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浙江大学教授、专家开展《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的泾县实践》《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举措和谈判艺术》讲座,开辟“能力提升周末课堂”,着力提升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
打造理论宣讲平台。该县理论宣讲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内容,整合利用好领导干部宣讲团、理论骨干宣讲团、百姓宣讲团三支宣讲队伍力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通过报告会、党校培训等形式,因地制宜开展理论学习和宣讲活动,深入推进理论进乡村、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用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
打造文化服务平台。该县充分发挥乡镇文明实践所、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和企业文明实践示范点的作用,充分调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联各基层协会、乡镇文化站等文艺骨干、文艺志愿者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春节文化周、桃花潭龙舟赛文艺晚会等活动,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党和政府的政策,普及脱贫攻坚政策和文明创建等知识,以文化育人,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弘扬新风的意识,让群众在多彩多姿的文化互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打造健身体育服务平台。该县将“健康泾县”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健身体育服务平台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体育单项协会发展到60个,并在11个乡镇成立了体育分会,体育协会会员人数突破一万人,创建健康单位、健康企业、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医院125家,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打造教育服务平台。该县把服务中小学生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乡贤“好人”、法制校长、辅导员、“五老”等骨干作用,通过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泾县好人”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
打造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整合农技、科普、医疗、环保等志愿服务队伍,架起农村科技示范基地、科普活动室、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扶贫驿站之桥,通过“制单”“点单”“派单”,因地制宜地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的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开展“5.18生态环保宣传”、农技人员送科技到田头等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成风化俗,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科学观念走进农村,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目前,泾县依托“五大平台”,成立了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并在11个乡镇建立了文明实践所,在144个村(社区)建立了文明实践站,在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丁家桥后山村等地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实现县、镇(乡)、村(社区)三级全覆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