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法治社会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所需,以精准、便捷、智能、普惠等为特征的法治数字化,是对人民法治需求的有效回应,能够有力支撑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的发挥。
搭建“中枢神经”,推进学法用法“向云端”。2022年6月,建成全省首个普法与依法治理云平台,为1.5万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建立学法档案,为12个国家级、9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构绘“法治地图”,建成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解读类课件资源库、法治文艺作品网络资源库等大数据普法资源库,为全民学法用法构建数字“大脑”。
打通“传输神经”,推进普治供需“双向奔赴”。依托宣城法治微信公众号、宣城公共频道、宣城发布等新媒体矩阵,常态化开展法治问需、法治恳谈调查活动,以群众最关注的法治问题,引领普法方向;定期分析研判宣城法治抖音号点赞、评论、观看流量,解密“流量”背后的法治需求,及时调整宣传重点和方式、及时解答个案疑问;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重大活动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开展“法治宣传亮网亮屏”行动,用法治护航发展。
覆盖“末梢神经”,打通学法用法最后一公里。借助“掌上”科技,积极打造“公法快车”“掌上公法服务大厅”,上线普法订单、法律服务店铺、在线法治答疑、在线简易法律文书制作等功能,将法治服务从纸上搬到指尖,从固定阵地搬到群众眼前,实现24小时法律咨询、法律服务预约、法治投诉等功能,打通群众学法用法最后一公里。目前,宁国、旌德、郎溪已上线运营,日均访客达千余人次,成为全民学法用法新选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