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宣城海事中心船检工作人员在芜申运河定埠段登上马鞍山籍皖金源818船舶,完成了该船舶的年度营运检验。这是长三角区域船舶检验通检互认试点启动以来,我市首艘实现省内通检互认的船舶,也标志着我市全面开启长三角区域船舶检验通检互认工作。
长期以来,内河船舶在运营期间需每年在特定检验期间返回船籍港接受船舶检验,或由船籍港船舶检验机构指派验船师远到船舶所在地进行检验。对船主而言,先要报检,等验船师确定排期,再由验船师乘坐高铁、汽车等到现场,等待时间长,特别是验船师较为紧张的地方船检机构,工作效率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根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印发的《长三角区域船舶检验通检互认试点实施方案》,自5月1日起,在长三角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船舶在营运期间可就近选择区域内地方船检机构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在长三角区域船检机构间互认。“我们近期在宣城境内营运,船舶检验证书即将到期,在了解到长三角区域实行船舶检验通检互认政策后,便向宣城地方海事管理服务中心提出了检验申请,很快完成了检验。”皖金源818船舶船主曹金海表示,船舶检验通检互认不仅有效地优化船舶检验流程,还缩短了检验周期、降低船舶的运营成本。
在收到该船舶的年度检验申请后,宣城海事中心第一时间上船对船舶无线电设备、救生、消防、信号、船体及外观等进行逐项检验,并完成了系统发证。
“长三角区域船检机构间互认打破了检验的地域限制,实现长三角区域内船舶检验‘就近申请、就近检验、就近发证’。”据宣城海事中心船检工作人员介绍,长三角区域全面实施船舶检验通检互认后,船东可根据船期和航线,就近向当地船检部门申请检验,船检机构检验合格后签发船舶检验证书。该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优化长三角区域营商环境,让船舶在更广阔区域内自由航行和运营,吸引更多航运企业和船舶到长三角区域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繁荣。
此外,宣城海事中心还在郎溪增设船检工作服务站,今后郎溪辖区营运船舶可就地向郎溪工作站申请检验发证,围绕定埠港、广利川、南漪湖渔民点等重点区域,开展船舶现场检验工作,在规定办结时限内实现少跑一趟,就地领取证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