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国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位一体”推进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产业化发展。立足特色资源,成立食品加工、山核桃、竹产业、特色养殖、特色种植等5个产业研究课题组,加快发展“名、特、稀、优”农产品精深加工。2018年至今,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89亿元。2018年将12个农业农村项目纳入市重点项目调度推进,年度计划投资达5.36亿元,目前实际到位投资2.61亿元,投资额完成率48.69%。
科技化引领。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将农业物联网、组培室、质量追溯体系、新品种、新成果以及标准规程制定等新业态纳入奖补项目。目前宁国山核桃、宁前胡、宁国笋干、宁国牡丹、黄花云尖茶叶等5个品种获原产地地理标志登记, 24个产品获绿色认定、21个产品获无公害认证,38个产品获有机认证,全市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信息化支撑。依托全省首家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试点,建成淘宝村81个,开设淘宝网“特色中国·宁国馆”、一号店“特产中国·宁国馆”,每年遴选不少于150名职业农民参加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已邀请100余位知名专家开展了24场电子商务讲座、500余次创业培训,累计参培18600人次。
休闲化拓展。以“563”行动计划为引领,即:推进绿色增效、品牌建设、科技推广、主体培育、改革创新5大示范行动,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生态化、休闲化、艺术化6大标准提升,打造“养心、养眼、养胃”3大全新农业,推动农业向生态化、休闲化、艺术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市培育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示范点3个、省级休闲农业专业村3家、特色产业村镇40个,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农业企业234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头企业22 家,发展农民合作社429家,家庭农场1350家,2018年上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934万元,增长9.7%,2018年6月入围全国农村100个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名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