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城市郎溪县坚持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引领,通过优化治理单元、下沉服务重心、汇聚多元力量,着力疏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奋力谱写郎溪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支部建在网格上,多网合一,健全治理体系
网格“一张网”,治理“一盘棋”。郎溪县坚持以深化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网格化服务管理为重要抓手,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资源要素、科学布网定责,健全运行机制,构建“党建+网格”“党建+治理”的基层工作体系。按照区域性、整体性、适度性原则,结合农村、城市社区、园区等不同区域特点,厘清网格脉络,积极对全县党建和综治、民政、文明创建等共计8215个网格进行优化整合,着力打造全科网格。
结合“村党组织+自然村(网格)党支部+村民组党小组”组织体系和“社区‘两委’+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楼栋(片、巷)长”服务模式,依托“1+1+X+X”基础网格力量,探索建立“网格党支部”,激活网格红动能。建立健全“一长一导一警一法”和N个网格组成的“4+N”网格管理体系,灵活吸纳“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基层妇联执委等志愿力量担任信息员、调解员、治安员、服务员、宣传员,以网格“小沙盘”推动基层治理“大格局”。
服务走进家门口,延伸触角,增强治理效能
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县四大班子成员“包乡走村入户”、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到组入户”、村“两委”班子成员“包片遍访入户”三级联系包保走访机制的通知》,构建县镇村三级党员干部下基层、解难题、办实事工作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向一线下沉。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28名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联系96个村(社区),已走访96个村(社区)、1723个村(居)民组、9762户村(居)民;共有736名村(社区)干部联系2085个村(居)民组、110071户村(居)民,已走访106452户村(居)民,召开座谈会4508场次,参与座谈46718人次。
全面推行“红色代办”,组建“村(社区)‘两委’成员+村民组(小区)党员”的红色代办队伍96支、配备红色代办员2807名,制定代办事项清单35项,建立困难群众信息台账32671人,并进行动态调整。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困难群众办结事项1300余件,全面构建“群众点单+党员跑腿”的代办机制,把服务链条延伸至“最后一厘米”。
联动融入治理中,凝聚合力,激发治理活力
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三树三抓三提”行动和“组织争先进、党员争先锋”行动,组织全县4580余名镇村党员干部亮身份、亮承诺、作表率、争先锋。创新基层治理载体,在农户院坝、田间地头探索开展板凳会议、庭院会议,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党员群众、乡贤代表、致富能手等群体参加,共商“一件事”、共解“一道题”、共谋“一条路”,着力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唤醒”群众自治能力,筑牢基层自治基石。
依托“公益银行”,推广“红色存折”,通过积分存储、兑换的形式,鼓励全县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用“小存折”撬动基层“大治理”,引导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走向“全员共治”,打造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李希蒙、夏依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