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年06月16日
发布会嘉宾:市气象局气象台副台长史跃玲、市水利局副局长王圆
发布会地点:新闻发布厅(敬亭阁二楼)
主办单位:市政府新闻办、市政务公开办
来源:市政府新闻办、市政务公开办
工作职能:
1.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的制定及气象业务建设的组织实施;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2.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资料的汇总、传输;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
3.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监测、预报管理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作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农业气象预报,交通、旅游气象预报,及地质灾害、森林火险、空气污染等气象条件等级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的发布。
4.管理本行政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指导和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管理雷电灾害防御工作。
5.负责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候资源和推广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等成果的建设;组织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6.组织开展气象法治宣传教育,负责监督有关气象法律法规的实施,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有关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承担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7.统一领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部门的计划财务、人事劳动、科研和培训以及业务建设等工作;会同县(市)人民政府对县(市)气象机构实施的部门为主的双重管理;协助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做好当地气象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8.承担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由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主题是宣城市2023年主汛期天气形势及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新闻发布会。下面请宣城市气象局气象台副台长史跃玲、宣城市水利局副局长王圆介绍相关情况。
史跃玲:17日我市进入梅雨期18-19日有一次强降水过程
一、汛期以来降雨情况
5月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207.2mm,较常年同期(1991-2020年)偏少10%。全市降雨情况见下表(单位:毫米):
汛期以来多次出现强天气,其中5月26-29日我市连续四天出现强降水,并伴有雷电、大风、冰雹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性天气,累计雨量最大达到210.6毫米(宣州区沈村),最大风速达9级(宣州朱桥、广德五合)。
二、宣城市2023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滚动订正
综合春季以来海洋、大气环流演变和气候模式最新预测结果,结合国家气候中心、安徽省气候中心的预测意见,对我市主汛期气候趋势预测进行滚动订正。与4月底发布预测相比:降水量由偏少1~2成调整为偏多1~2成。
主要订正依据为:1)前期赤道中东太平洋为拉尼娜,目前海水已由偏冷转为偏暖,预计夏季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对我市降水的影响以偏多为主;2)国内外气候模式对我国南方多雨范围北扩,我市位于多雨区;3)预测北上台风影响较大,有利于我市降水偏多。
具体预测意见如下:
预计我市2023年主汛期(6-8月)气候状况为一般到偏差,区域性洪涝灾害及高温影响明显。
降水: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2成,降水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暴雨日数偏多,部分地区有洪涝或内涝。
气温:汛期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25.0℃)偏高1℃左右;高温日数(≥35℃)较常年(26.6天)偏多6~10天,主要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
台风:影响我市的台风1~2个,接近常年(1.9个),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9月。
附:
国家气候中心滚动预测意见:今年主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与4月发布预测相比,北方雨带强度减弱,长江下游降水偏多区域略有扩大。
安徽省气候中心滚动预测意见:预计我省主汛期气候状况总体一般到偏差,区域性洪涝灾害及高温影响明显。与4月底发布预测相比:我省江南东部降水由偏少调整为偏多。
三、近期天气形势
根据最新天气形势分析,预计我市17日开始进入梅雨期,18-19日有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可能伴有雷电、大风、短时强降水(40~60mm/h)等强对流性天气,预计过程雨量80~120mm,局部超过150mm。23-25日还有一次降水过程。
四、气象灾害和防御建议
从最新的汛期气候趋势预测情况看,今年防汛抗旱形势复杂严峻,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汛期降水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梅雨期内降水过程增多,需注意做好强降水可能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的防御工作等。
二是密切关注强对流天气。汛期内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为频繁,建议密切关注预警信息,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降低不利影响。
三是全力防范台风可能带来的风雨影响。预计今年台风活跃期有1~2个台风影响我市,需注意防范台风可能带来的暴雨和大风灾害。
四是做好高温干旱的防范准备工作。根据预测,今年汛期我市汛期平均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偏多,出梅后将有一段晴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有伏旱发生发展,应注意防范高温干旱对工农业生产、电力供应和人民生活的不利影响,提前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的准备工作。
目前大气环流正在调整,全市气象部门将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更新预测意见,特别是加强对强降水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为防汛抗旱提供高效的信息支撑。
主持人:下面请宣城市水利局副局长王圆介绍相关工作。
王圆:今年以来,我市各级水利部门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四不一保”目标,抓实抓细年度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全力保障流域防洪安全、区域供水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
一、水情、工情及蓄水
1.水情。6月16日8时,长江干流芜湖站水位5.87米,低于警戒水位(11.2米)5.33米,较常年同期偏低2.37米。水阳江干流宣城站水位9.52米,低于警戒水位(16米)6.48米,较常年同期偏低1.06米;新河庄站水位7.46米,低于警戒水位(11.5米)4.04米,较常年同期偏低1.08米。南漪湖南姥咀站水位9.32米,低于警戒水位(11.84米)2.52米,较常年同期偏高0.62米。港口湾水库水位130.11米,低于汛限水位(133米)2.89米;陈村水库水位111.5米,低于汛限水位(117米)5.5米。全市主要江河水势平稳。
2.工情。目前,港口湾水库每天保持1台机组发电3小时左右,日平均出库流量6.5立方米每秒;陈村水库每天2台机组发电7小时左右,日平均出库流量52立方米每秒;马山埠节制闸保持全关。全市有6座小(2)型水库超汛限水位,各类水利工程运行平稳。
3.蓄水情况。当前,全市各类水利工程蓄水19.06亿立方米,其中港口湾水库蓄水量3.87亿立方米,占汛期正常蓄水量的82.34%;陈村水库蓄水量12.65亿立方米,占汛期正常蓄水量的72.99%;中型水库总蓄水量5010万立方米,占汛期正常蓄水量的55.27%;小型水库总蓄水量8386万立方米,占汛期正常蓄水量的55.31%;塘坝总蓄水量1.20亿立方米,占正常蓄水量的48.55%。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及早安排部署。春节前,市水利局发出《关于全面做好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准备工作的通知》,从责任体系建设、春季防旱抗旱、隐患排查处置、提升四预能力、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提升技术支撑、信息化保障等八个方面对全市年度工作全面部署。先后召开四次专题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二是落实工作责任。汛前,调整了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领导组,落实了分工联系县市区的局分管领导和业务科室,成立8个工作组,明确工作制度,压实部门职责。各县市区明确了水库防汛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以及山洪灾害防御网格预警责任人,严格落实技术包保责任。
三是加密隐患排查。2月中旬至4月下旬,全市水利部门按照市级重点抽查、县乡全面自查的方式,分级组织开展汛前检查、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及水库运行安全等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市共检查发现问题隐患308项,汛前已全部整改清零。
四是加快工程建设。全面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年度在建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全市19处开口子工程于汛前全部复堤复坝,具备安全度汛条件。同时,督促所有涉水建设项目落实应急预案、抢险物资力量等度汛措施,确保度汛安全。
五是提升“四预”能力。持续把预报、预警、预演、预案作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重点并全面提升。会同水文部门加强水文监测站点建设,强化会商研判,及时预报预警。建立完善水旱情预警发布机制及山洪灾害红色预警叫应机制,提高临灾预警及应急响应能力。组织修编市级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完善各类水工程防洪调度及应急供水调度方案,组织开展洪水防御调度预演,进一步提升研判决策和指挥调度能力。
六是加强技术支撑。调整充实市级水利抢险技术专家库,组织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完善专家派出工作机制,发挥水利技术支撑作用,市级水利专家库现有工程调度、水库堤防、泵站水闸3个工作组共39人。同时,加强水旱灾害防御监测预警及视频会商等信息化网络系统维护,保障汛期运行正常。
七是加强灾害防御。入汛以来,我市连续多次强降雨过程,宣州区及宁国市部分乡镇发生局部洪涝灾害。市水利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雨情汛情,积极开展灾害防御工作。1.及时监测预警预报。实时监测雨情水情,加强与气象、水文部门会商,科学分析研判,及时预警预报。先后发出《关于加强强对流天气应对防范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近期强降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导督促各地加强防范。2.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重点,成立工作专班,落实基层预警“叫应”机制,全力防范化解山洪灾害风险。针对5月29日局地强降雨,及时通过电话红色预警叫应,提醒宣州区、宁国市及有关乡镇责任人第一时间安全转移山洪灾害威胁区域人员164人,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3.加强水库安全监管。严格落实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及行政首长负责制,狠抓小型水库特别是病险水库安全度汛。受5月底连续强降雨影响,全市最多有46座小型水库超汛限水位。市水利局及时督促各地加强水库巡查值守,严格按照批准的汛期控制运用计划,迅速采取措施降低水库水位,确保安全。4.加强重点工程调度。结合中长期天气预报及水库蓄水较常年偏少等情况,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统筹,调度港口湾水库每天保持1台机组发电泄水2-3小时左右,在满足下游河道生态基流的同时,提前做好蓄水保水工作,确保宣城及宁国城市供水安全。根据雨情水情,提前调度马山埠节制闸预降南漪湖水位,腾空调蓄湖容。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6月1日开始,我市已进入主汛期。气象部门刚刚宣布全市将进入多雨时期。全市各级水利部门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特别是高度关注局部突发性、极端性、短历时强降雨,加强雨水情监测预警,强化水库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灾害防御,确保今年防洪安全。同时,根据天气发展趋势,统筹防汛与抗旱,科学调度重点水源工程,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主持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