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拉紧长三角防震减灾一体化纽带

发布时间:2024-11-13 08:21 来源:宣城日报 浏览:
【字体大小:

 近年来,我市紧紧依托“长三角之心”地理优势,充分发挥“桥头堡”“排头兵”作用,持续拉紧长三角防震减灾一体化发展纽带,积极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夯实基础,搭建交流平台。在长三角防震减灾一体化发展实践中,市地震部门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积极倡议并牵头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在沪苏浙皖毗邻区地震科技交流研讨会上,市地震局与上海佘山地震监测中心站、江苏无锡地震监测中心站、浙江杭州地震监测中心站、安徽黄山地震监测中心站等签订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此前,已先后与南京、扬州、淮安、滁州、蚌埠、芜湖、马鞍山等10余个市级地震部门开展交流合作。至此,我市已基本实现与毗邻地震部门、监测台站建立联动协同机制,做到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响应、防震减灾宣传等工作常态化互联互通,为推进区域防震减灾共建共商共享打下了坚实基础。

 汇聚群智,提高科技水平。我市积极利用承办全国省级测震台网观测资料评估暨业务交流会、全国电磁学科组年中工作会议、华北片区地震应急宣传平台建设专题研讨会议、长三角地区地震预测指标体系建设暨集中工作会议、全省地震观测资料质量评比会等各类全国性、区域性会议契机,充分运用“东道主”身份,向各地地震专家广泛学习监测预报预警等各类前沿科技。在地震科技引领下,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等一项项能够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有效举措陆续在我市开展实施,为防震减灾工作注入了强劲动能,目前我市已逐步成为区域内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不断凸显的城市。

 频出实招,落定协同举措。走进市地震台网中心,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接收、处理、分析来自几十个地震监测台站的数据……这是我市立足地理中心独特优势,组建的汇集苏浙皖20余个台站数据的区域中心台网,可以实时掌握和记录长三角区域内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震动态,实现了区域内分钟级速报地震参数、地震烈度图。据了解,该台网中心为我市乃至长三角开展地震监测预警、地震应急响应以及地震特征规律研究等工作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撑。此外,多年来,市地震部门还先后向宁宣铁路、S24杭州至合肥高速公路、S46长兴至高淳高速公路、甘肃—浙江±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苏皖天然气管道工程等一大批长三角重要生命线工程,提供了能够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影响的地震技术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