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动态 > 县区动态

绩溪县:培育乡村能人 带动产业发展农户增收

发布时间:2022-09-28 07:44 来源:绩溪县政府(办公室) 浏览:
【字体大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绩溪县通过政策扶持、非遗传承、乡贤助力等方式,进一步培育产业带头人、新乡贤代表、文化能人等一批乡村能人,以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户增产增收。

政策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带头人。精准落实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认真对照资金管理办法、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办法,做好巩固脱贫成果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类要素保障。2021年安排的产业项目资金占比54.09%,2022年达59%以上。注重发挥市场经营主体各类人才作用及项目利益联结机制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吸纳用工、农产品订单收购等,带动农户,特别是脱贫人口实现增收。对无劳动能力且难以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通过兜底保障、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分配予以重点倾斜。在扬溪镇东村,先后投入扶贫资金和财政衔接资金150万元建立了东村笋干加工厂,通过“合作社+基地+工厂+农户”发展模式,每年收购农户鲜笋1000吨左右,吸纳村民500余人次进行务工,其中16户贫困户参与务工,每年发放工资近1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与农户双增收。落实“四带一自”产业帮扶。完善产业园区及农业龙头企业等“四带”经营主体与脱贫户利益联结机制。每年安排实施到户产业项目,今年安排11个、资金234万元,涉及脱贫户及监测对象1406户。协调金融及承贷银行推进小额信贷,用好用足小额信贷贴息政策,为脱贫户发展生产提供资金支持,带动产业增收。截至目前,贷款余额2297万元,户数500户。2021年,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3932元,同比增长10.8%。在板桥头乡中村上村,脱贫户程富祥的儿子程家正依托小额信贷政策,建起了葡萄产业园。同时,通过逐年续贷,提升葡萄园设施及种植技术,葡萄产量翻倍增长,实现了增产增收。

文化传承,打造非遗传承主力军。以徽墨文化园、中国徽墨文化产业园、徽雕文化园、徽菜文化园为依托,大力开展非遗保护传承;以徽戏童子班、民歌、传统舞蹈为精品,打造非遗艺术品牌;搭建传承人授徒传艺平台,做好传帮带。2021年12月,绩溪县新增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新增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个、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人,推荐申报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个。截至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个,省级22个、市级59个;培育各级非遗传承人248人,形成梯队序列,开展各类创作创新评选活动,实现传承人队伍薪火相传、“人丁兴旺”。发挥非遗人才作用,发展文创产业。在家朋乡尚村,扬溪镇石门村、伏岭镇北村、传统民俗文化“板凳龙”、草龙、板龙表演近年来逐渐升温。尚村依托铜匠、木匠、箍桶匠等三十多种匠人,建成几十种传统徽州工匠铺一条街,成为古徽州传统文化展示一大亮点。通过“十姓九祠”、“百工技艺”、“徽派古建”、“板凳龙”、“积谷会”等原生态人文和非遗资源的打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古徽州的魅力,年均接待游客量12万人次。作为首批省级特色小镇的上庄“雕刻时光”特色小镇,将徽州三雕、传统徽墨产业与历史文化内涵高度融合,形成以徽墨、徽州三雕为主导产业,目前小镇有徽雕企业6家,省级非遗传承人2人,省级工艺品美术大师1人,就近吸纳务工600余人;上庄徽墨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遗名录,尤以“胡开文”墨庄久传不衰,目前该镇有徽墨生产企业5家,就近吸纳务工100余人;绩溪名茶金山时雨绿茶制作技艺列为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项目名录;绩溪县瀚徽农业开发公司运用“公司+协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模式,带动农户2200余户,产值达1.9亿元。2021年上庄镇主导产业营业收入4.08亿元,旅游人次56.3万。

反哺桑梓,凝聚新乡贤力量。厚植乡贤文化,加强调查摸底,建立动态管理的旅外乡贤数据库,目前全县各类在库乡土人才3500余名。探索新乡贤培养机制,广泛开展“举乡贤、颂乡贤、学乡贤”活动,挖掘传承历代先贤精神,选树一批以“五老”、乡村干部、道德模范、乡村教师、退伍军人、企业家等为主体的新乡贤代表。浓厚乡贤文化,通过设乡贤榜、建乡贤墙、编乡贤书等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同时,加强与人才乡贤沟通对接,以资源返乡、技术返乡、资金返乡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如在扬溪,返乡青年江艺,先后投资300万元,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打造集最美庭院塑造、乡村园艺、品茶读书、特色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拾里花兮”民宿,游客络绎不绝。在伏岭,通过乡贤章荣春带动,老胡家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下设5个家庭农场基地,社员115人,发展集技术研发、推广、生产、收购、储存、销售一条龙的示范基地,实现年总销售额800余万元,带动农户192户,其中脱贫户20多户,户均增收4100元。作为土生土长的绩溪人,中国徽菜大师、臭鳜鱼制作大师冯文敏,从北京返乡回到长安镇浩寨村创办了徽和天下食品有限公司,主打产品就是臭鳜鱼。2021年,公司共销售50万条臭鳜鱼,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常年季节性用工200人,人均增收3600元。原在北京开设“北京徽都大酒店”、“北京黄山世纪酒店”的董事长程造伟,回乡在绩溪创办安徽省徽都徽菜食品有限公司,从事“徽绝”牌臭鳜鱼、“绩溪火腿”、“刀板香”等传统徽菜挖掘、传承、创新。产品畅销京津冀等各地连锁酒店,带动其主导产品车间生产、原料基地生产、加工等产业链150多人就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