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奋力推进绩溪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我县出台了相关举措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是多措并举,明晰长三角一体化重点任务。在贯彻国家及省市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善《绩溪县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明确20项重点工作任务,并附上重点项目清单。引导地区开展产业合作,我县围绕县经开区产业结构布局,紧盯“长三角”重点区,开展招商,实现精准对接。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深化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积极与临安、歙县等周边地区开展生态环境联合治理行动,对清凉峰国家级保护区联合开展巡护活动。强化科技创新协同,完善一体化创新体系,引导企业与长三角地区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深化民生领域合作,借助区位优势引进医疗资源、推进教育资源共享、畅通互联渠道,切实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是多领域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工作初显成效。我县初步确定了44个重点项目,2023年项目计划总投资50.8亿元(含宣绩铁路12亿元);目前,绩溪县绿色食品产业园入园企业达20家,其中17家企业已经投产,3家企业正在建设。成功落地南京永莱中国徽菜原产地(绩溪)预制菜产业化项目;与浙江长三角生物医药研究发展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配合省市做好国家发改委调研组赴我县开展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调研,更新并完善试验区建设项目清单。富凯特材的国家强基工程——“高端轴承钢研发生产项目”获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优秀项目,安徽立兴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南京大学合作开展“醇醚系列产品的开发及工艺优化”项目等诸多校企合作项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绩溪分院持续运转;“长三角”名医工作室正常开诊运行,在原有的“长三角曹勇军名医工作室”基础上新增“周平辉名医工作室”;扎实推进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落实“待遇差”补偿;推深长三角“一网通办”工作。
下一步我县将对标沪苏浙在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政务效能等方面的成熟做法、先进经验,加快融入杭州都市圈;紧抓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契机,加强与杭州市等地区交流与协作,高质量谋划项目;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互联互通;持续推动公共服务共享,推进教育、医疗资源实现区域共享;统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保护,共筑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