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城市政府办公室> 政策解读> 负责人解读
索引号: 003244967/201910-01322 组配分类: 负责人解读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 主题分类: 其他 / 其他 / 其它
名称: 【部门主要负责人解读】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仁昕解读《南漪湖水污染达标治理工作方案》 文号:
发布日期: 2019-09-29
【部门主要负责人解读】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仁昕解读《南漪湖水污染达标治理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19-09-29 00:00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方案起草背景

        根据省政府与市政府签定的《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南漪湖国控断面水质应达到或优于Ⅲ类。

        多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累积的环境问题破坏了南漪湖流域的生态系统,湖区水质总体呈逐年恶化趋势。主要污染因子总磷浓度由2011年的0.034毫克每升增至2018年的0.076毫克每升,上升幅度为123.5%。湖区水质总磷富积明显,已呈轻度富营养化状态。

        据生态环境部反馈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2-5月南漪湖水质总磷浓度分别为0.08毫克/升、0.065毫克/升、0.06毫克/升、0.16毫克/升,连续4个月水质超标,尽管6、7、8连续3个月总磷达标,水质满足Ⅲ类水标准,但1-8月份水质均值未能满足年度目标限值要求。

        二、起草依据

        根据《安徽省环境保护区域限批管理办法》,6月24日起,省生态环境厅对南漪湖汇水区域涉水项目环评实施限批。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召开1次专题会议、2次常务会议(第40次、第41次)、3次生态环境工作会议,部署南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7月8日,市委书记陶方启专题调研南漪湖水环境问题,明确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协调、系统治理,分类施策、重点攻关,制度保障、严格执法”的治理原则,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远近结合,统筹推进南漪湖流域综合治理。近期突出降磷除氮,远期强化控源截污、修复生态系统,逐步提升湖区水质自净能力,改善水环境质量。同时要求相关单位和县市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7月13日-14日,我局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环科院、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专家教授来宣现场指导南漪湖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督促指导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市分别制定各自的整治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的意见,我们聘请了第三方编制了《南漪湖水污染防治达标治理工作方案(送审稿)》(以下称《方案》)。在两次书面征求相关市直单位和三个县市区意见的基础上,8月30日,汪磊峰副秘书长主持召开了《方案》征求意见会,会上相关市直单位再次对《方案》进行讨论,会后我局汇总各单位提出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现在这个《方案》送审稿。

        三、方案亮点及主要内容

        方案确定了六个方面整治内容,将23项具体任务分解到3个县市区和12个市直单位,明确了完成期限和保障措施。

        (一)工作目标。2019年12月底前,力争南漪湖东、西湖心两个国控监测点位的水环境质量连续、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标准考核要求,解除区域限批;到2020年底,南漪湖流域主要出入湖河流及其重要支流的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要求。

        (二)水质超标原因分析。南漪湖水质超标主要原因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外源污染负荷高;二是湖泊底泥淤积严重;三是湖区生态功能脆弱;四是流域水力联系较弱;五是污染防治基础设施不完善;六是畜禽水产养殖污染较重;七是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三)整治内容。一是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推进郎溪县和广德县污水处理厂深度治理,加快城东片区污水收集处理,开展城镇污水管网专项整治,推进乡镇驻地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二是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强化工业废水治理,暂停审批涉磷项目,涉磷企业实施停、限产,整治“散乱污”企业。三是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进一步优化调整流域范围内禁、限养区,清理、整顿南漪湖周边围田、围湖水产养殖,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大力倡导农业绿色生产,开展河湖沿岸及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四是强化生活污染治理,开展洗涤作坊专项整治、机动车清洗行业专项整治,大力推进市场含磷洗涤用品下架工作。五是加强生态保护与恢复,科学调度节制闸,合理调蓄南漪湖水位,改善湖区水力条件,缓减底泥扰动影响水质,提升水质自净能力。推进湖区及入湖河口生态清淤,加强河湖水草清捞防控,建设环南漪湖湿地,加强流域生态湿地保护与恢复,强化河湖水生态系统保护。六是全面加强环境监管,开展流域污染溯源调查与评估,组织综合整治方案,严控产业布局,抓实“河湖长制”,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排查整治入河入湖排污口。

        (四)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落实主体责任;三是严格考核问责;四是严格依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