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城市政府办公室> 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003244967/201809-00094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其他 / 其它
名称: 关于对市政协第221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发布日期: 2018-09-11
索引号: 003244967/201809-00094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其他 / 其它
名称: 关于对市政协第221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发布日期: 2018-09-11
关于对市政协第22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8-09-11 00:00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对市政协第221号提案的答复

 

孔祥斌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宣城市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关心,您对我市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您提出的共建共治共享建议,对于我们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结合我市近年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对您的《加快推进信息化共建共治共享的建议》提案,答复如下:

一、建章立制,从源头上规范信息化共建共治共享。

为加快推进信息化共建共治共享,从源头上规范信息化项目审批、建设和管理。明确由市信息办统筹负责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及管理工作,依据《宣城市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实施意见》,做好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审核工作,从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投资额度、运维费用、经费渠道、数据资源、应用系统、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备案情况等进行规范,确保项目建设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同时加强对各单位的技术指导,组织专家评审,对方案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2017年,对19个单位申报的27个信息化项目进行了方案预审,组织专家评审15场。申报方案涉及资金约8892.0615万元。参与完成项目验收8次。《宣城市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凡由政府投资建设的电子政务项目,在建设方案中必须系统建设中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共享需求进行分析,并列出共享目录,明确共享信息数据字段、格式和技术结构等,否则,市信息办一律不予审核通过。

二、夯实基础,推动政务数据交换和共享。

宣城市数据中心依托于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进行建设,于2015年6月开始建设。为加快推动政务信息系统互联和政务资源数据共享,提升政务部门服务水平,宣城市政府办公室先后印发《宣城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加快推落实<宣城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共享方案>的工作方案》。

(一)编制目录,明确共享数据清单。按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要求,编制完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明确能共享的数据清单、能接入统一平台的政务信息系统清单。我市政务资源目录共编制目录总数67个,其中基础目录5个、部门目录41个,共编制主题21个。共汇集429类资源。

(二)强化数据共享,推动数据整合。

 1、归集大数据中心数据。目前,我市构建了人口库、法人库、信用信息库、电子政照库等主题数据库群,其中22家单位采用动态归集方式,归集动态目录349个,共7.53亿条数据,21家单位采用静态归集,归集静态目录161个,共 2919万条数据。

2、推动系统整合。将分散的、独立的信息系统整合为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一是实现工商质监系统、食药监系统、交通系统、地税系统、住建系统与政务服务网互联互通,采用入口跳转、进程反馈的方式,逐事项确定编码对应关系,实现数据回传、共享。 二是开通水、电、燃气费缴纳,公积金查询、社保信息查询、企业查询等10项热点服务,实现了房管网签、公积金系统的互联互通,开通了人社、环保、工商质监、公积金、住建、地税等6个旗舰店。收集工商质监局、人社局、教体局、民政局、卫计委、公安局、司法局、环保局8个部门便民服务事项,开通“便民服务”板块。三是印发《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宣城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的通知》(宣政办秘〔2018〕124号),根据路线图、时间表逐个进行自建系统与省政务服务网整合、数据共享工作。

(三)开放共享,加强数据交换。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安徽省政务服务平台及23家市直部门实现了数据共享工作。截至目前,我市数据交换平台提供数据交互服务264个,各交换单位总共调用数据交换平台服务44.46万余次,数据交换总数达到了1亿3千余条。

(四)建立专栏网站,对外数据发布。建成政府网站数据发布专栏。对社会关注度高的本地区统计数据进行重点摘要发布,如人口、自然资源、经济、农业、工业、财政金融等。建成宣城市数据开放专项网,集中规范地向社会开放政府数据集。在做好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以大数据中心为支撑,对外提供数据接口,方便公众开发新应用。目前开放部门23个,数据333895条,数据领域涉及医疗卫生、信息产业、文化娱乐、教育科技、交通服务等14类。

三、加强安全,做好重要系统和数据库的容灾备份工作。

加强对我市政务云平台承载的全部重要政务系统的应用程序文件和数据库在本地通过备份一体机进行每周完全备份。根据省考核要求,市信息办与市电信公司合作共建市政务云异地灾备平台,将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等部分重要信息系统数据通过复制机制定期备份到安徽省电信云计算中心提供的灾备机上。2017年通过组织相关数据灾难恢复演练,验证了备份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提高了技术维护人员对数据灾难恢复的操作能力。

由于各行业领域存在纵强横弱,条块分割,信息孤岛,数据的采集、归集、共享、应用非常难。目前我市还没有明确专门的部门去做数据数据采集、归集、共享工作,也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团队。

下一步我们将会继续完善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从源头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建设方案的科学性、招标文件的合理性以及项目建设进度做到全面掌握。开展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目、注册和共享工作,健全全市政务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加强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一是进一步完善市级数据共享交换中心建设。充分利用我市己建立的市级大数据中心汇集的各类数据资源,进一步完善人口、法人、电子证照、信用信息等基础和专题数据库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建立信息安全保护体系,保障数据安全可控,逐步将大数据中心已建成的数据共享交换中心提升为全市政务信息共享交换的数据枢纽,支撑各部门办事过程中相关信息“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一库管理、互认共享”。二是建立市级政务信息资源互认共享机制。根据市、区各业务部门应当依照履职需求,采用比对验证、检索查询、接口访问、批量复制或其他处理等方式共享政务信息。在实施并联审批时,各部门也实时共享其他部门审批信息,凡能够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进行在线查询验证的各类数据、证照、文件等,根据法律规范要求,不再要求群众提交纸质证照和申报材料(包括身份证等各类复印件),减少信息重复采集和材料重复提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三是健全电子证照库,创新电子证照应用模式。基于己建设完成的电子证照库,提供个人及企业各类信息的电子证照采集模板,建设电子证照标准体系,建立缺失电子证照反馈和补发机制,逐步建成“一人一档、一企一档”,实现基础证照信息的多元采集、互通共享、多方利用。推进业务系统与市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和电子证照库对接,做到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同步签发。四是强化数据归集工作的力度。只要法律和政策没有明确禁止、没有涉密要求的数据,各单位都要无条件提供进数据中心,力求数据对接工作不留盲区、不漏重点。分类梳理出需对接的业务系统,明确专人、限定时间对接相关系统建设单位和系统开发公司,完成系统接口对接任务。

感谢您对我市信息化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2018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