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陆续出台《意见》《办法》《规定》,为新时期统计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党的十九大更是明确提出“完善统计体制”的重要论断。省统计局陈军局长提出新时期统计工作五大职能定位,展现了统计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统计数据已成为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支撑,扮演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重要依据的角色。立足新时期新起点,宣州统计系统需认真分析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全面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职能,严格依法统计,为实现依法治国方略贡献统计能量。
保持政治高站位,推进统计法治纵深发展。全区统计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意见》《办法》《规定》,领会精神要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统计工作战略部署上来,增强提高数据质量的使命感、责任感,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筑牢正本清源的宗旨意识,将提升统计数据质量,作为重要的政治工作来抓,坚决反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推动统计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持续健康发展,全区统计干部要建立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统计思维模式,为全面提升全区统计数据管理能力和水平而不懈努力。
强化宣传高水平,树立依法统计规矩意识。法治宣传是实现全民学法的重要途径。为保障宣传高标准,区统计局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法律六进”“统计服务千企”活动为载体,确保法治宣传不打折扣、精准高效,始终将依法统计的思维贯穿统计工作。抓住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这两个“关键群体”,在“9·20”中国统计开放日、“12·4”国家宪法日”和“12·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关键时点”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精心谋划“法治宣传进党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积极探索大型现场宣讲、干部入户走访、法治动漫微视频等多元化宣传模式,举办统计法治培训会议、统计法治工作座谈,努力将全区领导干部、统计人员、调查对象变成《统计法》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推动整改高质量,形成督查整改长效机制。统计督察整改,是党中央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全区通过统计督察整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统计法治化进程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园区均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责任制,明确了统计数据责任,切实增强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区统计局还与纪检监察部门建立起案件移送制度,充分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也纳入全区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统计法治进党校,统计法进入领导干部任前考试重要内容等等。在全区凸显整改成效的同时,区统计局也自我加压,从统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了辖区企业统计数据核查机制,充分运用统计信用体系,对统计失信企业及时公示,对整改到位的企业,及时做好信用修复,增强企业诚信统计意识。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力度,积极推进“双随机”执法检查常态化、制度化,对统计违纪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统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严格执法流程,实行事中、事后公示制度,不断提升源头数据质量。区统计局将在督察整改成果基础上,坚持“回头看”,以整改问题为导向,以整改成果核实为重点,形成督查整改长效机制,保障全区数据客观真实。
夯实基础高起点,实现规范化建设全区覆盖。2021年省、市、区分别召开了统计法治暨基层基础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出统计法治和统计基层基础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为推进全区统计法治再上新台阶,全区建成了鳌峰街道、济川街道、水东镇、寒亭镇、高新区、狸桥经开区6个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示范点,2020年将以点带面全区推广。同时,根据《统计法》和全省统计基层基础统计三个规范工作要求,区统计局对全区企业统计台账建设情况进行调研,进一步规范数据收集、审核和评估流程,指导企业统计资料填报规范有序,进一步推进统计诚信企业建设。及时和市经开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加强沟通协调及业务指导,确保经济发展数据真实准确应统尽统。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区统计局提请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期统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稳定壮大了基层统计干部队伍。全年共开展统计培训24次,受训人数超过1000人次,全面提升统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锻造队伍高素质,深化统计体制现代化改革。实现统计法治监督,深化统计体制现代化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完成这一重要任务,需要的是一支高高素质统计队伍。目前全区正以锻造“四型”统计队伍为目标,努力实现“学习、服务、实干、团结”有机结合。将提升政治素养、法治素养作为学习重点,不断提升统计干部依法治统、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将提高服务意识作为工作导向,实行送法上门,及时解答企业提出的法律咨询,执法检查和现场普法相结合,从源头优化营商环境;不断贯彻精诚团结工作理念,和全区所有法治工作者一同,凝心聚力,全力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为开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宣州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