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区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这一难题。通过依托园区抱团发展、资金入股抱团发展、异地置业抱团发展、产业互补抱团发展四种模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富民强村根基。
近年来,我区实施农村“三变”改革提升工程,积极探索“抱团发展”模式,有效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经营模式单一、资源整合不足、造血功能不强等难题,有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探索出了一条“先富帮后富、强村带弱村”的共同富裕之路。2021年,全区204个村(社区)实现经营性收入1.04亿元,其中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80个。今年1-11月,实现经营性收入9835.8万元,其中经济强村83个,新增股改分红村35个,累计达51个,占比25%。
依托园区抱团发展。借助宣城高新区和宣州经济开发区平台,以乡镇为单元,实行跨村(社区)联合、抱团发展,在园区购置工业地产,新建标准化厂房、办公用房等设施,通过园区统一或自主招商,用于对外租赁,获取稳定收益。养贤乡10个村(社区)成立聚贤标准化厂房租赁有限公司,分两期投资2200万元,在宣城高新区购地32亩,建设标准化厂房3幢1.3万平方米、办公用房2幢2000平方米,分别租赁给3家企业,年租金183万元。狸桥镇13个村(社区)成立云山机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依托宣州经济开发区优势,购地45亩,建设标准化厂房4幢1.67万平方米,年租金201万元。同时,该区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将形成的9400平方米的固定资产量化到园区内37个村,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10余万元。
资金入股抱团发展。采取担保授信、银行贷款、企业投资、村集体入股等方式,发展壮大家禽特色主导产业。新田镇与华盛禽业合作成立“宣振农”公司,采取“政银担企村民”六方利益联结模式,投资2773万元,建设年出栏150万羽笼养肉鸡养殖基地项目,带动全镇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年增收91万元。新田镇又与绿源禽业合作成立“宣振乡”公司,计划投资3050万元,实施年产30万羽蛋鸡养殖项目,预计建成后为村集体年增收110万元。沈村镇9个村(社区)、孙埠镇5个村采取资金入股抱团,先后投资2073万元、2984万元建设优质土鸡保种场、蛋鸭养殖基地各1个,每年为两镇村集体分别增收84万元、66万元。
异地置业抱团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瞄准商机,通过“借船出海”“借梯登高”方式,实现异地置业、抱团发展。敬亭山街道下辖的4个村2020年9月在宣城市率先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社,在承揽工程项目建设、物业管理服务等基础上,共同投资1500万元,在市区黄金地段购置2000平方米的写字楼用于对外租赁,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0万元。目前,敬亭山街道股份经济合作联社正计划与古泉镇其林村合作,拟投资5000万元建设快捷酒店,实现多业并举、多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产业互补抱团发展。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各村加强对接,实现抱团发展。洪林镇宣茶村依托合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茶叶制品、固体速溶茶、茶浓缩液等产品,与洪林村、东华山等10个村建立稳定产销合作关系,每年收购干茶25万公斤,为村集体和茶农增收300多万元。澄江街道花园村依托农产品配送项目,与鸽子山、刘福、柿木等8个村(社区)建立产销直供关系,实现互利共赢。今年以来,采购优质特色农产品650吨,为村集体和农户增收130多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