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真炎——宣州区法院

发布时间:2015-04-04 11:26 来源:市妇联 浏览:
【字体大小:

    在宣城市宣州区法院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夫妻恩爱、婆媳关系融洽、尊老爱幼、互相提携、邻里和睦、热心助人。他们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家这个“爱的港湾”的真谛,受到了单位同事的一致好评。他们就是陈真炎、叶静静夫妇一家。

    陈真炎,这个80后小伙于2008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宣州区法院,现任宣州区法院水阳法庭助理审判员。家庭成员有妻子叶静静是中学语文教师、父亲陈木牛是企业工人、母亲徐龙英是家庭主妇、儿子陈相廷今年刚满19个月,一家其乐融融的组成了社会的一个“细胞”,共同圆着“中国梦”。

    一、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虽然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文化程度也不高,但从小父母就对陈真炎姊妹严格教育,“不求一定成才,但必须成人”,在家要守住家规家风、在学校要遵守校规纪录、步入工作岗位要严明党纪国法。在言传身教中,全家人能主动遵纪守法,并积极帮助亲戚朋友、乡亲邻里调解处理矛盾。从事法律工作后,陈真炎更能在家庭生活中给家人普及法律知识,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向父亲讲解劳动法律法规,以便父亲在工作中帮助更多的工友解决实际困难;鼓励妻子学习法律知识,便于其在教育工作中能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婚姻家庭中的问题,全家人也能平等民主的结合道德、风俗习惯、法律在一起探讨。

    陈真炎的父亲在老家的工厂里上班,每周末只能与家人团聚一天。在日常的工作中,父亲只有将对家人的思念化为工作的动力,如今虽年过半百,但加班加点的学习工作技能的劲头一点也不比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差,现陈真炎的父亲已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由于法官工作的特殊性,加之驻水阳法庭上班,陈真炎经常是忙的不着家。大清早,孩子还在熟睡中陈真炎已经在赶往法庭的途中,晚上孩子已经入睡,陈真炎才拎着公文包疲惫的回到家中。有时法庭需要加班加点的处理批量案件,陈真炎更是几天都不能回家。2013年,陈真炎审结民商事案件四百余起,一年里,陈真炎放弃了无数个周末休息的时间,错过了分享第一次儿子牙牙学语、长第一颗牙齿、学走第一步路的欢乐…妻子叶静静是名教师,面对毕业班的升学压力,经常也是从早自习忙到晚自习才回家,周六、周日不是值班就是补课,长时间的伏案和讲台工作,让她年纪轻轻的就患上了劲椎的毛病,但她最大的欣慰就是晚上回家后搂着儿子睡到天亮。由于陈真炎、叶静静夫妇工作的繁忙,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了母亲徐龙英的身上。天还没亮,母亲趁宝宝还没睡醒,就开始烧水、拖地、洗衣服…白天抱着宝宝从六楼在小区内外散步,一天往返数趟,调皮的宝宝经常让陈真炎的母亲累饭都顾不上吃。

    二、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勤俭节约

    工作上的繁忙丝毫不能淡化陈真炎、叶静静夫妻间的感情,夫妻二人工作的再晚,都会抽出一段时间聊聊工作、家常。只要腾出空余时间,陈真炎总能变戏法一样的为家人做上丰盛的一桌美食,从家常菜到川菜、糕点,妻子叶静静也还偶尔在“偷学”手艺后露两手。由于刚参加工作不久,家庭经济压力较大,但两人从不为此感到烦恼,相反两人总能以节俭的态度让朴素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再苦不能苦孩子,全家人将省下的钱用来给宝宝购买尽可能好的奶粉、衣服、玩具…

    “在外面别人都以为我们是母女关系而不是婆媳”,陈真炎母亲经常自豪的和亲戚朋友们夸道。结婚以来,陈真炎的妻子和母亲从未红过一次脸、拌过一次嘴,生活中即使有能小的矛盾,两人都能彼此迁就,从不在陈真炎耳边抱怨倾诉。婆婆每天都想了给媳妇烧个美味的菜肴,将家务活全部干完,不让媳妇工作分心。媳妇也总能挤出零花钱为婆婆买双新鞋、买件新衣服,挤出时间带婆婆出去逛公园散散步、逛逛街,让婆婆享受下生活…

    “百孝不如一顺”,这是陈真炎向其父母学到的最现实的“孝道”,自己组建家庭后,陈真炎也学着父母将这种“孝道”家风传承下去。

    三、廉洁自律,克己奉公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参加工作以来,陈真炎常以这句话告诫自己并作为座右铭贴在了工作的电脑上。每次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时,年过八旬的爷爷总会在询问工作状况一番后,给陈真炎上“政治课”,“不要看不起群众”、“凭良心做事”、“不能贪赃枉法”、“谦虚谨慎”,这些每次必提的话题,生怕年轻的陈真炎会不以为然。

    法官的工作虽辛劳,但也容易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怎样让自己“既能常在河边走,又能不湿鞋”,要靠自身坚定的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也要靠日常生活中的警醒自律。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面对时常出其不意的“糖衣炮弹”,陈真炎都能一一拒绝。有些亲戚朋友,通过家庭关系找到陈真炎父母“打招呼办事情”时,陈真炎的父母也总是瞒着不说,事后才告诉陈真炎,让其尽量不受干扰。对有当事人往家里送礼的,家人也都是让送礼的人“门难进、脸难看”。工作以来,陈真炎靠着自律及家庭的支持真正做到了廉洁自律、克己奉公。

    陈真炎一家是平凡的一家,他们没有轰轰烈烈、感人肺腑的事迹,但他们是千千万万幸福家庭的代表。他们热情、善良、和睦、团结,他们用自己平凡的工作、生活,踏实的实现着“中国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