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9年安徽省“世界献血者日”表彰会举行,庆祝第16个世界献血者日。会上,对2016-2017年度无偿献血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我市获得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这是我市连续四次获得该项荣誉。
此外,宣城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安徽省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市民朱太平、王五洲获得安徽省2019年度无偿献血公益之星称号,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江回国获得安徽省高校学生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宣州区卫健委获得无偿献血先进集体提名奖,合工大宣城校区柳覃欣获得安徽省大学生无偿献血先进个人提名奖。
据悉,近年来,我市重点围绕“加强无偿献血组织实施和宣传力度、提高无偿献血知晓率、建立长效的无偿献血工作评价体系、完善无偿献血表彰机制、合理布局固定采血屋、确保各县市无偿献血平衡发展”六大工作要求,拓宽思路,多措并举,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
市政府逐年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改善硬件环境。自2016年起,市政府每年拨付100万元用于我市血液核酸检测项目建设,为核酸检测全覆盖提供了保障。2017年8月起,全市7个县市区的固定献血点全部投入使用,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固定献血点网格建设的全覆盖。总投资1470万元的市中心血站血液检测楼项目即将完工,预计年内可投入使用。
为保障采供血比例平衡,2017年7月,我市出台了《宣城市血液管理办法》;市政府对各县市区的无偿献血工作进行量化考核。2016-2018年,我市各县市区的自供率全部大于100%,达到了全市范围内采供血平衡。
同时,为扩展献血渠道,我市注重献血宣传,在各主流媒体、重点公共场所等进行各种形式宣传,推广和普及无偿献血科普知识,提高无偿献血知晓率。
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我市着力加强质控管理。市中心血站定期开展质量内审和管理评审,定期对采供血全过程进行自查和质量抽查。我市二级以上医院严格遵照《安徽省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配置标准》工作要求积极培训、科学计划、规范管理。市卫健委作为采供血机构的主管部门,一直强化对血液的监督管理。2010年成立了临床输血质量控制评价中心,每年组织召开全市血液质量工作会议和开展医疗机构临床输血专项督查。近年来,我市未出现一例因输血造成的传染疾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