件,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适予第一种形态22人次、给予8人党纪处分,收缴不当安置房2套。高质量推进市委物业管理专项巡察反馈的四个方面六类问题15个具体问题整改,完成整改15个,制定《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职责》,健全完善了物业维修资金使用工作流程,进一步扎紧扎密制度笼子。严肃认真销号制推进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分门别类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整改目标、整改时限,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3个,初步制定了3项制度。

二、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宣城经开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党代会明确的目标任务,抢抓中国(安徽)自贸区宣城联动创新区建设和“一地六县”合作机遇,加快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在“打造新高地、争当排头兵”中奋勇争先,力争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主攻“1335”年度目标(1”即自主招引亿元以上项目利用省外资金继续保持100亿元以上;两个3”分别为:力争培育产值超10亿元以上企业3家;力争在全市目标管理考核中全力挤进前3强;“5”即奋力在强化双招双引、建设特色园区、壮大主导产业、夯实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上实现五大新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一)在强化双招双引上奋力实现新突破。将双招双引作为抓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牢固树立双招双引“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不动摇,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60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不少于100亿元。一要旗帜鲜明大招商。按照市委市政府双招双引和产业链链长制工作部署以及经开区产业链链长制责任分工安排,推深做实以委领导挂帅的链长制责任体系,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汽车零部件等现有优势产业,以及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依托产业链地图,按图索骥,精准对接,着力“引上游、接下游、抓龙头、带配套”,不断提升产业链强度和韧性。二要更大力度招大商,全力引进一批产业影响力大、投资强度大、产出贡献大的规模型、龙头型项目,着力引进一批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高成长性的科创型项目、独角兽企业。更大力度抓重大外资项目,力争在超亿美元重大外资项目上实现突破。三要千方百计聚人才。深入实施人才新政,开展产业精准引才,千方百计集成各方面政策,抢人才、抢团队、抢人心,以更加给力的投资环境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创业、安家。以更大力度推进宛陵科创城人才综合体建设和管理,努力打造服务长三角人才一体化样板工程。四要压实责任促实效。选优配强“双招双引”力量,着力打造一支掌握专业知识、熟悉产业政策、精通谈判业务的招商铁军。进一步丰富招商模式,完善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委托招商等招商奖励政策,压实招商部门、招商人员、部门单位各方招商责任,以招商引资论英雄,狠抓考核激励,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

(二)在建设特色园区上奋力实现新突破。聚力推进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设,统筹做好重大规划、重要政策、重大项目推进,围绕产业生态培育,科学谋划产业布局,打造“一区一城多园”产业空间载体,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3个,投产亿元以上项目32个。一是聚力建设“碳中和”示范区。全力推进7.9平方公里示范区建设,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示范区建设征地拆迁组、规划建设组、资金保障组等强有力工作团队,制定精细化建设方案,挂图作战,打造“碳中和”发展示范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二是聚力打造现代化科创城。以为经开区产业发展赋能为目标,将宛陵科创城作为经开区科技创新头号工程,组建强有力运营团队,用活“黄金十条”优惠政策,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持续提升宛陵科创城影响力,大力吸引科技企业、科创团队、创业人才入驻,促进签约院校、团队、企业加快落地,努力形成科技创新与园区产业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三是聚力推进专业化特色园区。以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为方向,在扎实抓好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宇航产业园、光伏产业园、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招商运营基础上,围绕主导产业加快建设铭博汽车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彰显主导产业特色,进一步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推动一批亿元左右的项目实现集群化、短平快入驻。

(三)在夯实要素保障上奋力实现新突破。以“搭平台、建生态”的思维,系统提升要素保障水平,服务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提升产业承载容量。在夯实用地保障上,坚持争取增量、优化存量并重,结合空间规划编制,科学配置国土空间资源,力争完成800亩以上批次用地报批,积极争取重大项目省级统筹指标。结合“三调”成果,努力挖掘辖区“增减挂钩”资源。落实“增存挂钩”机制,持续开展“两未”用地清理,力争盘活存量用地800亩持续完善水电等生产配套,加快推进开盛水务4万吨产能扩建、增量配网一期项目建设,谋划新建深圳水务至高速以西第二水源、增量配网二期项目以及经开区至敬亭圩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持续提升水电气服务水平和保供稳定性二是补齐生产服务短板。着力健全完善高效、协同、便捷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谋划建设物流集散中心、金属表面处理中心,推动一批“卡脖子”生产服务业项目落地高效运作人才综合体、人力资源产业园,打造人才和人力资源服务“大平台”、“大市场”,力争在硕博士以上人才招引上有更大突破,为园区企业解决用工不少于3500人。三是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持续优化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类配套,提升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推动人流物流向园区聚集。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布局,着力提升优质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占比力争新港幼儿园、宛陵湖小学、新港六中尽早投入使用。加快推进科创大厦、飞彩邻里中心建设,启动双创中心建设,推动高标准人才公寓尽快交付,继续完善商超、文化、娱乐、酒店等商服设施。四是发挥金融平台能量。以国有金融平台为载体,强化产业基金运作,充分引入社会资本,对园区优质项目和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推动更多的园区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组织开展企业上市辅导和培训,指导后备上市企业规范推进上市准备工作,尽早走向资本市场。五是突出创新平台赋能。积极支持先进光伏研究院、合工大等区内研究机构与宛陵科创城及区内企业深化合作。依托SAP宣城工业互联网创智中心、科大讯飞等优质服务平台,推动企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赋能,力争“上云”试点企业达到20家

(四)在壮大主导产业上奋力实现新突破。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花大力气提升工业经济质量,着力从依靠规模扩张、低要素成本发展向高质量和高效益型转变,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重点围绕“育支柱、抓转型、壮骨干”,力促经济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一是加快培育支柱产业。以市第五次党代会“着力培育‘百亿投资、千亿产业’光伏+储能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动力,坚定不移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推动以锂电池储能产业为基础,以新一代高效光伏产业为龙头的光储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支持华晟新能源、开盛新能源强化研发、扩大产线、提升产能,力促2GW异质结项目早达产,力争实现产值超20亿元,争创省“三重一创”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强化光伏产业基金运作,加快导入社会资本,推动4GW异质结项目落地建设。积极培育上下游企业,着力打造规模化、集群化产业生态,推广光伏产品运用,大力支持建设屋面光伏分布式电站。二是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坚持以亩均论英雄,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依据园区企业综合评定结果,顶住各方压力,重点针对规模以下企业,清退一批低产出、低效益、低贡献的“三低”淘汰落后产能,力争新引进转型升级项目30,力争工业用地亩均产值、税收增长15%。严格执行经开区工业厂房租赁管理办法明确部门职责,促使工业项目入园规范化坚持创新驱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加快高企培育步伐,确保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20家。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企业加大技改增资投资,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扩大产能、提质增效。三是加快壮大骨干企业。用好工业企业分级评价成果,对园区所有企业进行分类评定,用好“互联网+监管”手段,完善企业运行监测机制,推动企业综合管理评价系统升级,力争实现实时监测,对数据异常企业及时组织调研、了解情况,努力帮助企业走出困难系统掌握企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方式,从500余家规下企业中,选取一批小而优、成长快的企业,落实落细《“小升规”三年行动计划》各项政策,精准解决企业用工、融资等难题,支持企业尽快达规,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5家以上。

(五)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奋力实现新突破。对标“两湖”园区,以“一次不用跑”为目标,打造长三角一流营商环境,以高水平的政务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审批改革。以自贸区宣城联动创新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承接省级审批权限,用好区域评估成果,进一步集成整合审批流程,缩短办事时限,真正做到园区的事情园区办、一窗办、马上办、在线办,力争项目签约到落地最多50天。二是强化全程服务。坚持实施项目攻坚机制,完善帮办服务举措,不断提升主动服务、全程服务、规范服务的水平。常态化实施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和雇员联系企业,实现重点企业与规上企业包保联系全覆盖,深入与企业家面对面座谈、心贴心交流,不断巩固“清上加亲”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三是优化政策措施。打好“政策帮扶拳”,修订完善现有政策体系,落实差异化政策资源配置,集中有限资源支持龙头企业、骨干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推动“培大育强”、“小升规”两个三年行动计划政策举措精准落地。进一步发挥好政策兑现办作用,“抓紧兑现、集中兑现、简便兑现”为原则,扩大“免申即享”范围,加快惠企政策兑现

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着力强化组织领导、队伍建设、作风效能、社会民生四个保障。

一是组织领导保障。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强化党工委核心领导作用,聚焦年度发展战略、重大项目建设等涉及全局性“三重一大”重点工作,凝聚各方力量,为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作为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器,用党的建设领航园区各项工作,用园区发展业绩展示党建成效。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精心开展系列专题活动,把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发扬优良作风与推进园区更高质量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切实提高党员履职水平,让党员走在建设发展的最前列,勇挑重担、攻坚克难。

二是队伍建设保障。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项目论英雄、凭实绩定奖惩”的用人原则,大力开展干部能力提升、岗位竞争、工作竞赛行动,落实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让有本领、肯干事的干部有作用发挥的平台。进一步发挥改革促动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到经济发展一线、项目建设一线、基层街道一线担当作为,巩固好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严格干部管理,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切实做到干事、干练、干净。

三是作风效能保障。不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坚决遏制工作推诿、办事拖拉等现象,重拳整治损害群众和企业利益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服务效能用好考核“指挥棒”,聚焦中心工作,优化完善考核、评价、激励办法形成“导向更鲜明、内容更精准、操作更简便”的考核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想干事的热情,释放能干事的潜力,发挥干成事的效能。完善干部主动担责正向激励和容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营造敢干事、善担责的工作氛围。

四是社会民生保障。加快园区建设发展的同时,始终坚守为民情怀,以更大力度抓牢民生保障,补齐民生短板,让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互促互进。大力推乡村振兴,深入谋划实施好民生工程建设类项目,继续做好定点帮扶村援建工作。进一步巩固文明城市建设成果,抓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深入抓好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垃圾分类“撤桶进箱”全覆盖。持续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实防线,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支持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发展。常态抓污染防治攻坚提升环保服务水平,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继续推进信访积案“清零”行动,紧党的二十大等重要节点,加大重大节日、重要时段维稳安保工作。持续做好重点领域劳资纠纷防控调处抓好农民工工资清欠。树牢安全意识,筑牢安全防线,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防各类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