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新闻发布会

宣城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宣城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6日

发布会嘉宾:宣城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杜寿琴,宣城市残联二级调研员沈学明

发布会地点:新闻发布厅(敬亭阁二楼)

主办单位:市政府新闻办、市政务公开办

发布简介: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宣城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出席今天发...

来源:市政府新闻办、市政务公开办

   宣城市残联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地方组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残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能和任务是代表全市各类残疾人的共同利益,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团结教育残疾人,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承担市政府委托的任务,管理残疾人事务,开展残疾人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发展残疾人事业。具体从事残疾人劳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巩固脱贫攻坚、康复、维权、组织建设等工作

介绍宣城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情况。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宣城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有:宣城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杜寿琴、宣城市残联二级调研员沈学明。

这次新闻发布会的议程有两项:一是请宣城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杜寿琴作新闻发布;二是请记者朋友提问,并由相关人员回答。下面依次进行:

首先,请杜理事长介绍宣城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情况。

杜寿琴: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宣城市残疾人事业和残联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下面就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介绍如下:

一、残疾人基本情况

根据残疾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宣城市有残疾人口近16万。截至2022年底有持证残疾人83556人,其中重度残疾人46175人,就业年龄段(16-59周岁)残疾人45066人。

其中:视力残疾9649人;听力残疾8377人;言语残疾1366人;肢体残疾37056人;智力残疾8856人;精神残疾11513人;多重残疾6749人。

二、2022年度残疾人工作情况

一是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2022年,市政府出台《宣城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全市惠残民生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全市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实现“应助尽助”,为全市33235人次困难残疾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631.9万元;为41404人次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2797.1万元。出台宣城市区各类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政策。全年为408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两节期间,全市各级累计投入资金120余万元专项用于慰问困难残疾家庭。8.3万名持证残疾人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4.6万名重度残疾人享受参保补贴。加强残疾人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按机构属性落实防控措施,开展困难残疾人上门探视走访,引导广大残疾人遵守疫情防控政策。做好易返贫致贫残疾人跟踪监测工作,加强与乡村振兴部门对接,持续做好796个边缘易致贫残疾户、90个脱贫不稳定残疾户、145个突发严重困难残疾户的稳定帮扶工作。

二是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2022年,实施省定残疾人康复民生实事项目,全市共转介安置残疾儿童康复训练869人,完成率203.04%;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125人,完成率390.6%;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103人,完成率367.9%。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提标至每人每年1.55万元。实施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5244人,完成率160.7%,发放资金524.4万元。制定《宣城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康复服务协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宣城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量化考核等级评分办法》,推动康复定点机构“能进能出”,提升儿童康复服务质量。2022年,全市实施精准康复14853人、辅助器具适配2102人,服务率均为100%。继续将5.8万名持证残疾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重点人群,设置重度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出台《宣城市推广共享康复辅具服务实施方案》,为持证残疾人、60周岁以上老人以及短期应急伤病患者提供免费辅助器具共享服务,得到省残联和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充分肯定。出台《宣城市落实安徽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工作清单》,围绕预防主要指标落实责任部门和具体措施。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争取“阳光伴我行”集善明门项目,为36名脑瘫儿童捐赠轮椅。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成功招标改造并投入运营。

三是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2022年,市残联联合教体部门,积极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入学调查,全市共有适龄残疾儿童1307人,已入学1252人,其中在特教学校就读419人,随班就读584人,送教上门234人,其他15人;缓学38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8.7%。通过落实《残疾人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为9名残疾高考生提供合理便利措施。全年为1407名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和经济困难残疾人家庭学生,提供助学帮扶,发放助学金97.53万元。出台《宣城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围绕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和新增残疾人就业等落实保障促进机制。推进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联网认证“跨省通办”,全市用人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739人。开展民营企业线上招聘会、“就有未来”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专场网络招聘会、助残日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帮助80余名残疾人获得就业机会,帮助48名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实现就业。完成个人创业扶持项目546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40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2人,奖励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34人,扶持残疾人阳光大棚项目84个,培育辅助性就业机构13个。

四是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工作。2022年,以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体育健身周等为载体,组织残疾人走出家门,就近就便参与文化体育生活。开展残疾人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项目和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帮助1困难和重度残疾人能够走出家门,平等地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持续办好“手语新闻”栏目,打造残疾人电台专题节目。组织开展第32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召开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办出台《宣城市参加省级及以上体育比赛奖励办法》,将残疾人体育赛事纳入其中,真正落实“同级赛事、同等奖励”;选拔26名运动员参加安徽省第八届残运会,取得8金8银1铜的历史最好成绩。选拔1名残疾人参加“中国人寿杯”安徽省第八届残疾人读书达人演讲大赛。举办2022宣城—湖州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巡回展。

五是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2022年,抓好全市残联系统信访维稳工作,办理来信来访5件,其中全力做好宣州区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购车重复信访件的矛盾化解,防止群体访、越级访发生。落实党的二十大等重点时段维稳工作要求。积极参与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常态化做好残疾人服务和权益保护工作。为110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完成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任务,帮助全市475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项目。

六是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按照残联章程召开市残联四届主席团会议,加强下级残联班子协管。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全市残联换届工作汇报,会议研究通过《宣城市各级残联组织换届工作方案》,成立市残联换届工作领导组。县乡村三级残联按序时进度完成换届,召开宣城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围绕章程理论学习、残疾人探视走访和残疾人精准服务,在全市残联系统开展“学章程、明定位、强三性”专项活动。组织开展全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工作。发布市残联公共服务清单,提升“残疾人之家(工作站)”建设管理水平。打造“阳光助残、传递温暖”助残志愿服务品牌,推进助残文明实践工作,市残联获第六届安徽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市1名残疾人入选“中国好人”;5名残疾人和14个扶残助残事迹入选“宣城好人”榜。5个残疾人专门协会有专人负责、有经费保障、有活动开展,市肢残协会持续开展“金秋助学、关爱残疾人”活动。扎实推进结对“双包”工作。每季度到包保联系村开展结对共建走访活动,通过强化产业发展帮扶,2022年集体经济收入51万元。抓好市残联文明创建工作,带头开展路段、网格巡查等联点共建工作,做好市文旅产业招商组招商引资分配工作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中期之年。做好今年全市残疾人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市委、市政府和省残联决策部署。立足推进“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全力“追赶江浙、争先江淮”,围绕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着力在“固底板、补短板、扬优势、创亮点”上下功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努力开创我市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新局面。

三、2023年全国助残日工作安排

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今年的日期是5月21日,活动主题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今年我们市残联主要开展以下系列活动。一是开展“阳光浴室”公益项目捐赠仪式。此次安徽省福利基金会“阳光浴室”公益项目帮助我市12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解决其日常生活热水使用困难等问题,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二是开展“阳光伴我行”积善明门轮椅捐赠发放活动。此次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阳光伴我行”集善明门儿童轮椅项目为我市31名肢体障碍儿童捐赠轮椅,帮助3-15岁、体重在45公斤以下的脑瘫、脑外伤、脊髓损伤、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其他伴肢体功能障碍残疾儿童解决出行及护理问题,改善受助儿童基本生活状况。三是开展残疾人探视走访慰问活动。助残日期间,市残联将赴宣城市特殊教育中心慰问特殊儿童,为每名特殊儿童送上一份文具暖心包,让特殊儿童感受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爱。同时赴县市区开展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入户了解残疾人生活生产、就学就业状况及存在的困难,掌握康复医疗、残疾人两项补贴等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情况。四是开展缺肢残疾人假肢适配活动。经过前期摸底筛查,拟在助残日期间为我市82名缺肢残疾人免费适配假肢,通过一次评估、一次取型、一次试穿调试、一次康复培训和随时跟踪服务,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真正回归社会、融入社会。五是开展残疾儿童矫形器适配活动。助残日期间,为我市127名残疾儿童配发矫形器,邀请省辅具定点服务单位赴各县市区开展残疾儿童矫形器试穿适配,为每名救助对象提供就近“量体裁衣式”精准服务。六是参加省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特奥运动员参加特奥运动比赛,提升智力障碍人士学习、认知、交流等综合能力,通过运动提高他们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帮助智障人士家庭树立坚持康复的信心。七是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专项活动。助残日期间,市残联联合市司法局开展残疾人政策和法律知识主题宣传活动,“面对面”提供法律咨询解答等服务,为残疾人提供“送法上门”“送援上门”服务。全国助残日期间,各县市区同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普法宣传以及惠残政策宣传。八是组织开展残疾人招聘会活动,通过残疾人线上线下招聘会为残疾人和企业牵线搭桥,帮助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重点是解决零就业困难残疾人家庭实现就业。

主持人: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并由市残联相关人员回答。

 

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我市创新实施了共享辅具政策,能具体介绍该政策和目前的进展情况吗?

沈学明:“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指出,要坚持“共建共享、融合发展”的原则,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共建共享社会文明成果,是党对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鲜明主题。坚持促进残疾人全面共享共建理念,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残疾人辅助器具供给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新高度。在新理念下,残疾人辅助器具供给服务以满足残疾人的需求为目标,更加关注辅助器具对残疾人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市残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元化辅具适配服务模式,在安徽省率先创新出台了《宣城市残疾人联合会在全市推广“共享康复辅具”服务实施方案》。

“共享康复辅具”服务主要是在乡镇(街道)、社区建立共享康复辅具服务站,为辖区持证残疾人,兼顾年满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及短期和应急需求的伤病患者等群体,提供应急需要的基本型辅助器具共享服务,通过申请-评估-配发-归还-消毒再利用的闭环共享模式,就近就便满足残疾人和居民短期及应急辅助器具需求,全面推动我市康复辅具服务提质升级。同时,通过回收再利用这样共享模式,充分发挥康复辅具的使用效益,解决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财政资金效益

全市7个县市区正在有序推进共享康服复务站建设,目前,已有20个服务站投入使用,为辖区内有需求的残疾人、老年人和短期应急需求的伤病患提供了免费辅具共享服务。

 

主持人:今天的发布会就此结束,谢谢大家。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