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城北社区:细“微”之处见活力

发布时间:2023-03-30 15:33 来源:市文明办 浏览:
【字体大小:

    近年来,宁国市西津街道城北社区致力于小区治理,以为民服务为宗旨,聚焦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家门口”小微公共空间,从细微处着手,用小尺度、渐进式、可持续的方式,进行有温度的小区“微更新”,让老旧小区得以焕然一新。

 改出“微”空间,提升居民幸福感。

  位于城北社区的城北小区,巷道卫生环境差,无物业、无业委会,是个典型的“无管小区”。该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共有住宅9栋,住户170户,党员27人,于2019年2月成立小区党支部。

  如何发挥党组织力量,实现小区高效管理,是小区党支部成立之后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城北社区党委坚持“社区党委领导、小区党支部主抓、党群齐参与”的工作思路,于去年9月开始在城北小区打造“微更新”项目,以“和谐睦邻”为主题,保留旧的肌理,赋予新的功能,展现老的味道。将小区外墙粉刷干净后,再进行空间的统一规划与整合,为居民打造了“板凳议事角”、花卉架、快递架等新的共享空间,还借助“文明街巷”志愿服务项目,在小区开展了路面修护、墙面彩绘、规范施划停车位等内容的提升工程,实现了“老破旧”到“新净美”的转变。如今,小区巷道整体环境变好了,老百姓幸福感有了很大提升。

  志愿“微”服务,温暖居民零距离。

  架起“连心桥”,温暖“居民心”。在城北社区,这座“连心桥”就是志愿服务。

  城北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志愿服务延伸到网格,精心打造“红小北”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成立后,以“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模式,为居民提供组团式服务。服务项目直击小区管理的难点问题、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做到周周有小活动,月月有大活动,既有固定动作,也有特色活动。

  “志愿服务队成立后,群众反映问题有了更畅通的渠道,社区管理也有了更清晰的重点。”“红小北”志愿服务队负责人说,在平时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们还借机深入推广守望相助、邻里相帮的社区文化。

  在社区党委的带动下,志愿服务队在城北小区党支部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广大居民积极参与,获得居民纷纷点赞:“我们家这里不仅焕然一新,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也多了,居民交流有了好去处,邻里关系更和谐。”

  党群“微”议事,邻里关系大和谐。

  以居民自治激活小区治理活力,推动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受,这是城北社区开展基层治理的“法宝”。

  城北社区党委牵头小区党支部开展“深化双报到、邻里我来帮”活动,积极推动小区党员从到社区报到延伸至进小区报到,成立“小区议事会”,充分利用日杂店门口的“板凳议事角”,由小区党员、楼道长进行日常管理与牵头议事,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畅谈小区治理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激发居民自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涉及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小区党支部利用微信工作群,第一时间召集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议事会成员开展协商议事。协助解决了小区入口机动车占用消防通道,噪音扰邻、装修漏水等小区邻里纠纷12起,实现了小区居民事有地说、难有人帮、困有人解。

  下一步,城北社区党委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加强党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为路径,做实社区治理,做优为民服务事项,进一步通过党建引领小区“微治理”,即通过利用“微”空间、争取“微”项目,通过“微”议事、着手“微”改造,打造百姓生活“微幸福”,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宣城日报 余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