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渤

发布时间:2021-04-20 09:53 来源:市委党史地方志室 浏览:
【字体大小:

 治水英雄张渤

雷天庆

公元前21世纪和公元前8世纪,在夏、商和西周时代,苏、浙、皖、赣、闽地区,属于《禹贡》九州境内,当时称为“荒服”之地。这一幅员辽阔地带,地广人稀,地势低下,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一场大水就是一次灭顶之灾。加之生产原始,整体经济低下,田为第九等,是天下九州中最落后的地方。这里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即所谓“东夷”、“南蛮”,又称“古越族”,宣城地区属于古越族的支系部族。经过千百年来先民们与大自然拼搏奋斗的结果,终于把江南这块土地改造成中国最富庶的地方。艰苦拼搏奋斗的过程,自始至终是与治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据《历代神仙通鉴》、《万历绍兴志》和《能改斋漫录》等多部典籍中记载,张渤当时是荆蛮地区远古氏族部落的酋长、统帅,他带领百姓在江南一带,疏通江河,征服洪水,化害为利,发展农耕,为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张渤是远古时代夏禹时期的人,其籍贯和出生年月,具有相当的传奇性,古书上有多种不同的记载。其中有两种说法:1、《万历绍兴志》载:“祠山大帝佐禹治水有功,后礼斗横山,其赛祷盛于广德州”。2、《留青日札》及《祠山志》载,大禹治水的助手是张渤父子两人,张渤之父名张秉,尊龙阳君,因张渤治水有功,“以水德王其地,后称祠山神”。据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及《广德州志》载:张渤是武陵龙阳人,生于西汉神爵三年(公元前59)。身长七尺,英气勃发,先后与柳氏李氏为婚,生五子、一女、八孙。张渤精通道业,统领阴间兵马协助凿通河道。他要从浙江长兴开挖一条运河,贯通安徽广德,经东亭,通“无量溪”到桐汭河,经郎川,沟通南漪湖,直达长江。张渤因驱使阴兵开河,不让夫人到前沿工地,事先与李氏密议,送饭时以鼓响三声为约,必至。厥后,因遗食于鼓,鸟啄鼓响,王至鼓坛,乃知鸟为所误。逡巡,夫人至,鸣其鼓,王以为前所误而不至,夫人遂至兴工之所,见王为大猪,驱役阴兵,开凿河渎。王见夫人,变形未及,从此耻之,遂不与夫人相见。圣渎之功遂息。张渤从此隐居广德横山之巅,潜心修炼,夫人李氏亦至县东二里而化。圣渎之水虽涸为民田,广德的老百姓还是感激张渤治水之功,于是就在横山建造了祠山庙,塑像供奉,又在城关东门修建了“昭妃庙”(俗称娘娘殿,现东关小学处),世代祭祀。

又据《无锡志》载,张渤是位疏浚蠡湖的治水英雄。由于蠡湖位置适当,成为无锡泄洪蓄水的天然水库。但因容积有限,连接太湖的出水方向又堵着牛犊山,所以影响了它的调控能力,遇到多雨的年份,就闹水灾。张渤治蠡湖水灾的决心,感动了上苍,上苍就让他变成一头“猪婆龙”。他一口吞掉了在蠡湖兴风作浪、形状似狗的水怪,浑身上下顿时有了神力,便用嘴巴拱开了“犊山门”,疏通了“浦岭门”,使蠡湖和太湖流水畅通。从此梁溪之畔的无锡,成为鸢飞鱼跃、五谷丰登的江南鱼米之乡。于是上苍把他封为“掌管狱渎”的水神。

《祠山志》载,张渤一生与水结缘,先后曾在吴兴、温州以及苏、闽、浙、赣一带,带领百姓治理大江大河,引水入海。据传广德县东亭湖拖锹冲等多处,为张渤晚年开凿“圣渎河”留下的遗迹。

张渤治水的最后水利工程在广德,死于广德,葬于横山。唐天宝七年(748),京城长安一带和全国广大地区,遭受了百年未遇的大旱,唐玄宗李隆基立坛祭雨而应,玄宗惊服神威,特敕封张渤为“水部员外郎”。鉴于张渤开拓江南,终生治理水患,发展农耕,经纶济世,功盖天下,似山高水长,建殿造庙供奉褒扬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就敕封一座山为祠,封横山为祠山,世代祭祀。自此祠山就成了张渤的代名词,后来百姓们又在祠山后面加上了菩萨、大帝的尊称。从此张渤就正式走上了神坛,成为祠山菩萨、祠山大帝了。横山、祠山即为一山,被称为神地、圣地而显名江东。后来由于历代皇帝的加冕,对张渤的封号祭祀规模越来越高,越来越大。自唐至清先后就有18位帝王对张渤进行了封禅,五代十国后晋南汉皇帝刘晨又册封张渤为广德王。由于历代帝王的加封,最后竟赫然封张渤为“正佑圣烈昭德昌福崇仁辅顺灵佑普济真君”18字王,同时对其祖父母、父母、三夫人、五子、五媳、一女、九弟、九弟媳、八孙、四侍从统有封号,以示尊崇。对张渤敕封朝代之久,封号之多,在所有神仙中,实为罕见。

广德城郊横山,自从有了张大帝,因而成了民族圣地、文化名山。西汉末,广德人尊崇怀念他的德泽,在山上建起了四进院落的祠山大殿,修缮了张渤墓,历朝历代,这里既是道家的洞天福地,又是佛家的功德道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达官贵人和百姓,有的前来朝觐礼佛,有的前来观光游览,在祠山写下了100多首诗词与楹联,流传至今。朱元璋曾驻跸祠山殿,除赋诗赞颂外,还称祠山为“天下英灵第一山”。祠山上建起的庙宇和亭台楼阁遍布山峦,史书上称“祠宇之盛,甲于东南”。广德祠山殿被称为“天下第一香火”,在苏、浙、皖、赣、闽数省,建有数千余座祠山庙宇,但一致公认广德祠山殿为“天下第一祖庙”。每年二月初八至二月二十六日,分布在各地的祠山庙,都要举办“祠山庙会”,而且是百戏竞集,争相竞赛,人山人海,愈演愈烈。各地庙会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后,由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农村经济的破败衰落,加之抗日战争的爆发,日寇入侵后的狂轰滥炸,广德祠山殿,壮丽宏伟的建筑群,焚毁殆尽,广德在民国二十四年最后出过一次庙会后,盛极几千年的祠山庙会,从此就销声匿迹了。

祭祀张渤的庙宇,是对他功德的怀念,这不是对神的崇拜,而是对人的充分肯定,是对人改造自然的力量和意志的歌颂。千百年来,人们敬仰这位江南的大禹,是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及祠山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的灿烂的光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