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安徽省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工作方案》工作部署安排,我市以轻工业为重点,对蔬菜加工、皮革皮毛鞣制加工、羽毛(绒)加工、纸浆制造、造纸、印染等企业聚集的地区开展专家指导服务工作,经过两轮的专家现场指导服务和对试点企业开展集中培训后,目前10家试点企业已经具备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条件。
一是建立健全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以“五强化”、“五到位”为抓手,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指导企业规范建立各类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台账,规范设置现场警示牌和风险告示牌,配备检测检验设备,加强对有限空间外委作业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有限空间现场作业票审批,落实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技术交底和教育培训工作,提升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演练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使企业有限空间制度建设和现场管理规范化。
二是探索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有限空间作业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系统建设,包含电脑管理端、移动APP 端、微信端。电脑管理端具备动态监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隐患排查任务推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跟踪监督、机制运行效果评估、异常状态自动预警及考核奖惩等功能;移动 APP端具备隐患排查任务和预警信息接收、现场隐患排查情况实时上报、隐患治理全程跟踪等功能。微信端实时推送预警信息,外来人员入场培训教育、外来施工人员证件审批、考试、培训、签到等多种功能实现。将纸质版隐患排查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解决,通过照片定位、NFC识别,多种信息化手段进行控制。
三是推进有限空间作业票电子审批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申请人在APP上进行作业票申请,先后经审核、安全措施、作业分析、初审、教育、培训、部门/负责人审批、验票、现场交底以及作业验收等流程,且每一级操作,下一级人员都会收到微信+短信提醒。审批全部通过后才进入作业环节,审批不通过则作业票取消。待作业完成后,经过合格验收方能形成闭环。
通过开展此次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工作,全面提升了试点企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方面的管理水平与能力,实现了宣城市在有限空间作业信息化建设的探索运用。为全面推广此次有限空间专家指导服务典型经验做法打下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