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我市冷链食品监管入选全省食品安全治理创新“十大”案例

发布时间:2021-05-28 11:27 来源:市市场监管局 浏览:
【字体大小:

    近日,经省食安办组织有关部门评审、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我市《“四式”联动,破解进口冷链食品监管难题》入选2020年全省食品安全治理创新“十大”案例。 

    2020年,在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市市场监管局坚守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的“主战场”,认真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要求,多元协同、多方发力、多措并举,在全省率先实现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全覆盖。截至2月底,查处进口冷链食品案件29起,全市25家企业购进报备进口冷链食品823批次,共计1509吨985.5公斤,批批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一、实施全链条、闭环式监管。一是把好报备关。企业提前24小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备进口冷链食品相关信息,第一时间通知疾控、交通部门准备联合检查。二是把好查验关。进口冷链食品进入集中监管仓前,市场监管、疾控、交通部门及消毒单位按职责现场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做到批批覆盖、件件检测。三是把好出库关。市场监管部门收到核酸检测合格报告后,第一时间出具货物出仓证明,确保企业在安徽省冷链食品追溯平台生成“追溯码”,赋码最小包装后方可准予出库。四是把好保障关。制定《宣城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管理规定》,明确集中监管仓租赁费用由政府统一支付,进口冷链食品及交通工具的核酸检测、消毒消杀费用由购进单位承担。

    二、开展全领域、开放式协作。一是“一站式”核查。多部门联合开展购进进口冷链食品现场核查,市场监管部门现场查验“四证”材料、疾控部门现场开展核酸检测采样、交通部门现场核查车辆信息及防护措施。二是“一揽子”督查。市疫防指挥部冷链食品工作组成员单位会同纪检监察部门组成4个督查组,对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专项督查;春节期间,市疫防办成立8 个督导组,将“冷链防控开展情况”纳入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均形成督查报告予以通报。三是“一盘棋”排查。由防控指挥部牵头,市场监管、卫健、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行动,及时处置了巴西牛腩、智利鲜樱桃、山东奶枣、正大鸡爪、北京碱圈面包等5起涉疫产品的来源调查、核酸检测、购买人员排查和相关人员隔离等涉疫产品处置工作。

三、强化全覆盖、精准式执法。一是线上线下并重加大排查效率。通过国家总局、安徽省冷链食品追溯平台上提供的交易信息等大数据直接获取违法线索,发现案源7起,办结4起,精准排查提升执法效率。二是行刑衔接加大执法力度。积极与公安等部门沟通联系,开展行刑衔接会商,及时移送涉疫案件。查处的29起进口冷链食品案件中,11件移送公安部门,1件移送交通部门,1件与公安部门联合查处。全省首例《宣城康联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报备购进进口冷链食品案》,公安部门给予该公司法人周某行政拘留七日,罚款伍佰元整处罚。三是综合执法确保冷链食品安全。在“两节打假”专项工作中将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列为重点内容。其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 5812人次,检查食品经营单位 5026家次,共查出进口冷链食品 1173批次,共2088.909吨,查封违规产品10248.903kg,销毁146.4kg。 

四、组织全方位、互动式宣传。一是公开震动。及时公布相关案件情况。1月13日市委宣传部通过“宣城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发布了题为《进口冷链食品未报备 公司负责人被拘留》的信息,宣传打击违法案例,起到威慑震动效果。二是培训推动。举办安徽省冷链食品追溯平台使用、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及消毒技术培训班,培训412家单位500余人次。全市共有1323家冷冻冷藏食品生产经营单位、470家冷冻冷藏仓库在“安徽冷链食品追溯平台”100%注册。三是发布主动。通过发布指挥部通告、告示、媒体宣传等方式及时公布涉疫产品排查信息,呼吁采购过涉疫产品相关人员主动进行核酸检测,正面引导合理消费。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省食安办的部署,结合2021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举行,强化宣传报道,在市级及以上新闻媒体对创新案例进行宣传报道,发挥创新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