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宣城旅游:用项目化管理推动工作落实 用创新型理念实施“五个一批“建设工程

发布时间:2018-02-09 16:24 来源:宣城市旅发委 浏览:
【字体大小:

 

2017年以来,宣城市旅发委在省旅游发展委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充分结合旅游强省“五个一批”工程建设要求和宣城旅游实际,确定了全域旅游、皖南川藏线、重点项目、“六百”营销、智慧旅游等五项年度重点工作,实施“重点任务项目化、项目推进节点化、责任分解具体化”的推进机制,把项目化管理作为工作推进的主要方法,把创新作为工作突破的主要手段,逐一制定任务清单,明确牵头领导、责任科室,对每项具体工作“定人、定任务、定时间”,以时间倒逼、进度倒逼等方式逐个推进、逐个销号,确保每项工作都按时启动、顺利推进,共同推动了宣城旅游平稳健康快速发展,宣城旅游的美好蓝图正逐步变成现实。2017年,宣城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135万人次,同比增幅21.8%;旅游总收入270亿元,同比增幅31.4%。增幅分别居全省第二位、第一位,总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一、创新调度机制,打造全域旅游宣城样板

宣城市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二批创建单位,是全省整市申创的三个地级市之一。今年以来,宣城市旅发委按照项目化管理的要求,创新工作调度机制,围绕创建目标制定了53项具体工作任务,并将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和23个市直单位。以创建领导小组名义召开6次不同层面工作调度会、现场观摩会,对每一项量化任务完成情况开展督查问效,确保了全市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取得实际成果。一是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实施。市本级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启动,7个县市区已有5个县市区完成1+3完成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绩溪县调整县文旅委机构设置,在全省率先确定大数据中心、旅游发展中心、形象推广中心三个机构的编制和场所,广德县建成了全省首个县级大数据中心。二是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出台《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三是游客集散体系逐步建成。市游客集散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已成立运营公司,正在进行内部装饰。宁国市、绩溪县、旌德县分别建成游客集散中心。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游客集散体系正在形成。

二、创新发展定位,打造全域旅游1号工程

“皖南川藏线”是全省“5个一批”重点打造的精品线路之一。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皖南川藏线”建设成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1号工程、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战略新高地的标高工程、全国自驾旅游度假区的样板工程。围绕上述目标,宣城市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皖南川藏线”保护利用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完成《宣城市“皖南川藏线”旅游度假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对“皖南川藏线”建设实行项目化管理,拟定了《“皖南川藏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具体工作任务分成6大类50个子项目,对标对表抓落实,做到一个月一报告、一季度一考核、一季度一观摩。创作了主题宣传音乐《皖南川藏 云上天堂》,在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访问量达百万次。2017年,国庆期间“皖南川藏线”游客量达30.5万人次,位居全市60家景区首位。

三、创新项目建设,推动宣城旅游品质提升

今年以来,宣城市旅发委创新管理手段,以项目化管理模式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景区品质提升,一批精品景区、领军企业脱颖而出。一是持续推进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年活动。宣城市连续4年开展“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年”活动。每年确定35个项目开展重点调度,每个项目均明确市领导为项目牵头负责人,按照月统计、季通报、半年调度、年终考核的原则推进项目建设。4年来文化旅游提升年实施重点调度项目165个,累计完成投资126亿元。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五个一批”工程有序推进,在库项目达547个,完成年度投资160.6亿元。二是持续推进景区品质提升。扎实开展了敬亭山度假区、桃花潭.查济、太极洞等5A创建提升工作。宣纸文化园、朱旺景区创成国家4A级景区。在全省率先建立了A级景区退出及门票价格惩戒联动机制,4家3A级景区被摘牌,联合市物价部门,取消被摘牌景区的门票价格。三是持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实施“旅游厕所革命”,全年新建改建旅游厕所97座,完成投资2031万元。开展通景公路建设,宣城市48家3A级以上景区已实现5米以上水泥路(或油路)通达,占全市3A以上景区总数的87%。新建改建旅游标识牌148块。四是持续壮大一批旅游领军企业。市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运营,市财政设立产业扶持基金,各县市区设立了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绩溪旅投公司与香港爱家集团、北京顺峰集团合作,投资50亿元,打造登源河文旅综合体、黄山脚下的村庄等项目;广德旅投公司与北京丰盛集团、上海景域集团合作,合作开展太极洞5A创建,宁国青龙湾旅游投资公司出资4亿元与社会资本共同打造红楼梦大观园,今年以来,宣城市新增3个营收超亿元旅游企业,累计营收超亿元旅游企业已达9家。五是持续培育一批旅游新业态。大力实施“旅游+、+旅游”发展战略,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宁国港口镇跻身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绩溪家朋乡获全国首家“摄影小镇”称号,泾县中国宣纸小镇、旌德灵芝健康小镇、绩溪雕刻时光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徽杭古道入选“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全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金梅岭军事旅游景区入选全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区。宣纸文化园入选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称号。

四、创新营销模式,塑造宣城旅游新形象

今年以来,宣城市旅发委大力实施“百节、百媒、百城、百品、百企、百村”即六百营销行动,按照项目化管理模式制定营销活动日历,拟定每项营销活动的具体方案,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一是举办节庆活动。组织实施“2017宣城文化旅游节庆年”活动,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21项系列活动,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旅盛典”。二是开展广告营销。联合县市区参加全省“1+N”央视拼盘宣传,在央视一套《新闻联播》和《新闻30分》滚动播放宣城旅游宣传片。在环城高速投放系列城市品牌高炮宣传,实施旅游宣传“七进”工程。三是举办推介活动。对接苏浙沪地区,实行“挂省拖县三联动”,主办或参加各类推介会、旅交会100余场。四是实施惠民旅游。组织实施“全国属鸡游客免费游宣城”、“2017全国道德模范与中国好人终身免费游宣城”、“向省级以上摄影家免门票”、“游摄宣城”全国摄影大赛、宣城人免费游宣城等系列惠民旅游营销活动。五是研发特色商品。发布宣城旅游LOGO,研发并推出四个活泼可爱、憨态可掬的文房四宝吉祥物“笔小妹、墨小宝、纸小妹、砚小哥”及其衍生产品,并大力开展旅游商品“五进”活动。

五、创新智慧载体,探索智慧旅游宣城标准

宣城市智慧旅游立足“七个一建设”,大力推进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智慧旅游行动”,创新搭建市级旅游大数据中心工作应用平台,率先建成市级旅游大数据中心,形成“一平台五中心”旅游大数据工作体系,探索走出了智慧旅游建设“安徽模式”下的“宣城标准”。被评为全省智慧旅游I级单位。一是注重抓培训。多次召开全市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培训会,组织学习《安徽省智慧旅游顶层设计方案》,就《宣城市旅游大数据中心综合平台架构》进行全面详细解读。二是注重抓考核。2017年,宣城市继续将大数据中心机构建设,旅游数据采集,新申报景区、饭店、高星级农家乐无线覆盖等纳入考核。三是注重抓调度。在年初、年中会议上,专门就智慧旅游、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进行动员部署。对全市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中心、旅游大数据中心平台建设进行实时调度。

2018年,宣城市旅发委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工作总结会议精神,继续秉承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的体制观、资源观、产品观、业态观、发展观,加快建立完善现代旅游治理机制,坚持特色化发展,推动宣城旅游从高速增长阶段向提质提效发展阶段转变,努力把宣城市建成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重要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城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