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民生工程项目,自2007年9月启动运行以来,构筑了市区统筹、病有所保、运行平稳的医保基金工作体系,实现一级以上医院全覆盖、居民参保全覆盖。截至目前,宣州区城镇居民参保人数80663人,参保基金5323.758万元。近年来随着医保覆盖面饱和,医疗政策性调价、新医学技术推广、医疗成本增长等,基金支出大幅增长,存在收不抵支运行风险。为有效保障基金收支平衡,降低群众就医成本,宣州区创新引入第三方审核机制,坚决遏制医院过度医疗。
一是推进“中心+公司”双赢合作。通过市场化方式,该区引入有资质第三方核查机构,对全区承担居民医保的医疗机构的病案进行审核。为确保病案审核的严肃性、专业性,选择区居民医保大病保险中标单位人保财险公司作为合作机构。该保险公司旗下拥有188名具有专业资质的医疗审核团队(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资质占比21%),每次将抽取不少于20名的审核人员进行核查。以第三方核查,倒逼医院以最合理方案对病人进行治疗,防止过度医疗,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缓解基金运行压力,同时也提高保险公司积极性,实现双赢化合作,推动三医(医疗、医药、医保)联动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是建立“核查+拨付”倒逼机制。第三方病案核查机构按季度实行“三类核查”,对个人自付达到6万以上、达到居民医保保险支付线的病案进行100%核查;采取抽样方式,对一个季度选取不少于15天的全部案例核查;对同种形式的所有案例以及区医保中心需求的进行核查。同时,适当增加突击性审核或专项审核,允许医疗机构进行申诉,对于申诉情况,再由保险公司组织专家复审,确保病案审查的准确性。为倒逼医疗机构合理治疗,医保基金每月只支付当月资金的90%给医疗机构,结余10%作为病案核查保证金,病案核查后,按病案问题率对应支付医疗机构的基金予以扣除,如当季扣除金额大于预留保证金部分,将结转下个季度再行扣除。对扣除金额大于预留保证金的医疗机构,次月起将提高保证金比例。
三是完善“支付+稽查”监管体系。强化医保支付监控,建立以医保中心审核为主,第三方病案核查为辅的医保基金监管体系。一是实行按病种收付费结算。在统筹地区实行109种病种的单病种付费,且多为常见病,降低患者看病负担,同时对治疗费用也能提前预知,实现了患者入院、接受规范化治疗、出院的整个流程的一次性打包收费。二是完善常态化信息监管。进一步完善居民医保信息管理系统,对承担居民医保医院各方面治疗费用、医生诊疗行为、医生处方行为等进行有效数据分析和监控,为医疗监管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强化可疑病案专项监管力量。第三方机构介入有效缓解医保中心审核压力,医保中心对原审核人员进行重新整合,组建稽核队伍,专门负责定点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随时上门检查、调取可疑病案专项审核,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保险公司沟通对接,加强医疗机构事中监管,遏制违规现象的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