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生态宣城 > 文化宣城 > 承历史 > 人物风采 > 两院院士

任新民

发布时间:2023-02-13 11:32 来源:市委党史地方志室 浏览:
【字体大小:

任新民(1915—2017),宁国市人。父亲任海清曾任宁国县宁阳小学教师、校长,县教育局局长,县银行行长等职。1927年底,任新民毕业于宁阳小学。1928年春考入省立宣城第四中学,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一名进步的革命青年。1930年底,因宣城庙埠暴动失败,老师被捕,任新民与组织失去联系,只好暂时在家乡的一所小学代课。半年后,任新民带着求知报国的渴望,只身来到南京求学,被南京钟英中学免试录取高中部。1934年高中毕业后考取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1937年考入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造兵系,学习兵器制造。1940年毕业后,任兵工署重庆21兵工厂技术员、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助教、讲师。1945年6月,公费派往美国辛辛那提磨床、铣床厂实习。在这里,他又考入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工程力学系,潜心攻读,先后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被美国布法罗大学机械工程系聘为讲师。

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震动了大洋彼岸,1949年8月,任新民毅然辞去美国布法罗大学讲师的职务,辗转周折回到祖国,投身于新中国建设事业。回国后即被安排到华东军政大学从事火箭研究工作。1952年,调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从事火箭武器的研究和教学,开始了我国早期的固体火箭研究和试验工作。他最早向中央军委提出了研制火箭武器和发展火箭技术的建议,1956年8月,被调往北京,受命与钱学森一道共同筹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火箭事业的一名主要创业者参加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大会,出任该院总体研究室主任,主持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从此,他以一个策划者、领导者、研制者,有时甚至是前线普通技术人员的身份,将全部精力和心血倾注到我国的火箭、航天事业上。

1960年3月,我国第一个大型液体火箭试车台建成验收,任新民主持了火箭发动机首次试车并获得成功。当年11月5日,在苏联撤走专家的情况下,我国自行制造的“东风一号”成功发射,完成了我国导弹从无到有的伟大历史转折。就在这一年,任新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5年5月,中央军委批准了研制人造卫星的计划,拟定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方案,并任命任新民为卫星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从1968年起他带领科技人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完成了长征一号火箭的总装测试、大型地面试验和卫星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中国因此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能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75年6月,任新民被任命为七机部副部长,专门领导运载火箭和卫星的研制、生产与飞行试验工作。这一年之内他连续组织了三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尤其是组织使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地发射和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我国航天技术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成为了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

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南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任新民担任发射首区技术总指挥。1981年9月20日,上海的“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在任新民主持指导下,首次把我国一组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试验卫星通信工程,是我国80年代初规模最大、涉及部门最多、技术最复杂、难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它包括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第三级为氢氧发动机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系统、地面通信应用五大系统,涉及上千个部门,数万之众。每个系统都有一名著名的航天专家任总设计师,而任新民却是这五个系统的总设计师,所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总总师”。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载着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升空,20分钟后,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标志着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和测控技术、卫星通信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地球同步卫星技术的国家。

任新民坚信中国人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和气慨,完全可以用自己研制的火箭发射自己研制的通信广播卫星。在1986年到1990年五年的时间里,他相继领导研制和发射成功了五颗通信卫星,为我国的电视、广播、电教、通信、数据库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86年前后,年逾古稀的任新民,又被任命为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工程、改进的返回式遥感卫星工程、新型返回式遥感卫星工程、发射外国卫星工程等五个工程的总设计师。1988年9月,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发射第一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获得圆满成功,当天就收到卫星云图照片。

任新民是中国运载火箭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的倡导者和主持人。1986年被任命为对外商务发射卫星工程的总设计师。1990年初春,他坐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主持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准确送入预定地球同步轨道,圆满完成了发射合同,实现了我国用国产运载火箭进行国际商业发射零的突破。

早在1984年,任新民就提出了对载人航天技术进行论证和规划的建议,适时开展了关键技术的预先研究。1985年7月他发起并亲自主持了关于空间站问题的研讨会,组织研讨,试制方案,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在21世纪初,用我国自制的“神舟”号飞船把中国的宇航员杨利伟等三人送上了太空。

自1949年回国到现在,任新民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的“首次成功”和“零”的突破。这一连串的“成功发射”,浸透了任新民和他的同事们的心血和汗水,书写了中国导弹、火箭和航天技术从无到有直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辉煌历程。1999年、2005年任新民分别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2006年10月8日,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之际,任新民与钱学森等五位专家获得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颁发的“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2017年2月12日下午3时,任新民离开人世,享年102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