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扎实开展暖民心行动老年助餐服务,着力构建“全域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用一餐饭的暖心温度,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并运营352家老年食堂(助餐点),2023年计划建设老年助餐点108个,目前已完成117个,完成年度计划108%。
高位同向发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密切关注推进情况,靠前指挥,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推动《宣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地方立法,设立老年助餐服务专门条款,落实工作责任。市政府召开现场推进会议排定时间表、路线图,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一线调度,现场办公解决老年助餐服务用房等实际问题;成立市老年助餐服务领导小组,加强督导、定期会商、严肃通报。市政协开展座谈交流和民主监督,凝聚起发展老年助餐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广泛共识。
加大政策供给。出台《宣城市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构建“1+3+N”政策体系(即一个行动计划、三份指导性意见、N个政策指引)。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发文,规范老年助餐服务建设、运营、监管、服务;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及时细化老年助餐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用气优惠政策;市文明办、市民政局鼓励在老年助餐服务中普遍开展志愿者服务、利用新风堂发展农村老年助餐服务。
多元筹集资金。坚持内部挖潜和外部借力两手抓,构建“六个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社区贴一点、老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共建单位帮一点)支持包,积极拓展筹资渠道。我市明确全省最高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政策,同时明确“普惠+优待”,60周岁以上老年人到助餐点就餐均有补贴,对有特殊贡献、特殊困难的老年人在此基础上再优惠,并鼓励各县市区根据实际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目前大部分县市区在老年人就餐补助政策上已采用“普惠”+“优待”方式。
服务模式多样。全市大力发展“餐饮企业+助餐”,引导社会餐饮单位开展集中配送餐、改造老年餐厅,节省建设时间和成本;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助餐”,利用养老机构原有的食堂对外开放向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送餐,为困难群众提供助餐“托底”服务;此外还根据各地情况积极发展“慈善+助餐”“单位食堂+助餐”“互助+助餐”等模式。
强化政策宣传。召开各类座谈会、征求意见会,发放问卷调查,广泛征求老人和家属意见建议,深入了解助餐需求。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市县两级主流媒体公布助餐服务设施基本信息;拍摄全市“1+7”(市本级+7个县市区)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等短视频,通过微信、抖音等媒介广泛传播;发动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采取街头宣传和入户宣传等方式宣传助餐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