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244967/201411-00210 | 组配分类: | 中长期发展规划 |
发布机构: |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其它 |
名称: | 宣城市城区地名规划(2011---2020年) | 文号: | |
发布日期: | 2012-11-23 |
索引号: | 003244967/201411-00210 |
组配分类: | 中长期发展规划 |
发布机构: |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其它 |
名称: | 宣城市城区地名规划(2011---2020年) |
文号: | |
发布日期: | 2012-11-23 |
宣城市城区地名规划(2011---2020年)
一、 主城中心区块道路规划表
主城区块道路地名规划表之A(东西横向)
序 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起迄地点 |
长/宽·米 |
来历含义与备注 |
1 |
水阳江大道 |
水阳江南大道 |
玉山路—昭亭南路 |
4517/60 |
以水阳江命名 |
2 |
水阳江大道 |
水阳江北大道 |
梅溪路—泰和路 |
3900/60 |
以水阳江命名 |
3 |
建材路 |
建材路 |
水阳江东大道—龙川路 |
1000/30 |
为建材市场主干道,以建材市场命名 |
4 |
杜鹃路 |
杜鹃路 |
水阳江东大道—龙川路 |
560/40 |
取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诗句之意命名 |
5 |
向阳路 |
佟公路 |
宛溪南路—玉山路 |
700/40 |
取佟赋伟(人称佟公)名,佟赋伟,清康熙年出任宁国知府,自捐银粮,亲率民工修筑宣城首坝笪岳坝,人民为纪念其惠绩,改名“佟公坝”至今。 |
6 |
新路二 |
响潭街 |
张果路-稻宝路 |
360/20 |
以响潭命名 |
7 |
新路三 |
萱花巷 |
响山路-友谊港 |
240/14 |
取宣城古萱花巷名 |
8 |
梅溪路 |
梅溪路 |
九连山路—宛水桥 |
4400/60 |
此路沿途均有梅溪相伴,故名。 |
9 |
马王巷 |
马王巷 |
宛溪南路—宛溪河埂 |
50/10 |
原为马王桥,废,改建闸门,故名。 |
10 |
友谊巷 |
友谊巷 |
状元南路—响山路 |
980/10 |
俗成 |
11 |
梅溪公园东南边沿 |
双羊路 |
九同路—梅园巷 (一半南北向) |
570/14 |
取梅尧臣“风雪双羊路、梅花溪上村”诗句 |
12 |
梅园路 |
梅园路 |
九同路—宝城路 |
4500/60 |
毗邻梅园新村命名 |
13 |
鳌峰东路 |
鳌峰东路 |
鳌峰桥—崇善路 |
5400/60 |
依宣城城区坐落陵阳山之鳌峰命名 |
14 |
鳌峰中路 |
鳌峰中路 |
状元中路—鳌峰桥 |
900/60 |
依宣城城区坐落陵阳山之鳌峰命名 |
15 |
鳌峰西路 |
鳌峰西路 |
梅溪路—状元中路 |
570/60 |
依宣城城区坐落陵阳山之鳌峰命名 |
16 |
九大家巷 |
九大家巷 |
元宝街—状元南路 |
25/0.6 |
巷内原有九户人家 |
17 |
阳德路延伸 |
阳德东路 |
青弋江东大道—陵阳路(原318国道段) |
4982/60 |
以宣城古城阳德门得名。 |
18 |
阳德路 |
阳德中路 |
东溪桥—陵阳路(原318国道段) |
2490/60 |
以宣城古城阳德门得名。 |
19 |
阳德路 |
阳德西路 |
宛溪南路—东溪桥(原318国道段) |
2260/60 |
以宣城古城阳德门得名。 |
20 |
明珠巷 |
明珠巷 |
宛溪南路—张果路 |
400/4 |
取吉祥之意。 |
21 |
凤凰巷 |
凤凰巷 |
宛溪南路—铁路 |
250/5 |
巷内为凤凰社区驻所,故名。 |
22 |
小东门巷 |
小东门巷 |
望溪巷—叠嶂中路(一半南北向) |
360/2 |
宣城古城偏东出口泰和门,俗称小东门,故名。 |
23 |
叠嶂东路 |
叠嶂东路 |
凤凰桥—张果路 |
670/40 |
唐御史丞兼宣州刺史独孤霖将北楼改建,题名为“叠嶂楼”,故名。 |
24 |
叠嶂中路 |
叠嶂中路 |
状元中路—凤凰桥 |
1000/40 |
唐御史丞兼宣州刺史独孤霖将北楼改建,题名为“叠嶂楼”,故名。 |
25 |
叠嶂西路 |
叠嶂西路 |
陵西路—状元中路 |
350/40 |
唐御史丞兼宣州刺史独孤霖将此楼改建,题名为“叠嶂楼”,故名。 |
26 |
电大巷 |
电大巷 |
梅溪路—陵西路 (部分南北向) |
210/3 |
巷内曾有“宣城电视大学”故名。 |
27 |
六中巷 |
六中巷 |
法制路—状元中路 |
50/4 |
邻第六中学后门,故名。 |
28 |
十八达巷 |
十八达巷 |
豆腐巷—法制路 |
120/5 |
此巷原在现宣城中学天桥处,移址命名。 |
29 |
三联巷 |
三联巷 |
状元中路—法制路 |
50/20 |
俗成。 |
30 |
高巷口 |
高巷口 |
豆腐巷—法制路 |
50/3 |
昔日此巷高低落差较大,故名。 |
31 |
木直街 |
木直街 |
锦城南路—澄江南路 |
270/12 |
为古街名。 |
32 |
春归街 |
春归街 |
陵西路—状元中路 |
342/12 |
昔日春归台命名。 |
33 |
菜场路 |
菜场街 |
法制路—豆腐巷 |
60/6 |
邻“宣州中心菜市场”故名。 |
34 |
护城坊支巷 |
护城坊支巷 |
状元中路—护城坊 |
150/5 |
原名 |
35 |
交通路 |
中山东路 |
宛溪路--济川桥 |
2510/30 |
纪念孙中山先生命名。 |
36 |
民族路 |
中山中路 |
济川桥—状元路 |
||
37 |
中山路 |
||||
38 |
西林路 |
中山西路 |
状元路--昭亭路 |
||
39 |
王家巷 |
王家巷 |
锦城北路—交通巷 |
60/5 |
古街巷。 |
40 |
槐树巷 |
槐树巷 |
锦城北路—状元北路 |
100/2.5 |
古街巷。 |
41 |
孝义巷 |
孝义巷 |
锦城北路—朱衣巷 |
210/2.2 |
古街巷(即原三友巷) |
42 |
交通巷 |
交通巷 |
锦城北路—中山后路 |
150/3 |
古街巷。 |
43 |
中山后路 |
中山后路 |
中山路—交通巷 |
120/6 |
原为古萱花巷。 |
44 |
大坝塘路 |
大坝塘路 |
敬亭路—状元北路 |
420/12 |
依“大坝塘公园”命名。 |
45 |
杏花村巷 |
杏花村巷 |
陵西路—聚业小区 |
300/2 |
依巷内“杏花村酒家”命名。 |
46 |
新平巷 |
新平巷 |
西林路—西林巷 |
700/2 |
俗成。 |
47 |
桃源新村 |
桃源路 |
澄江路—西头湾 |
204/5 |
依古桃源桥命名。 |
48 |
西头湾 |
西头湾 |
澄江路—状元北路 |
360/6 |
出拱极城门西拐,故名。 |
49 |
东头湾 |
东头湾 |
澄江路—宛溪河 |
102/30 |
出拱极城门东拐,故名。 |
50 |
观音巷 |
观音巷 |
澄江路—凤凰山 |
100/3 |
以观音寺庙得名。 |
51 |
别士桥巷 |
别士桥巷 |
澄江路—倒岔河 |
108/2 |
李白《送友人》诗意,命名。 |
52 |
北菜市巷 |
北菜市巷 |
澄江路—倒岔河 |
99/3 |
解放初建有菜市场,故名。 |
53 |
半边街 |
半边街 |
澄江路—花园东路 |
90/2 |
巷临河而建,故名。 |
54 |
三元巷 |
三元巷 |
澄江路—凤凰山 |
48/2 |
此巷曾出过高官,民众有一美好愿望,故名。三元为状元、榜眼、探花总称。 |
55 |
文鼎路 |
文鼎路 |
昭亭中路—敬亭路 |
610/24 |
取宣城籍著名数学家梅文鼎名。 |
56 |
宛陵路 |
宛陵西路 |
梅溪路—宛溪北路 |
2664/40-60 |
依宣城古地名命名。 |
57 |
陶然路 |
陶然路 |
敬亭路—拱极路 |
400/2-6 |
以附近陶然新村命名。 |
58 |
花园东路 |
花园东路 |
拱极路—凤凰山 |
258/2-5 |
原属花园村范围,故名。 |
59 |
花园西路 |
花园西路 |
拱极路—昭亭中路 |
500/5 |
原属花园村范围,故名。 |
60 |
西林巷 |
西林巷 |
中山西路— 税务局宿舍 |
400/2 |
依原西林路命名。 |
61 |
敬亭巷 |
敬亭巷 |
敬亭路—康乐街 |
700/3 |
依敬亭路命名。 |
62 |
文鼎巷 |
文鼎巷 |
康乐街—联通公司后墙 |
800/4 |
依文鼎路命名。 |
63 |
明镜路 |
天平路 |
昭亭中路-敬亭路 |
200/20 |
取法院天平标志命名,意为公平公正。 |
64 |
双塔路 |
双塔路 |
梅溪路—拱极路 |
2920/40 |
以全国重点文物“广教寺双塔”得名。 |
65 |
佳乐巷 |
佳乐巷 |
梅溪路—佳佳乐小区 |
400/15 |
以佳佳乐小区得名。 |
66 |
文昌路 |
文昌路 |
梅溪路—水阳江北大道 |
1111/24 |
取文风昌盛之意 |
67 |
广教路 |
广教寺路 |
梅溪路—拱极路 |
2650/30 |
以广教寺得名。 |
68 |
石涛路 |
石涛路 |
水阳江北大道 —瞿山路 |
1541/30 |
以曾寓居宣城十五年清代著名画僧石涛命名。 |
69 |
集贤路 |
集贤路 |
有容路-昭亭中路 |
570/38 |
取广纳贤士之意得名。 |
70 |
日照路 |
海棠路 |
昭亭北路—皖赣铁路 |
400/20 |
以附近海滨湾得名 |
71 |
南漪路 |
烟雨路 |
龙川路—宛溪北路 |
1710/30 |
此处为观赏“敬亭烟雨”之最佳地 |
72 |
春归巷 |
春归巷 |
春归街---春归街 |
150/2 |
以春归街得名。 |
73 |
中山巷 |
中山巷 |
中山后路—中山路 |
200/4 |
以中山路得名。 |
74 |
水阳江 东大道 |
惠济路 |
卜村路—宛陵东路 |
2650/24-30 |
附近东溪桥又名惠济桥,以此得名。 |
主城区块道路地名规划表之B(南北纵向)
序 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起迄地点 |
长/宽·米 |
来历含义与备注 |
1 |
水阳江大道 |
水阳江东大道 |
泰和路--玉山路 |
4297/60 |
以水阳江命名。 |
2 |
水阳江大道 |
水阳江西大道 |
昭亭南路—梅溪路 |
6196/60 |
以水阳江命名。 |
3 |
卜村南路 |
卜村南路 |
阳德西路— 鳌峰东路 |
1546/60 |
以附近卜村命名。 |
4 |
龙川路 |
龙川路 |
杜鹃路 —惠济路 |
2730/40 |
以绩溪著名景点命名。 |
5 |
向阳大道 |
向阳大道 |
水阳江南大道 -向阳街道 |
14000/60 |
以向阳镇命名,此路直通向阳镇。 |
6 |
芋山路 |
玉山路 |
鳌峰东路—华阳山路 |
2540/40 |
以附近玉山命名。 |
7 |
泥湾路 |
泥河路 |
佟公路-华阳山路 |
400/30 |
以附近泥河命名。 |
8 |
宣湖路 |
张果路 |
水阳江南大 道—叠嶂东路 |
1800/40 |
邻近有古墓,为宋建炎年间宣城知州张果墓,其时宣城遇大水,张果抱民籍入水而死,以祈民安,后封宁远侯,以示纪念。 |
9 |
铁道巷 |
铁道巷 |
叠嶂东路—凤凰巷 |
100/6 |
沿铁道而成巷道。 |
10 |
宛溪路 |
宛溪北路 |
中山东路—双塔路 |
1200/50 |
以宛溪河命名。 |
11 |
九洲大道 |
宛溪南路 |
宛水桥—中山东路 |
1860/60 |
以宛溪河命名。 |
12 |
华大路 |
稻香路 |
鳌峰东路—稻香新村 |
290/10 |
以附近稻香新村小区命名。 |
13 |
花屋巷 |
花屋巷 |
城玉巷—明珠巷 |
150/2 |
以城东花屋村命名。 |
14 |
城玉巷 |
城玉巷 |
叠嶂东路—张果路 |
400/5 |
以城东至玉山行政村联词命名。 |
15 |
南市路 |
南市路 |
宛溪南路— 中山东路 |
510/10 |
凤凰桥曾一度为南惠桥,取其字关为路名,俗称南街。 |
16 |
天字巷 |
天字巷 |
中山东路— 宛溪南路 |
150/2 |
巷道似天字形,故名。 |
17 |
望溪巷 |
望溪巷 |
鳌峰中路— 叠嶂中路 |
390/3 |
望宛溪河之意,故名。 |
18 |
朱衣巷 |
朱衣巷 |
中山中路— 锦城北路 |
182/6 |
古地名。 |
19 |
新路一 |
稻宝路 |
水阳江南大道- 宛溪南路 |
1200/30 |
原为稻宝圩堤埂。 |
20 |
龙首路 |
龙首路 |
梅溪路— 锦城南路 |
660/3.5 |
以鳌峰龙首塔得名。 |
21 |
锦城南路 |
锦城南路 |
梅溪路— 中山中路 |
1530/24 |
古街名。 |
22 |
锦城北路 |
锦城北路 |
中山中路— 凤凰山公园 |
500/24 |
古街名。 |
23 |
元宝街 |
元宝街 |
鳌峰中路— 叠嶂中路 |
264/5 |
古街名。 |
24 |
状元南路 |
状元南路 |
水阳江南大道 —叠嶂中路 |
1727/34-60 |
以南宋状元吴潜府第旧址命名 |
25 |
状元中路 |
状元中路 |
叠嶂中路—中山路 |
460/40 |
|
26 |
状元北路 |
状元北路 |
中山路—宛陵西路 |
360/40 |
|
27 |
拱极路 |
拱极路 |
宛陵西路—昭 亭北路 |
2300/40 |
|
28 |
豆腐巷 |
豆腐巷 |
叠嶂中路—锦 城南路 |
360/6 |
古街名。 |
29 |
法制路 |
法制路 |
叠嶂中路—中山路 |
450/3-6 |
以原有司法机关在此办公得名。 |
30 |
外贸巷 |
外贸巷 |
春归街—中山路 |
120/6 |
巷内原有外贸局,故名。 |
31 |
护城坊 |
护城坊 |
春归街—中山路 |
164/6 |
古街名。 |
32 |
青年路 |
澄江南路 |
鳌峰东路— 中山中路 |
1003/24 |
以宣城十景之一《澄江夜月》得名 |
33 |
江滨路 |
澄江北路 |
中山中路—宛陵路 |
1480/24 |
|
34 |
澄江路 |
澄江北路 |
宛陵路—电力一村 |
||
35 |
敬亭路 |
敬亭路 |
中山西路—双塔路 |
2000/30 |
以敬亭山命名。 |
36 |
凤凰山 |
凤凰山巷 |
拱极路—花园东路 |
225/2.5 |
此地原名凤凰山,原建有兴国寺,后毁,又建小九华,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意为宝寺,故名。 |
37 |
三小巷 |
三小巷 |
中山西路— 西林小区 |
300/4 |
此巷通向第三小学,故名。 |
38 |
教委巷 |
教委巷 |
叠嶂中路—元宝街 |
20/1.5 |
宣州区教委驻地,故名。 |
39 |
梅园巷 |
梅园巷 |
状元南路— 梅溪公园 |
360/5 |
通向“梅溪公园”巷道,故名。 |
40 |
太阳石巷 |
太阳石巷 |
状元南路—居民区 |
150/4 |
巷口原有太阳石宾馆为新田煤矿所建,寓意煤炭为太阳石,此巷名借用。 |
41 |
九同碑巷 |
九同碑巷 |
梅溪路—梅溪公园 |
300/4 |
古梅花溪上村,有九座梅氏墓碑,故名。 |
42 |
九同路 |
九同路 |
梅溪路—水阳 江南大道 |
1000/40 |
取梅氏九同碑命名。 |
43 |
薰化路 |
薰化路 |
青弋江南大道—水阳江南大道 |
5442/60 |
以宣城古城薰化门命名。 |
44 |
一里桥巷 |
一里桥巷 |
中山西路—文鼎巷 |
700/2.5 |
以自老十字街中心至此桥距离一里得名。 |
45 |
双坝巷 |
双坝巷 |
中山西路—文鼎巷 |
500/2.5 |
以桥下双坝闸口得名。 |
46 |
陵西路 |
陵西路 |
梅溪路—中山西路 |
1030/30 |
以古城名宛陵西边要道得名。 |
47 |
麻园路 |
麻园路 |
中山中路— 大坝塘路 |
204/6 |
以原地种麻得名。 |
48 |
响山路 |
响山路 |
青弋江南大道 —梅溪路 |
5430/60 |
以李白《九日登响山》“筑土接响山”诗句得名。 |
49 |
宣宝巷 |
宣宝巷 |
梅溪路—佳 佳乐小区 |
400/15 |
意为宣城宝地。 |
50 |
卧龙巷 |
卧龙巷 |
梅溪路—山边 |
200/15 |
开发之初,宣城较富之户,云集此处兴业,取藏龙卧虎之意。 |
51 |
昭亭南路 |
昭亭南路 |
薰化路—梅溪路 |
2180/60 |
以敬亭山名亭“古昭亭”得名 |
52 |
昭亭北路 |
昭亭中路 |
梅溪路—水阳 江北大道 |
2700/60 |
|
53 |
太白东路 |
有容路 |
水阳江北大道— 宛陵西路 |
1762/40 |
取第一位收复台湾的宣城人沈有容名。 |
54 |
太白西路 |
瞿山路 |
水阳江北大道— 宛陵西路 |
1762/40 |
取清代宣城山水画家、宣城画派领军人物梅清(号瞿山)名,以示纪念。 |
55 |
谢朓路 |
谢公路 |
水阳江北大道—集贤路 |
1458/30 |
取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临风怀谢公”诗句得名,谢公即谢朓别称。 |
56 |
站前路 |
彩螺路 |
叠嶂路—车站货场 |
200/8 |
地处宣城火车站彩螺广场,故名。 |
57 |
康乐山庄 |
康乐街 |
中山西路—文鼎路 |
300/8 |
邻康乐山庄小区,故名。 |
二、东部片区区块道路地名规划表
东部片区区块道路规划表之A(东西横向)
序 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起迄地点 |
长/宽·米 |
来历含义 |
1 |
怀仁路 |
怀仁路 |
陵阳路—麻姑山路 |
663/8 |
位于怀仁村范围,以其村名得名。 |
2 |
迎宾大道 |
闰章路 |
陵阳路—麻姑山路 |
940/31 |
清代著名诗人施闰章,宣城双桥施村人,取其名以纪念。 |
3 |
金阳路 |
金阳路 |
泥湾路--麻姑山路 |
2000/12 |
位于金阳村旁,“金阳”源于当时有“金塘村”与“杨庄村”合并后的“金阳村”。 |
4 |
纬一(东九)路 |
粮台街 |
陵阳路—崇善路 |
/30 |
清代时太平军在原钟家边囤粮驻守,改称粮台。该村1951年办起了全县乃至全省最早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带头人李有安被选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和全国人大代表。 |
5 |
纬二(东八) |
鸿泰街 |
南漪湖大道--崇善路 |
/30 |
取宣城老字号商店名 |
6 |
纬三(东七) |
宣大祥街 |
南漪湖大道--崇善路 |
/30 |
取宣城老字号商店“宣大祥”名 |
7 |
泰和路 |
宛陵东路 |
宛溪北路--崇善路 |
/60 |
以宣城古城门命名。 |
8 |
纬四 |
诚信街 |
南猗湖大道--崇善路 |
/30 |
清红顶徽商胡雪岩经营理念,故名。(在建) |
9 |
纬五 |
景贤街 |
南漪湖大道--崇善路 |
/30 |
敬仰圣贤之意,故名。(在建) |
10 |
裕丰咱 |
裕丰路 |
双溪路—陵阳路 |
200/20 |
取富裕丰收之意 |
11 |
沈湾路 |
晓日路 |
泥湾路—陵阳路 |
2000/20 |
以宣城十景“麻姑晓日”得名 |
12 |
裕平路 |
裕平路 |
双溪路-泥湾路 |
200/20 |
取富裕平安之意 |
13 |
东区北环线 |
泰和路 |
水阳江东大道— 青弋江东大道 |
7600/40-60 |
取古城泰和门命名 |
14 |
东片开发区北环线 |
茶峡路 |
泥湾路— 青弋江东大道 |
5300/40 |
取古城小东门街巷命名 |
东部片区区块道路规划表之B(南北纵向)
序 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起迄地点 |
长/宽·米 |
来历含义 |
1 |
敬亭山路 |
麻姑山路 |
怀仁路—茶峡路 |
1680/40 |
因重名而更名,此路正对麻姑山,故名。 |
2 |
开元路 |
开元路 |
金阳路—润章路 |
724/12 |
以宣城名胜古迹“开元塔”命名。 |
3 |
彩虹路 |
彩虹路 |
润章路—怀仁路 |
670/15 |
取自李白“双桥落彩虹”诗句。 |
4 |
建林路 |
建林路 |
茶峡路—润章路 |
809/19 |
以宣州工业园第一个入园企业建林机械厂名称命名。 |
5 |
晨兴路 |
晨兴路 |
怀仁路—茶峡路 |
688/19 |
以宣州区晨兴建设有限公司名称命名。 |
6 |
宣狸路 |
南漪湖大道 |
阳德东路--青弋江北大道 |
9550/60 |
取南漪湖名。 |
7 |
经四(东五) |
火青街 |
阳德东路-鳌峰东路 |
/30 |
取涌溪火青茶名,火青产于泾县,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历史五百载。 |
8 |
经四(东五) |
勤业街 |
景贤街-鳌峰东路 |
/30 |
取“义在必行,读书勤业”之意 |
9 |
经三(东四) |
瑞草魁街 |
阳德东路—鳌峰东路 |
/40 |
取瑞草魁茶名。瑞草魁产郎溪鸦山,历史越千年之久,唐代陆羽《茶经》中已有记载,北宋梅尧臣《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大加赞赏曰:“昔观唐人诗,茶韵鸦山嘉”。又据《宣城县志》载:“阳坡山下,旧产佳茶,明瑞草魁,一名横纹。” |
10 |
经三(东四) |
金鑫街 |
泰和路—阳德东路 |
/40 |
取商业兴盛之意 |
11 |
经二(东三) |
兰香街 |
阳德东路-鳌峰东路 |
/30 |
取汀溪兰香茶名。兰香产于泾县,1989年由著名专家陈椽研制并题名,为安徽十大名茶,多次荣获金奖。 |
12 |
经二(东三) |
大有街 |
泰和路—阳德东路 |
/30 |
象征“盛大,富有”。大为亨通,取自《易经》十四大有卦,“大有,元亨”。 |
13 |
经一(东二) |
绿雪街 |
阳德东路—粮台街 |
/30 |
取敬亭绿雪茶名。绿雪茶产于敬亭山麓,初创于明代,盛于清代,后湮没,1972年研制成功,恢复生产,获评中国名茶之誉。 |
14 |
经一(东二) |
汇通街 |
泰和路—阳德东路 |
/30 |
汇聚通达之意。 |
15 |
经五(东六) |
里仁街 |
鳌峰东路—泰和路 |
/30 |
取宣城老街巷名 |
16 |
虹桥路 |
双溪路 |
阳德中路--鳌峰东路 |
500/32 |
位于阳德中路南侧,双桥街道,曾以“双溪”命名。 |
17 |
芜屯路段 |
陵阳路 |
阳德东路—青弋江南大道 |
4648/60 |
取陵阳山名 |
18 |
泥湾路 |
泥湾路 |
宛陵东路—金阳路 |
4200/40 |
取当地村名 |
19 |
经六路 |
人和路 |
泰和路--鳌峰东路 |
2250/40 |
取宣城旧楹联“政通人和国富强”。 |
20 |
经七路 |
崇善路 |
泰和路—茶峡路 |
3300/40-60 |
取宣城旧楹联“崇善乐施,积德为大”。 |
三、西部片区区块道路地名规划表
西部片区块道路地名规划表之A(东西横向)
序 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起迄地点 |
长/宽·米 |
来历含义 |
1 |
清溪路 |
青溪路 |
水阳江西大道-三棵树路 |
2177/30 |
以境内青溪河命名 |
2 |
景德路 |
景德路 |
梅溪路-三棵树路 |
2745/30 |
以宋代古塔景德寺塔得名 |
3 |
创业西路 |
清波路 |
圣俞路-长桥路 |
6511/50 |
以石涛诗“门临曲岸清波柔”得名 |
4 |
创业路 |
创业路 |
梅园路-圣俞路 |
4977/50 |
以投身开发区建设,创业争先得名。 |
5 |
玉荷路 |
玉荷路 |
水阳江西大道-三棵树路 |
2480/30 |
以境内莲花塘内多荷花得名 |
6 |
西一路 |
关庙路 |
奉公大道-长桥路 |
6128/24 |
以附近关庙村得名,原有关帝庙一座。 |
7 |
西二路 |
松林路 |
奉公大道-青弋江西大道 |
5886/30 |
以附近松林村得名,该地丘陵多松林。 |
8 |
沙河大道 |
奉公大道 |
创业路-青弋江西大道 |
3580/50 |
奉公街为老宣城九街之一。取廉洁奉公之意。 |
9 |
宝沙路 |
乌沙铺路 |
创新路-长桥路 |
4580/24 |
乌沙铺是宣城古代递铺之一,出西城后十里一铺,先后是莲塘铺、乌沙铺、高岭铺、寒亭铺、通济铺至南陵县。 |
10 |
宝城路 |
宝城路 |
梅溪路-青弋江西大道 |
4300/60 |
以宣城古城宝城门得名 |
11 |
兴业路 |
兴业路 |
倪冲路-莲西路 |
1040/30 |
取振兴工业之意 |
12 |
莲塘路 |
莲塘路 |
倪冲路-水阳江西大道 |
2608/24 |
以所在地莲塘铺得名 |
13 |
宝日路 |
通津路 |
景临路-长桥路 |
4200/24 |
以城西寒亭乡境内通津桥得名。 |
14 |
日新路 |
日新路 |
水阳江大道-青弋江西大道 |
7500/40-50 |
以开发区建设日新月异得名 |
15 |
龟灵路 |
龟灵路 |
倪冲路-兴隆路 |
800/30 |
以境内龟灵岗得名 |
16 |
墩山路 |
魏王路 |
长桥路-创新路 |
2844/30 |
以文物保护单位徐知证墓得名,徐知证为南唐魏王,为彰显历史名人故名。 |
17 |
铁山路 |
宣酒大道 |
梅溪路-青弋江西大道 |
4700/60 |
以宣酒集团新厂区所在地得名 |
18 |
无 |
天辰路 |
水阳江西大道-林海路 |
719/14 |
《左传·略公七年》:“日月之会是谓辰,”天上日月交会之意。 |
19 |
北环路 |
奇秀路 |
长桥路-清流路 |
2800/24 |
《宁国府志》记宣城“山水奇秀,冠于东南”以此得名。 |
20 |
环山北路 |
风萃路 |
长桥路-昭亭北路 |
10600/50 |
《宁国府志》记宣城“山环而风萃”以此得名。 |
21 |
新区路1 |
春华路 |
长桥路-景临路 |
4000/40 |
施润章诗句:“共采春华佩秋实”得名 |
22 |
新区路2 |
秋实路 |
长桥路-景临路 |
4000/40 |
施润章诗句:“共采春华佩秋实”得名 |
西部片区区块道路地名规划表之B(南北纵向)
序 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起迄地点 |
长/宽·米 |
来历含义 |
1 |
兴隆路 |
兴隆路 |
梅溪路-昭亭南路 |
2020/24 |
取事业兴隆之意 |
2 |
林海路 |
林海路 |
梅溪路-昭亭南路 |
4470/24 |
以过去这里林木繁盛得名 |
3 |
鸿越大道 |
鸿越大道 |
薰化路-梅溪路 |
5127/48 |
取鸿图跨越之意 |
4 |
莲西路 |
莲西路 |
梅溪路-青溪路 |
680/9 |
以所在地莲西社区得名 |
5 |
宣古路 |
九连山路 |
宣酒大道-青弋江北大道 |
8322/60 |
S104省道,宣城到古泉的公路,以九连山得名。 |
6 |
柏枧山路 |
柏枧山路 |
宣酒大道-薰化路 |
4776/30 |
以南乡名山柏枧山得名,此处在天气晴好时能清晰望见柏枧山。 |
7 |
三棵树路 |
三棵树路 |
宣酒大道-青溪路 |
1600/24 |
以所在地三棵古树得名 |
8 |
倪冲路 |
倪冲路 |
宣酒大道-兴业路 |
1270/30 |
以所在地倪冲村得名 |
9 |
茶厂路 |
创新路 |
宣酒大道-清波路 |
|
取开拓创新之意。 |
10 |
景临路 |
景临路 |
奇秀路-清波路 |
7500/50 |
使用规划名。 |
11 |
望山东路 |
彰教路 |
魏王路-清波路 |
1900/24 |
彰教禅院在城西二十里古驿道旁,一直到元代仍然存在,元尚书贡师泰、汪泽民都有《游彰教寺》诗 |
12 |
望山西路 |
望山路 |
日新路-清波路 |
1700/24 |
该路北通铜山,与之相望,故名 |
13 |
铜山路 |
铜山路 |
日新路-清波路 |
860/40 |
该路西靠铜山,以山得名。 |
14 |
创新路 |
极盛路 |
奇秀路-清波路 |
7500/24-30 |
取欧阳修《感二子》诗句“开元天宝物极胜” |
15 |
长桥路 |
长桥路 |
奇秀路-清波路 |
7500/24-30 |
以附近长桥地名而得名 |
16 |
西城路 |
清流路 |
奇秀路-清波路 |
7915/50 |
清流乡是古宣城十五乡之一,范围在城西一带,早在宋代就已存在,并一直延续到清代。 |
17 |
科学路 |
致和路 |
奇秀路—清波路 |
7833/18-24 |
纪念元代宣城人诗人梅致和,取达到和谐之意。 |
18 |
环城大道 |
青弋江 西大道 |
九连山路— 清波路 |
12464/60 |
以境内青弋江命名 |
四、南部片区区块道路地名规划表
南部片区区块道路地名规划表A(东西横向)
序 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起迄地点 |
长/宽·米 |
来历含义 |
1 |
环城大道 |
青弋江南大道 |
清波路---向阳大道 |
15648/60 |
以青弋江命名 |
2 |
科技二路 |
文峰路 |
志学路---墨香路 |
5050/50 |
取宣城历史上文峰书院名。 |
3 |
|
玉版路 |
薰化路--桂花园路 |
1450/20 |
取宣纸名,明清后“玉版”为宣纸代称之一。 |
4 |
科技路 |
文景路 |
奉公大道--桐梓岗路 |
7790/24 |
寓意文化景观、文化产业的繁荣昌盛。取文景之治之意。 |
5 |
|
紫毫路 |
桂花园路--墨香路 |
420/40 |
取宣笔名,白居易有赞诵宣笔的《紫毫笔》诗。 |
6 |
学府路 |
圣俞路 |
清波路---向阳大道 |
7560/50 |
北宋宣城著名诗人梅尧臣,字圣俞,取其字以纪念。 |
7 |
|
华阳山路 |
响山路--鳌峰东路 |
3688/40 |
以华阳山命名。 |
8 |
滨湖路 |
滨湖路 |
薰化路--响山路 |
3350/48 |
邻宛陵湖南岸得名。 |
南部片区区块道路地名规划表B(南北纵向)
序 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起迄地点 |
长/宽·米 |
来历含义 |
1 |
|
志学路 |
厚德路---青弋江南大道 |
1000/20 |
取历史上宣城志学书院名 |
2 |
新城路 |
厚德路 |
圣俞路---青弋江南大道 |
930/20 |
取“厚德载物”之意 |
3 |
|
禹金路 |
文景路--文峰路 |
900/20 |
取宣城籍明代著名戏剧家梅鼎祚字 |
4 |
桂花路 |
桂花园路 |
圣俞路---青弋江南大道 |
570/40 |
以附近桂花园得名 |
5 |
|
字汇路 |
圣俞路--青弋江南大道 |
3000/30 |
明代宣城梅膺祚编撰的《字汇》是《康熙字典》问世前我国唯一完备的大字典,它为中国字典体例的首创者。取其书名以纪念。 |
6 |
|
行知路 |
圣俞路---文峰路 |
2090/20 |
取陶行知之名和其名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寓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7 |
|
墨香路 |
滨湖路--青弋江南大道 |
3150/40 |
以墨的意境命名。 |
8 |
桐梓岗路 |
桐梓岗路 |
圣俞路---青弋江南大道 |
2710/40 |
以原地名桐梓岗得名。 |
9 |
|
祖晨路 |
紫毫路--青弋江南大道 |
|
以宣城籍革命烈士祖晨得名 |
五、北部片区区块道路地名规划表
北部片区区块道路地名规划表之A(东西横向)
序 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起迄地点 |
长/宽·米 |
来历含义 |
1 |
北环城大道 |
青弋江北大道 |
九连山路—水阳江 |
12338/60 |
市环城大道北段。 |
2 |
北一路 |
常兴庵路 |
乐义冈路—惠泉路 |
规划道路 |
以原常兴庵寓命名 |
3 |
百寿路 |
百寿路 |
乐义冈路—崇德路 |
2840/24 |
以原百岁村命名 |
4 |
安国西路 |
安国路 |
梅子冈路—守德路 |
2650/38 |
以原安国村命名。 |
5 |
麒麟大道 |
麒麟大道 |
马山路—守德路 |
7572/50 |
以原麒麟山命名。 |
6 |
松泉西路 |
松泉西路 |
马山路—梅子冈路 |
2086/32 |
取唐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意。 |
7 |
松泉东路 |
松泉东路 |
惠泉路—守德路 |
2500/32 |
|
8 |
叠翠西路 |
叠翠西路 |
马山路—惠泉路 |
1950/38 |
“山峦叠翠”以景命名。
|
9 |
叠翠东路 |
叠翠东路 |
惠泉路—硖江大道 |
3220/38 |
|
10 |
南环路 |
昌言路 |
乐义冈路—硖江大道 |
5850/50 |
以宣城历史名人梅询(字昌言)得名。 |
北部片区区块道路地名规划表之B(南北纵向)
序 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起迄地点 |
长/宽·米 |
来历含义 |
1 |
马山路(西一) |
马山路 |
青弋江北大道—叠翠西路 |
2160/32 |
以原马山命名。 |
2 |
西二路 |
佛岭路 |
松泉西路--青弋江北大道 |
规划道路 |
以原佛子岭命名。 |
3 |
西环路 |
乐义冈路 |
青弋江北大道—昌言路 |
2949/40 |
取原地名乐义冈命名。 |
4 |
安国南路 |
新睛路 |
梅子冈路—昌言路 |
1435/38 |
取白居易诗:“碧爱新睛后,明宜反照中” |
5 |
东山路 |
梅子冈路 |
青弋江北大道—昌言路 |
2689/24 |
以原梅子冈命名。 |
6 |
北村路 |
查山路 |
松泉西路—山北路 |
1360/30 |
地处敬亭山北,敬亭山又名查山。 |
7 |
奉公路 |
惠泉路 |
青弋江北大道—昌言路 |
3205/40 |
取宣城古惠泉名 |
8 |
宣水路 |
昭亭北路 |
青弋江北大道—水阳江北大道 |
3383/50 (建成部分) |
取古昭亭名,昭亭路的延伸段。 |
9 |
竹塘路 |
竹塘路 |
青弋江北大道—硖江大道 |
3073/32 |
以景物命名 |
10 |
莲湖路 |
莲湖路 |
青弋江北大道—昌言路 |
2220/50 |
以景物命名 |
11 |
硖山路 |
崇德路 |
青弋江北大道—昌言路 |
2570/40 |
取古城北崇德门名 |
12 |
东环路 |
守德路 |
青弋江北大道—叠翠东路 |
规划次干道 |
取宣城历史名人梅守德名 |
13 |
硖江大道 |
硖江大道 |
青弋江北大道—水阳江北大道 |
规划道路 |
取古宣城十景“硖石吞舟”命名。 |
六、宣城市城区桥梁地名规划表
序 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位置 |
长/宽·米 |
来历含义与备注 |
1 |
鳌峰桥 |
鳌峰桥 |
鳌峰中路与宛溪河交汇处 |
80/18 |
以鳌峰路取名。 |
2 |
济川桥 |
济川桥 |
中山中路至宛溪河处 |
83/9 |
始建于隋开皇,明正统改石桥,取名济川桥,桥中孔门上有平底陡站刻名《济川桥》字样。 |
3 |
凤凰桥 |
凤凰桥 |
叠嶂东路至宛溪河处 |
270/40 |
于济川桥同时建造,也同时改建,取名凤凰桥,李白诗句“双桥落彩虹”亦指此二桥。 |
4 |
南门桥 |
宛水桥 |
梅溪路跨宛 溪河处 |
51/8 |
始建于唐垂拱元年,名“宛水桥”,今恢复古名。 |
5 |
|
梅溪河桥 |
梅溪至宛溪 河交汇处 |
47.5/9 |
鳄城花园北,跨梅溪河桥 |
6 |
晏公桥 |
晏公桥 |
状元南路跨梅 溪河处 |
12/60 |
古桥。以晏公庙取名。 |
7 |
宛溪河大桥(双线) |
响山大桥(双线) |
水阳江南大道 跨宛溪河处 |
311/26 |
以响山得名。 |
8 |
跨铁路桥 |
揽胜桥 |
鳌峰东路跨 皖赣铁路处 |
784/40 |
登桥,江城风光尽收眼底,故名。 |
9 |
水阳江大桥1号桥 |
水阳江大桥
|
鳌峰东路跨 水阳江处
|
846/40 |
跨水阳江,故名。
|
10 |
水阳江大桥2号桥 |
973/40 |
|||
11 |
东溪桥 |
东溪桥(双线) |
阳德西路跨水阳江处 |
180/7.3 |
以东溪河取名,原明代所建惠济桥亦成残桥。 |
12 |
双桥 |
双桥(双线) |
阳德中路跨双桥河处 |
89/7 |
原集市东西各有一桥,为地名,桥依地取名。 |
13 |
一里桥 |
一里桥 |
敬亭路西侧 |
7/3.5 |
古桥。以距城中一里取名 |
14 |
三里桥 |
三里桥 |
|
20/40 |
古桥。以距城中三里取名。 |
15 |
五里桥 |
五里桥 |
阳德西路跨原明镜湖处 |
18/32 |
古桥。以距城中五里取名。 |
16 |
芫水桥 |
芫水桥 |
明珠巷处 |
10/6 |
古桥。以原捐建者取名。 |
17 |
别士桥 |
别士桥 |
澄江路跨道岔河处 |
20/40 |
古桥。古人经水路相送之处,取名。 |
18 |
|
明镜湖桥 |
龙川路跨原明镜湖心处 |
14.5/40 |
以明镜湖得名。 |
19 |
沁园桥 |
沁园桥 |
状元中路跨道岔河处 |
40/10 |
以附近沁园小区命名。 |
20 |
阮公桥 |
阮公桥 |
夏渡老街头跨青溪河处 |
48/6 |
古桥。明阮氏三代所建,故名。 |
21 |
石板桥 |
石板桥 |
梅溪路石板桥村处 |
12/60 |
古桥。原为石板搭建成桥,故名。 |
22 |
桃源桥 |
桃源桥 |
桃源新村跨道岔河 |
9/5.7 |
古桥。黄金山桃花瓣随水而流,故名。 |
23 |
横板桥 |
横板桥 |
向阳镇夏渡村跨青溪上游 |
|
古桥。清代康熙年间梅捐建。亦称横涧桥 |
24 |
长桥 |
长桥 |
318国道宣城至南陵313K+100米处 |
45/24.4 |
以长桥古地名得名。 |
25 |
乌沙铺桥 |
乌沙铺桥 |
318国道宣城至南陵312K+650米处 |
43/14.4 |
以乌沙铺古地名得名。 |
26 |
大山头桥 |
大山头桥 |
老宣水路跨皖赣铁路处 |
58/ |
以大山头地名得名。 |
27 |
宣泾路桥绿锦桥 |
绿锦桥 |
薰化路跨青溪河处(44K+23米) |
44/80 |
以绿锦村地名得名过且过。 |
28 |
科技路清溪河桥 |
精英桥 |
文景路跨青溪河处 |
20/80 |
安徽合工大校区在绿锦蔡庄处建新桥。“精英”意为学子为国家精英。 |
29 |
宣南跨线桥 |
宝城匝道桥 |
宝城路跨芜宣高速匝道桥 |
78./22 |
高速路桥。 |
30 |
A匝道跨线桥 |
宣广高速西匝道桥 |
宣广高速A匝道上跨,主线与匝道立交(宣城西收费处) |
78/22 |
高速路桥。 |
31 |
拦路村桥 |
拦路村桥 |
高速与关庙村村道立交处 |
43./26 |
以当地地名得名。 |
32 |
蔡庄中桥 |
蔡庄中桥 |
高速与蔡庄立交处 |
51.8/26 |
邻蔡庄村而取名。高速路桥。 |
33 |
宣泾路分离立交跨线桥 |
薰化路桥 |
高速与薰化路立交处 |
70./22 |
以路名得名。 |
34 |
沙湾中桥 |
沙湾中桥 |
高速与沙湾村立交处 |
64/26 |
邻沙湾村而得名。 |
35 |
宣梅路分离立交桥 |
桑墩桥 |
高速与宣梅路(村道)立交处 |
83.04/6 |
以桑树墩村取名。 |
36 |
楼屋中桥 |
楼屋中桥 |
高速与楼屋村立交处 |
64/26 |
邻楼屋村而取名,高速路桥。 |
37 |
宣港路分离立交跨线桥 |
夏渡桥 |
高速与响山路立交处 |
78.04/22 |
以邻夏渡新街得名,跨高速桥。 |
38 |
宛溪河大桥 |
宛溪河大桥 |
高速跨宛溪河处 |
105/22 |
以宛溪河得名。 |
39 |
宣向路立交桥 |
向阳大道立交桥 |
高速与向阳大道立交处 |
54.6/26 |
高速路桥 |
40 |
泥河中桥 |
泥河桥 |
高速跨泥河处 |
64.24/26 |
高速路桥 |
41 |
林庄大桥 |
林庄大桥 |
高速与跨皖赣铁路立交处 |
145/26 |
高速路桥 |
42 |
罗塘桥 |
罗塘桥 |
高速与罗塘村立交处 |
39.04/26 |
邻罗塘村而得名,高速路桥。 |
43 |
宣杭铁路及水阳江跨线桥 |
高速水阳江大桥 |
高速跨宣杭铁路和水阳江 |
1327/26 |
高速路桥 |
44 |
后刘互通跨线桥 |
宣广高速东匝道桥 |
位于后刘村,与互通匝道相交(宣城东收费处) |
50.24/26 |
高速路桥 |
45 |
S104立交桥 |
陵阳路桥 |
高速与芜屯公路(宣城至宁国)立交处 |
65.04/26 |
高速路桥,陵阳路原为芜屯公路一段。 |
46 |
长田村桥 |
长田桥 |
高速与长田村立交处 |
45.4/22 |
以长田村得名。高速路桥 |
47 |
范村桥 |
范村桥 |
高速与范村立交处 |
30.04/22 |
以范村得名。高速路桥
|
48 |
吴村桥 |
吴村桥 |
高速与吴村立交处 |
32.5/22 |
邻吴村而取名,高速路桥 |
49 |
姜小湾桥 |
姜小湾桥 |
高速与姜小湾村立交处 |
112.6/22 |
以姜小湾村得名,高速路桥 |
50 |
九女桥 |
九女村桥 |
高速与九女村立交处 |
|
昔有九女在此遭水难,故名。高速路桥 |
51 |
北分干渠桥 |
北分干渠桥 |
青弋江西大道跨北分干渠处 |
40/60 |
取跨越人工渠名 |
52 |
小王村桥 |
小王村桥 |
青弋江西大道小王村处 |
40/60 |
取小王村地名 |
53 |
环城大道芜宣高速路桥 |
弋西桥 |
青弋江西大道下穿芜宣高速路处 |
80/40 |
以青弋江西大道得名。 |
54 |
日新路芜宣高速路桥 |
日新路桥 |
日新路上跨芜宣高速路处 |
300/40 |
因桥建在日新路上,故名。 |
55 |
梅溪路立交桥 |
梅溪路立交桥 |
梅溪路上跨昭亭路处 |
300/60 |
以梅溪路取名。 |
56 |
青弋江北大道上跨皖赣铁路1号桥 |
桥头旺大桥 |
位于古泉镇邵村桥头汪组(铁路站名为桥头旺) |
710/40 |
未建 |
57 |
昭亭北路上跨皖赣铁路立交桥 |
巷口桥大桥 |
巷口桥中石化油库东侧 |
800/40 |
未建 |
58 |
皖赣铁路宛溪河桥 |
新村铁路大桥 |
皖赣铁路跨水阳江与宛溪河交汇处 |
上178/15下164/15 |
以附近新村得名。 |
59 |
皖赣铁路跨阳德西路隧道桥 |
阳德西路铁路桥 |
皖赣铁路跨阳德西路处 |
25/25 |
跨阳德西路得名。 |
60 |
宣杭铁路上跨水阳江大道立交桥 |
宣杭铁路水阳江大道桥 |
宣杭铁路与水阳江东大道交汇处 |
上260/15下259/15 |
取跨越路名 |
61 |
皖赣铁路上跨水阳江大道立交桥 |
皖赣铁路水阳江大道桥 |
皖赣铁路与水阳江东大道交汇处 |
32/16 |
取跨越路名 |
62 |
宣杭铁路上跨水阳江特大桥 |
水阳江特大桥 |
宣杭铁路与水阳江交汇处 |
上3675/15下2632/15 |
取跨越河名 |
63 |
青弋江南大道上跨皖赣铁路和水阳江立交桥 |
三岔沟大桥 |
位于向阳镇双河村三岔沟组水阳江畔 |
500/40 |
以大桥所在地命名(未建)。 |
64 |
向阳大道上跨皖赣铁路和水阳江立交桥 |
陈山大桥 |
位于向阳镇向阳村胡村组,跨水阳江和皖赣铁路至孙埠镇马义坊村之间。 |
1289/40 |
以附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山遗址”命名(未建)。 |
65 |
滨湖路1#桥 |
大畈桥 |
滨湖路跨青溪河支流绿锦村大畈组处 |
50/48.6 |
以大畈村名得名。 |
66 |
滨湖路2#桥 |
范塘桥 |
滨湖路跨青溪河支流张锦村范塘组处 |
25/40 |
以范塘村得名。 |
67 |
滨湖路3#桥 |
楼屋桥 |
滨湖路跨青溪河支流张锦村楼屋组处 |
30/40.6 |
以楼屋村名得名。 |
68 |
宣湖路桥 |
张果路桥 |
张果路跨泥河处 |
27/40 |
以张果路得名。 |
69 |
鳌峰旱桥 |
鳌峰旱桥 |
鳌峰中路上跨龙首路处 |
38/60 |
以鳌峰路得名 |
70 |
葫芦圩桥 |
葫芦圩桥 |
响山路跨葫芦圩埂处 |
45/60 |
以葫芦圩得名。 |
71 |
横板新桥 |
横板新桥 |
响山路跨青溪横板桥组处 |
35/60 |
距古横板桥50米。 |
72 |
|
柏山桥 |
九同路跨梅溪处(今梅溪公园门前) |
24/30 |
昔梅花溪上村,被溪环绕,出村入城之桥,因山上广植柏树,故名柏山桥,今桥移址,仍取旧名。 |
73 |
|
泥河桥 |
泥河路跨泥河处 |
36.7/30 |
以泥河得名。 |
74 |
|
南溪桥 |
昭亭南路跨梅溪处 |
30/60 |
取昭亭南路和梅溪字意命名。 |
七、宣城市城区汽车站、火车站地名规划表
序 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位置 |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来历含义 |
备注 |
1 |
宣城汽车站 |
宣城汽车站 |
梅溪路南侧,晏公桥小区西侧 |
2.9万 |
因是宣城市的长途汽车站,故名。 |
长途汽车站 |
2 |
客运东站 |
客运东站 |
中山东路北侧,宛溪北路西侧。 |
1.3万 |
居宣城城区之东,故名。 |
长途汽车站 |
3 |
客运西站 |
客运西站 |
宝城路北侧,莲西村(生信铝材公司对面) |
1.95万 |
居宣城城区之西,故名。 |
长途汽车站 |
4 |
宣城站 |
宣城站 |
采螺广场东侧 |
20万(含2公里线) |
因是宣城市的火车站,故名。 |
火车客运站 |
5 |
巷口桥站 |
巷口桥站 |
市区北巷口桥村 |
17万(含3条专用线) |
以所在地名命名 |
火车客、货运站 |
八、宣城市城区居民小区地名规划表
序 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位置 |
占地面积 (万平方米) |
来历含义 |
1 |
梅园新村 |
梅园新村 |
梅园路以北,九同路以西。 |
11 |
此地毗邻九同碑,乃北宋诗人梅尧臣故居,千年梅氏文化发源地。 |
2 |
国鑫世纪新城 |
国鑫世纪新城 |
玉山路西侧,佟公路北侧。 |
30.1 |
“国鑫”是开发公司名,国家财富兴盛之意。 |
3 |
希达小区 |
希达小区 |
青溪路以西,鸿越大道以北。 |
9.3 |
市经济开发区的征地安置小区。“希达”是开发公司名,是宣城经济开发区的英文缩写XDA音译。 |
4 |
嘉名景苑 |
嘉名景苑 |
陵西路以西,西林新村入口。 |
0.4 |
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将建筑物设计成城市中心地段具有时代创意的标志名牌。 |
5 |
翡翠城 |
翡翠城 |
创业路以西,鸿越大道以北。 |
10 |
以“翡翠”命名,体现精品楼盘的含义,“秀丽翡翠、万千人家”是翡翠城的真实写照。 |
6 |
领尚花城 |
领尚花城 |
拱极路以西,山城名居以北。 |
6 |
引领时尚;“尚”又通“上”,小区处在高地,体现完美坡地园林生活。 |
7 |
和平雅苑 |
和平雅苑 |
梅溪路以南,梅溪河支流以西。 |
0.2 |
和平宾馆改造项目;“雅宛”温馨友好的家园。 |
8 |
宛陵嘉园 |
宛陵嘉园 |
花园西路以北,敬亭路以东。 |
0.99 |
“宛陵”为宣城古地名,“嘉”,美也,希冀美好生活 |
9 |
盛世华庭 |
盛世华庭 |
敬亭路以西,双塔路以北。 |
7.3 |
定位为城市园林新城,以优美、典雅、现代的设计理念,营造亲切、宜人的居住环境。 |
10 |
城东新村 |
城东新村 |
泥河以东,佟公路以北。 |
7.3 |
地处城东,以位置命名。 |
11 |
鳌峰锦绣苑 |
鳌峰锦绣苑 |
梅溪路以北,市档案局以西。 |
0.88 |
地处鳌峰南麓,居高临下,生活便利,闹中取静。 |
12 |
绿宝家园 |
绿宝家园 |
中山东路以北,济川医院以东。 |
2.3 |
“绿宝”为开发公司名,“嘉园”为美好家园之意。 |
13 |
西林名都 |
西林名都 |
道叉河以南,康乐街以西。 |
5.1 |
“西林”区域位置;“名都”给人以想像的空间,展现未来高雅、舒适的生活画卷。 |
14 |
恒安苑小区 |
恒安苑小区 |
梅溪路以北,梅溪河以东。 |
0.38 |
“恒安”开发公司名,永久平安之意。 |
15 |
银桥湾 |
银桥湾小区 |
青溪路以西,林海路以北。 |
17.8 |
“银桥”为开发公司名,富足、通畅之意。 |
16 |
天都花园 |
天都花园 |
景德路以东,梅园路以北。 |
6.4 |
天上的都市,美丽的家园。 |
17 |
美都新城 |
美都新城 |
梅溪河以南,九同路以西。 |
16.88 |
“美都”开发公司名。紧临梅溪公园,占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之美。 |
18 |
观唐小区 |
观唐小区 |
中山西路以北,麻园路以西。 |
1.9 |
小区北临大坝塘,“唐”与“塘”谐音,“唐”又寄寓着繁荣昌盛。 |
19 |
凤凰山花园 |
凤凰山花园 |
双塔路以南,拱极路以西。 |
6.95 |
原地名为凤凰山,取“遇凤而止,见凰而栖”之意。 |
20 |
宛溪河畔 |
宛溪河小区 |
宛溪河以东,九洲小区以北。 |
2.4 |
居宛溪河以东,突出小区的位置,并具有水景园林的特点。 |
21 |
丽景嘉园 |
丽景嘉园 |
张果路以西,鳌峰东路以北。 |
1.6 |
突出了高档小区的特征,给人以清新典雅,优美、舒适的感受。 |
22 |
丽景花园 |
丽景花园 |
张果路以东,彩螺广场以南。 |
15 |
小区紧临宛溪河景观带,靠近彩螺广场,犹如座落在美丽的花园中。 |
23 |
名都商贸中心 |
名都商贸苑 |
张果路以西,城玉巷东北。 |
0.54 |
“名都”体现了开发的美好心愿与期望;“商贸苑”点明了功能与用途。 |
24 |
丽都文华新村 |
丽都文华新村 |
响山路以西,友谊巷以北。 |
4.2 |
结合求学方便的周边环境,展现小区教育与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美好前景。 |
25 |
盛宇湖畔 |
盛宇湖小区 |
双塔路以北,昭亭中路以西。 |
15.6 |
“盛宇”开发公司名。 |
26 |
宣城柏庄 |
宣城柏庄 |
宛溪河以东,水阳江南大道以北。 |
49.29 |
“柏庄”开发公司名。 |
27 |
四季花城 |
四季花城 |
佟公路以北,张果路以西。 |
17.53 |
寓意小区四季花开,景色秀丽。 |
28 |
山城名居 |
山城名居 |
宛陵西路南,拱极路西。 |
5.6 |
宣城名为山城,寄寓打造宣城市民称心如意居所之意。 |
29 |
盛宇名家 |
盛宇名家 |
宛陵西路以北,敬亭路以东。 |
1.5 |
“盛宇”开发公司名;“名家”名门大家之意。 |
30 |
锦绣华府 |
锦绣华府 |
敬亭路以东,双塔路以南。 |
19.87 |
“锦绣”寄寓生活愿景;“华府”是指美丽、华贵的名门宅邸。 |
31 |
文景苑 |
文景苑 |
鳌峰新村以东,市科委住宅楼以南 |
1.9 |
“文”代表高贵、主宰、长治久安;“景”为天下和谐、风调雨顺之意。 |
32 |
阳江港湾 |
阳江港湾小区 |
皖赣铁路以西,佟公路以南。 |
48 |
位于水阳江大道以北,致力于将小区打造成心灵的驿站、人生的港湾。 |
33 |
都市人家 |
都市人家 |
中山西路以北,西林名都以西。 |
1.03 |
寓意小区富贵、繁华。 |
34 |
江润丽景苑 |
江润丽景苑 |
北郊变电所以西,广教寺路以北。 |
5.6 |
“江润”为开发公司名;“丽景苑”指美丽的家园。 |
35 |
桂花园小区 |
桂花园 |
职业技术学院以东,绿锦村以南。 |
20 |
地处桂花园村。 |
36 |
夏渡新城 |
夏渡新城 |
响山路以西,幸福路以北。 |
7.6 |
系城区拆迁安置小区,地处夏渡。 |
37 |
绣景苑 |
绣景苑 |
澄江南路以西,宣中体育场以北。 |
0.05 |
地处宣城体育场后门,景色秀丽。 |
38 |
香溢梅溪 |
香溢梅溪村 |
状元南路以西,水阳江南大道以北 |
13 |
地处梅溪河畔,寓意梅氏文化香溢千秋。 |
39 |
虹桥新村 |
虹桥新村 |
裕丰路南,双溪路以东。 |
3 |
根据毗邻原虹桥路得名。 |
40 |
亚龙湾 |
亚龙湾小区 |
双塔路以北,谢公路以西。 |
13.6 |
地处敬亭山南麓,殷村河贯通南北,环境幽雅。 |
41 |
向阳新村 |
向阳新村 |
水阳江南大道以北,张果路以东。 |
9.7 |
位于原向阳路 |
42 |
宣城银城 |
宣城银城 |
敬亭路以西,天平路以北。 |
2.9 |
“银城”是开发公司名,“银”与“赢”谐音。 |
43 |
万宇新城 |
万宇新城 |
天都花园以北,昭亭南路以西。 |
2.8 |
万宇是开发公司名。 |
44 |
东方燕园 |
东方燕园 |
卜村南路以东,建材路以南。 |
7.1 |
“燕园”缘于清华大学,代表中国最高学府。以“燕园”命名,寓具有文化气息的顶极住宅小区之意。 |
45 |
和家园 |
和家园 |
皖赣铁路以西,水阳江东大道以北。 |
5 |
“和”乃传统美德,寓小区邻里和睦相处之意。 |
46 |
盛世百合 |
盛世百合苑 |
昭亭中路以东,广教寺路以南。 |
1.9 |
“盛世”对时代的赞美;“百合”乃百年好合之意。 |
47 |
西城锦湖 |
西城锦湖苑 |
梅溪路以北,市四中以东。 |
2.5 |
“西城”指地处城区西边;“锦湖”指东边毗邻一个大面积水库,景色秀丽。 |
48 |
中锐第一城 |
中锐第一城 |
水阳江南大道以南,向阳大道以东。 |
24.1 |
是中锐地产集团进入安徽的第一个楼盘。 |
49 |
前城上东郡 |
前城上东郡 |
建材路以南,卜村南路以西。 |
6.5 |
“前城”是开发公司名,地处城东,“东”为上,以此得名。 |
50 |
清溪家园 |
青溪家园 |
景德路以西,林海路以北。 |
11 |
位于青溪河畔。 |
51 |
江南书苑 |
江南书苑 |
水阳江北大道以南,谢公路以东。 |
6.9 |
“书苑”指位置相邻宣城中学新校区。 |
52 |
大唐御苑 |
大唐御苑 |
皖赣铁路以西,拱极路以东,双塔路以北。 |
21.4 |
“大唐”是开发公司名,寓繁荣昌盛之意;“御苑”指追求皇家园林式古典建筑风格。 |
53 |
畅和苑 |
畅和苑 |
景德路以东,林海路以南。 |
4.9 |
寓倡导和谐、互助、友爱的生活方式。 |
54 |
金坝福聚苑 |
金坝福聚苑 |
宣泾公路以北,金坝派出所以西 |
0.13 |
“金坝”指地域位置;“福聚”指投资方为福聚楼。 |
55 |
利华世纪新城 |
利华世纪新城 |
水阳江东大道以西,建材路以南。 |
8.9 |
“利华”是开发公司名。 |
56 |
舟基金色家园 |
舟基金色家园 |
水阳江东大道以西,鳌峰东路以南 |
16.9 |
“舟基”为开发公司名;“金色”象征高贵、辉煌;“家园”给人亲和力和归属感。 |
57 |
五星福聚楼 |
五星福聚楼 |
五星乡集镇宣狸路西侧 |
0.21 |
“五星”指地域位置;“福聚”指投资方为福聚楼。 |
58 |
和谐新村 |
和谐新村 |
向阳集镇杨九大道西侧。 |
0.15 |
结合所在地民风、民情而命名。 |
59 |
香江金郡 |
香江金郡 |
景德路以西,梅溪河以北。 |
8.1 |
“香江”为开发公司名;“金”寓意金品质传世家;“郡”象征贵胄之邦。 |
60 |
明境湖小区 |
明境湖小区 |
阳德西路以南,卜村南路以西。 |
5.3 |
小区西侧是古明镜湖。 |
61 |
开达名城 |
开达名城 |
兴隆路以西,兴业路以北。 |
19.6 |
寓意宣城开发区十多年来的建设发展,人民生活兴旺发达;“名城”指规模大,群众回迁入住的新家园。 |
62 |
富山诗苑 |
富山诗苑 |
水阳江北大道以西,文昌路以南。 |
10.3 |
付村安置区。“付”与“富”同音,北依敬亭诗山,建成后必将成为富裕之地,诗画之乡。 |
63 |
金达花园 |
金达花园 |
铜山路以西,宝城路以北。 |
18.3 |
金坝安置区。寓意花园般的小区,社会事业兴旺发达,百姓生活蒸蒸日上。 |
64 |
茂盛锦苑 |
茂盛锦苑 |
铜山路以西,宣兴路以北。 |
28.1 |
睦马安置区。寓意注重环境保护,确保该地山青水秀,人民幸福安康,犹如锦上添花。 |
65 |
祥宏徽苑 |
祥宏徽苑 |
五星乡集镇宣狸路西侧 |
1.5 |
吉祥如意、宏伟巨大,以徽派为主调的建筑风格。 |
66 |
檀溪园 |
檀溪园 |
鸿越大道以北,创业路以东。 |
9.3 |
开发公司取古历史地名。 |
67 |
宣宝小区 |
宣宝小区 |
水阳江南大道以北,状元南路以东。 |
0.5 |
宣城宝丰劳教所职工宿舍。 |
68 |
开元小区 |
开元小区 |
锦城北路以东,中山中路以北。 |
7.7 |
以小区内保存完好宋代开元塔命名。 |
69 |
思佳花园 |
思佳花园 |
市委党校以北,敬亭路以西。 |
5 |
花园般的小区,给人美好的暇思之意。 |
70 |
敬亭山庄 |
敬亭山庄 |
锦城南路以西,绿宝雅苑以北。 |
1.2 |
以北郊诗山敬亭山命名。 |
71 |
状元府 |
状元府 |
沁园小区以东,中山中路以北。 |
3.4 |
小区位于南宋状元丞相吴潜原府邸处。 |
72 |
西园公寓 |
西园公寓 |
邮政大楼以北,陵西路以西。 |
1.5 |
以小区所处位置命名。 |
73 |
天羽山庄 |
天羽山庄 |
敬亭路东,宛陵西路南。 |
5 |
为原宣城羽绒厂开发。 |
74 |
敬亭文华 |
敬亭文华苑 |
敬亭山东大门。 |
1.4 |
位于敬亭山麓,有着华美的诗山文采。 |
75 |
状元山庄 |
状元山庄 |
农行大院以北,创业中心以西。 |
1.3 |
以宣城历史名人吴潜命名。 |
76 |
城隍庙 |
城隍庙小区 |
状元中路以东,六中以南。 |
0.04 |
位于宣城老城隍庙旧址。 |
77 |
华榕 |
华榕苑 |
状元中路以西,中山西路以南。 |
0.5 |
以开发公司命名。 |
78 |
富春花苑 |
富春花苑 |
锦城北路以西,实验小学东大门两边。 |
0.6 |
取富贵并蓬勃向上之意。 |
79 |
珍珠塘 |
珍珠塘小区 |
豆腐巷以东,轻贸商城以南。 |
0.3 |
以原址水塘命名。 |
80 |
宛溪新村 |
宛溪新村 |
宛溪河以西,自来水厂以北。 |
4 |
以临近宛溪河命名。 |
81 |
宛溪二村 |
宛溪二村 |
叠嶂东路以南,望溪巷以东。 |
1.6 |
以临近宛溪河命名。 |
82 |
长塘小区 |
长塘小区 |
元宝街以东,叠嶂中路以南 |
3 |
以原址水塘命名。 |
83 |
鳄城花园 |
鳄城花园 |
响山路以东,响山公园以北。 |
10 |
以宣城为国家珍稀动物扬子鳄养殖中心命名。 |
84 |
阳光小区 |
阳光小区 |
敬亭路以西,宛陵西路以南。 |
5 |
寓意小区阳光明媚,前程似锦。 |
85 |
莲花塘 |
莲花塘小区 |
水阳江西大道以西,宝城路以北。 |
18 |
以原址旧村落命名。 |
86 |
西林二村 |
西林二村 |
梅溪路以北,西林小区以东。 |
3.4 |
以位置命名。 |
87 |
晏公桥小区 |
晏公桥小区 |
状元南路以东,梅溪河以南。 |
1.2 |
以原址地命名。 |
88 |
城南新村 |
城南新村 |
梅溪苑以北,汽车站以东。 |
0.8 |
鳌峰街道城南社区在此。 |
89 |
梅溪苑小区 |
梅溪苑 |
梅溪河以北,状元南路以西。 |
1.3 |
临近梅溪河。 |
90 |
宣宾花园 |
宣宾花园 |
宣城宾馆以南,时代碧云间东侧。 |
0.7 |
位于宣城宾馆以南。 |
91 |
润华苑 |
润华苑 |
宛溪河以西,梅溪路以北。 |
0.9 |
开发公司名。 |
92 |
康乐山庄 |
康乐山庄 |
中山西路以北,西林名都以东。 |
3.6 |
寓意生活安康、快乐。 |
93 |
聚业小区 |
聚业小区 |
中山西路以南,市农发行以西。 |
1.3 |
与西林小区连为一体。 |
94 |
工行宿舍 |
工行宿舍 |
陵西路以西,电大巷以北。 |
0.04 |
原工商银行职工宿舍。 |
95 |
广播大院 |
广播大院 |
锦城南路西侧,豆腐巷西北侧。 |
1.1 |
原址为宣城县广播电视局。 |
96 |
中山小区 |
中山小区 |
中医院北侧 |
0.5 |
以临近中山路命名。 |
97 |
富春公寓 |
富春公寓 |
敬亭路以西,文鼎路以南。 |
0.7 |
取富贵并蓬勃向上之意。 |
98 |
天羽东苑 |
天羽东苑 |
鳌峰东路北,九洲市场东。 |
2 |
原宣城羽绒厂开发所在位置命名。 |
99 |
敬亭苑 |
敬亭苑 |
敬亭路以西,文鼎路以北。 |
6 |
以敬亭山命名。 |
100 |
商厦宿舍 |
商厦宿舍 |
昭亭中路东,宛陵西路南。 |
0.5 |
原宣城商厦职工宿舍。 |
101 |
沁园新村 |
沁园新村 |
中山西路以北,麻园路以东。 |
5 |
寓意小区美丽,花香沁人心脾。 |
102 |
陶然新村 |
陶然新村 |
山城名居以北,拱极路以西。 |
1.3 |
悠闲、快乐小区之意。 |
103 |
金碧花园 |
金碧花园 |
市医药公司北面,昭亭中路以西。 |
1.6 |
取金碧辉煌之意。 |
104 |
邮政宿舍 |
邮政宿舍 |
陵西路以东,电信大楼以南。 |
|
为原邮政职工宿舍。 |
105 |
狮子冲 |
狮子冲小区 |
梅溪路、宝城路交叉口西北。 |
|
以原地域命名。 |
106 |
市政新村 |
市政新村 |
梅溪路、宝城路交叉口西北。 |
|
市政公司宿舍 |
107 |
凤凰商城 |
凤凰商城 |
宣州市场东,皖赣铁路西。 |
4 |
寓商贸发达,凤凰展翅之意。 |
108 |
电力一村 |
电力一村 |
澄江路北端,皖赣铁路东侧 |
1.1 |
原北门老电厂职工宿舍。 |
109 |
电力新村 |
电力新村 |
梅溪路北侧,昭亭中路以西。 |
0.8 |
原西门电力公司职工宿舍。 |
110 |
绿锦小康村 |
绿锦小康村 |
水阳江南大道东北,宣保小区以东。 |
0.4 |
以村落与居民自建别墅渐成规模而命名。 |
111 |
春归苑 |
春归苑 |
春归街以北,护城坊以西。 |
1.4 |
以临近街道命名。 |
112 |
佳佳乐小区 |
佳佳乐小区 |
石板桥佳乐巷东端 |
3 |
寓吉祥、美好之意。 |
113 |
稻香新村 |
稻香新村 |
张果路以西,九洲市场以南。 |
2.3 |
原址为水稻良种场。 |
114 |
九洲小区 |
九洲小区 |
鳌峰东路以北,宛溪河以东。 |
3 |
位于九洲市场南。 |
115 |
溪苑小区 |
溪苑小区 |
道岔河以南,敬亭路以东。 |
0.96 |
临近道岔河。 |
116 |
乐苑小区 |
乐苑小区 |
宛溪南路以东,眼科医院以北。 |
0.7 |
寓快乐之意。 |
117 |
元宝新村 |
元宝新村 |
元宝街以西,叠嶂中路以南 |
1.1 |
以临近街道命名。 |
118 |
鳌峰新村 |
鳌峰新村 |
鳌峰路以南,旱桥小区以西。 |
4.5 |
以所处地域命名。 |
119 |
旱桥小区 |
旱桥小区 |
宣城中学以西,龙首路两侧。 |
1.3 |
龙首路从鳌峰路下穿过,形成旱桥。 |
120 |
花屋新村 |
花屋新村 |
叠嶂东路以南,城玉巷以西。 |
1.7 |
以原地域命名。 |
121 |
南湖新村 |
南湖新村 |
铁路以东,车站新村以北 |
0.8 |
南湖劳教所职工宿舍 |
122 |
济川新村 |
济川新村 |
大名城以东,叠嶂东路以北。 |
1.9 |
以所处地域命名。 |
123 |
烟草公司宿舍 |
烟草公司宿舍 |
友谊巷以北,状元南路以东 |
0.25 |
原址为烟草公司仓库。 |
124 |
莲西村小区 |
莲西村小区 |
宝城路以北,鸿越大道西。 |
0.28 |
以原村落命名。 |
125 |
良苑小区 |
良苑小区 |
稻香新村以西,九洲市场以南。 |
0.7 |
寓美好、幸福之意。 |
126 |
政法大院 |
政法大院 |
陵西路以东,叠嶂西路以南。 |
0.96 |
原政法部门宿舍区。 |
127 |
双塔新村 |
双塔新村 |
敬亭山风景区双塔寺以西。 |
0.28 |
以所在地国家重点文物双塔命名。 |
128 |
梅佳花园 |
梅佳花园 |
梅溪路以南,九同路东侧。 |
0.35 |
地临梅氏故居遗址;“佳”与“家”谐音,喻美好。 |
129 |
金阳新村 |
金阳新村 |
宣州工业园东区金阳路北侧,建林路以东。 |
7.2 |
“金阳”,金色的阳光,有欣欣向荣之意。 |
130 |
方家冲小区 |
方家冲小区 |
天都花园以西,梅园路西北。 |
0.8 |
以原地域命名。 |
131 |
金瑞中心城 |
金瑞中心城 |
创业路以西,水阳江大道以南。 |
5.9 |
“金瑞”寓富贵、吉祥之意。 |
132 |
怡景苑 |
怡景苑 |
五星乡集镇宣狸路西侧,宣南铜高速以北 |
1.18 |
寓景色秀美怡人之意。 |
133 |
法制路房改房小区 |
法制路小区 |
法制路以东,高巷口以南。 |
|
以所在道路命名。 |
134 |
大唐巷 |
大唐巷 |
杏花村巷以南,棉麻公司宿舍以西 |
|
以所在街巷命名。 |
135 |
东头湾小区 |
东头湾小区 |
大唐财富广场以北,澄江北路以西。 |
|
以所在地命名。 |
136 |
中铁四局宿舍 |
铁四局宿舍 |
阳德西路以南,铁路以东 |
|
为原铁路职工宿舍。 |
137 |
区农资公司大院 |
农资大院 |
陵西路以西,鳌峰西路以南。 |
|
以原址单位命名。 |
138 |
飞彩小区 |
飞彩小区 |
飞彩南大门以南 |
|
为原飞彩车辆厂职工宿舍。 |
139 |
阳德小区 |
阳德小区 |
卜村路以西,烟雨路以北 |
4.8 |
近阳德路 |
140 |
彩虹小区 |
彩虹小区 |
宛陵东路以南,南漪湖大道以东。 |
11.88 |
“彩虹”意美丽如虹 |
141 |
阳明小区 |
阳明小区 |
向阳集镇陈山路以东,竹园路以南。 |
4.94 |
阳光明媚之意 |
142 |
晨光小区 |
晨光小区 |
科技路以西,向阳大道以南。 |
20 |
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之意 |
143 |
双塘小区 |
双塘小区 |
阳德东路以北,双桥物流园区以东。 |
10.55 |
近沈村镇双塘村得名 |
144 |
西林小区 |
西林小区 |
陵西路以西,梅溪路以北。 |
|
以原西林街道取名 |
九、宣城市城区大型建筑(含高层建筑)类地名规划表(之一)
序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位 置 |
占地面积 (万平方米) |
来历含义 |
|
|
1 |
麦莎广场 |
麦莎广场 |
水阳江西大道以南,景德路以西。 |
17万 |
建于2011年,MATSA(麦莎),意为美人鱼,女性鞋帽著名品牌。 |
|
2 |
宣城百汇 |
宣城百汇 |
阳德东路以北,南漪湖大道以东 |
10万 |
系宣城物流园区项目,开发公司名为“百汇置业”,也寓意百业汇聚于此。 |
|
3 |
中国茶府 |
中国茶府 |
阳德东路以南,陵阳路以东 |
26.7万 |
以茶叶交易、茶文化展示为主的商业中心。 |
|
4 |
仁和时代广场 |
仁和时代广场 |
水阳江西大道以北,创业路以西。 |
5.3万 |
建于2011年,公司在全国城市开发项目统一使用的品牌名称。 |
|
5 |
锦城花园 |
锦城花园 |
锦城南路西侧,妇幼保健所北侧。 |
2.1万 |
建于2002年,以临近锦城路命名。 |
|
6 |
轻贸商城 |
轻贸商城 |
锦城南路以西,丽景国际以北。 |
0.25万 |
以经销轻工、服装等小商品功能命名。 |
|
7 |
民族商城 |
民族商城 |
中山中路以南,锦城南路以东。 |
5.5万 |
建于2003年,以临近民族路与功能命名。 |
|
8 |
凤凰商城 |
凤凰商城 |
宣州市场东,皖赣铁路西。 |
4万 |
建于2003年,寓商贸发达、凤凰展翅之意。 |
|
9 |
九洲市场 |
九洲市场 |
宛溪南路以东,鳌峰东路以北 |
5.3万 |
寓汇通九州之意 |
|
10 |
宣州市场 |
宣州市场 |
宛溪南路以西,南市路以东,叠嶂路以北 |
2.4万 |
宣城最早的市场,以县级宣州市得名 |
|
11 |
奥体中心 |
宣城体育中心 |
圣俞路以南,薰化路以西 |
16万 |
(在建) |
|
12 |
市图书馆 |
市图书馆 |
水阳江南大道以北,响山路以西 |
1.9万 |
(在建) |
|
13 |
市规划展示馆 |
市规划展示馆 |
水阳江南大道以南,响山路以西 |
|
(在建) |
|
14 |
红星礼堂 |
红星礼堂 |
昭亭中路东,市委党校南 |
1.2万 |
寓意宣城的红色历史 |
|
15 |
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区 |
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区 |
宝城路以南,鸿越大道以西 |
|
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场所 |
|
16 |
322地质队 |
星隆国际广场 |
水阳江南大道以北,状元南路以西 |
|
在建 |
|
17 |
巷口桥中央储备粮宣城直属库 |
巷口桥中央储备粮宣城直属库 |
敬亭山办事处巷口桥村 |
9.4万 |
以当地地名命名 |
宣城市城区大型建筑(含高层建筑)类地名规划表(之二)
序 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位置 |
楼层数 |
来历含义 |
1 |
宣城宾馆贵宾楼 |
宣城宾馆贵宾楼 |
状元南路以东,梅溪路以北。 |
10 |
2006年建成,市级宾馆。 |
2 |
南天宾馆主楼 |
南天宾馆主楼 |
状元南路以东,鳌峰中路以北 |
16 |
1998年建成,以南天电力公司得名。 |
3 |
建设科技大厦 |
建设科技大厦 |
昭亭南路以东,梅园路以南 |
20 |
2010年建成,因规划建设部门办公大楼得名。 |
4 |
政务中心 |
政务服务大楼 |
昭亭南路以西,梅园路以北 |
15 |
2011年建成,因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办公楼得名。 |
5 |
广电大楼 |
广电大楼 |
昭亭南路以西,水阳江大西道以北 |
12 |
2008年建成,因广播电视台办公大楼得名。 |
6 |
人保大楼 |
人保大楼 |
国土大楼以西,鳌峰西路以北 |
15 |
因人民保险公司办公营业大楼得名。 |
7 |
市国土局大楼 |
市国土大楼 |
工行大楼以西,鳌峰西路以北 |
12 |
因国土局办公大楼得名。 |
8 |
邮政大楼 |
邮政大楼 |
陵西路以西,西园小区以南 |
12 |
因市邮政局办公营业大楼得名。 |
9 |
市公安局大楼 |
市公安大楼 |
梅溪路以南,飞彩梅溪路大门以西 |
.18 |
2010年建成,因市公安局办公大楼得名。 |
10 |
宣城市人民医院门诊楼 |
市医门诊楼 |
拱极路以西,大坝塘路以北 |
14 |
建于2011年 ,因是市医院门诊部得名。 |
11 |
市国税局大楼 |
市国税大楼 |
张果路以东,鳌峰东路以北 |
13 |
因市国税局办公大楼得名。 |
12 |
银府大厦 |
银府大厦 |
锦城南路以东,叠嶂东路以南 |
12 |
因市农业银行办公营业大楼得名。 |
13 |
移动公司大楼 |
电信大楼 |
鳌峰西路以南,状元南路以西 |
20 |
因电信公司和移动公司大楼取电信名。 |
14 |
人民银行大楼 |
人行大楼
|
陵西路以东,叠嶂西路以北
|
17
|
因市人民银行办公大楼得名。 |
15 |
工商银行大楼 |
工行大楼 |
陵西路以西,鳌峰西路以北 |
11 |
因是市工商银行办公营业大楼得名。 |
16 |
商之都大厦 |
商之都大厦 |
叠嶂西路以南,状元南路以西 |
11 |
1991年建成,当时宣城最高建筑。 |
17 |
新百大厦(府山御景园) |
府山御景大楼 |
锦城南路以东,叠嶂东路以北 |
16 |
2007年建成,“府山”是古府衙所在之处,现为新百公司使用。 |
18 |
万豪大酒店 |
万豪大楼 |
状元中路以西,城隍庙市场以南。 |
13 |
2003年建成,现为区委区政府租用。 |
19 |
宣城中心医院住院楼 |
中心医院楼 |
锦城南路以东,府山御景苑以北。 |
12 |
1996年建成,因是中心医院住院楼得名。 |
20 |
建材市场大厦 |
建材大厦 |
建材路以北,卜村路以东。 |
18 |
2008年建成,市场定位以建材装饰经营为主。 |
21 |
美都大厦 |
美都大厦 |
昭亭中路以东,宛陵西路以北 |
12 |
2010年建成,美都房地产公司所建大楼。 |
22 |
时代碧云间 |
碧云大厦 |
状元南路以东,梅溪路以北。 |
29 |
2012年建成,取自李白诗“杳在碧云间”,寓意大厦高耸入云。 |
23 |
创业中心 |
创业大厦 |
状元南路以西,市农行以北。 |
33 |
2012年建成,为目前宣城第一高楼。 |
24 |
东方润园 |
东方润园 |
梅溪路以南,梅园金领苑以东。 |
30 |
2011年建成,“润园”,用其丰润、顺利之意。 |
25 |
梅园金领苑 |
梅园金领苑 |
梅溪路以南,东方润园以西。 |
21 |
2007年建成,地处梅园新村西北,寓意商界金领、白领首选的高档楼盘。 |
26 |
丽晶国际中心 |
丽晶大厦 |
轻贸商城以南,锦城南路以西。 |
16 |
2011年建成,有三幢独立的高层组成。 |
27 |
紫金嘉园 |
紫金嘉园 |
叠嶂西路以南,陵西路以西。 |
18 |
2007年建成,寓意紫气东来、吉祥好运;美丽的家园。 |
28 |
瑞景公寓 |
府山瑞景大厦 |
叠嶂东路以北,澄江南路以西。 |
22 |
2011年建成,系一独幢21层建筑,地处城区繁华观景之地。 |
29 |
国购广场 |
国购广场 |
叠嶂西路以北,状元中路以西。 |
|
“国购”为开发公司名;“广场”是指要建成一个大型的城市商业中心。(在建) |
30 |
敬亭大厦 |
敬亭大厦 |
梅溪路以南,煤炭大楼以东 |
15 |
“敬亭”为开发公司名,又指宣城地域座标敬亭山。(在建) |
31 |
大唐财富广场 |
大唐财富大厦 |
孝义路以北,宛溪河以西。 |
16 |
以16层商住楼为主,打造宣城顶级商业街。(在建) |
32 |
钻石鑫城 |
钻石鑫城 |
鳌峰东路以南,张果路以西。 |
17 |
2010年建成。“钻石”寓意高贵;“鑫”寓意财富兴盛。 |
33 |
皇宫大酒店 |
皇宫大酒店 |
水阳江西大道以北,创业路以东。 |
37 |
2012年建成。 |
34 |
市法院大楼 |
市法院大楼 |
昭亭中路以东,双塔路以南 |
17 |
2008年建成。因市人民法院办公大楼得名。 |
35 |
海云宾馆 |
海云宾馆 |
叠嶂东路以北,宛溪南路以西 |
10 |
原良友宾馆,置大钟于楼顶。 |
36 |
电力工程大楼 |
电力大楼 |
水阳江西大道与宝城路交叉口西北。 |
13 |
因市电力公司工程楼得名。(在建) |
37 |
联通大厦 |
联通大厦 |
水阳江西大道与宝城路交叉口西南。 |
12 |
2011年建成,因是市联通公司办公大楼得名 |
38 |
中心医院医疗综合楼 |
康复大楼 |
佟公路以南,泥河路以西 |
21 |
(在建) |
39 |
同翔医院 |
同翔医院 |
晓日路以北,泥湾路以东 |
10 |
(规划) |
40 |
金绅士大厦 |
金绅士大厦 |
林海路以南,创业路以西 |
26 |
(规划) |
41 |
财政大厦 |
财政大厦 |
梅园路以北,昭亭南路以东 |
17 |
市财政局办公大楼(在建) |
42 |
时代大世界 |
时代大世界 |
梅溪路以南,状元南路以东 |
29 |
时代公司开发的又一地块高层(在建) |
十、宣城市城区广场园林绿地地名规划方案表
序 号 |
原有名称(含暂定名) |
规划名称 |
位置 |
占地面积 (万平方米) |
来历含义及备注 |
1 |
敬亭山风景区 |
敬亭山风景区 |
城北 |
1530 |
敬亭山古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现名。现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
2 |
夏渡森林公园风景区 |
夏渡森林公园风景区 |
高速公路以南,响山路以西。 |
220 |
原夏渡林场,因地处原夏渡乡得名。景区内有国家级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及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 |
3 |
鳄鱼湖风景区 |
宛陵湖风景区 |
水阳江大道、响山路、薰化路和滨湖路之间 |
365 |
宣城古名宛陵县,从战国沿用到隋代,长达800余年,古名新用。(在建) |
4 |
白马湖风景区 |
白马荡风景区 |
敬亭山风景区东北 |
605 |
因景区内有白马河、白马湖得名。(规划) |
5 |
水阳江生态绿地 |
水阳江生态绿地 |
沿水阳江两岸 |
330 |
因位于水阳江沿岸得名。(规划) |
6 |
昭亭广场 |
昭亭广场 |
昭亭中路东侧 |
2.64 |
因处于昭亭路得名。 |
7 |
府山广场 |
府山广场 |
市中心叠嶂路以北 |
2.85 |
因地处府山头得名。府山即陵阳山中段,自晋以后历代府署均建于此。 |
8 |
彩螺广场 |
彩螺广场 |
火车站前 |
6.73 |
因广场形似海螺而得名。 |
9 |
烈士陵园 |
烈士陵园 |
昭亭中路西侧,水阳江大道以南 |
4.5 |
因纪念革命烈士而得名。 |
10 |
鳌峰公园 |
鳌峰公园 |
鳌城东南,鳌峰路至梅溪路之间 |
5.8 |
因位于城内鳌峰得名。 |
11 |
响山公园 |
响山公园 |
宛溪河西岸,水阳江南大道以北 |
7.31 |
因位于响山得名。 |
12 |
大坝塘游园 |
大坝塘游园 |
大坝塘路南侧 |
1.35 |
以游园内有大坝塘得名,规划划入道叉河滨河绿带。 |
13 |
梅溪公园 |
梅溪公园 |
梅溪路、梅园路、薰化路、水阳江大道之间 |
24.84 |
因地处梅溪河畔得名,2011年建成开放。 |
14 |
中心公园 |
西林公园
|
梅昭立交桥西北侧 |
17.5 |
因位于西林办事处境内得名。 (规划) |
15 |
敬洋公园 |
乐天公园 |
原殷村水库东库 |
19.18 |
因殷村水库东库改名乐天湖,以纪念白居易(字乐天),故名。(规划) |
16 |
太白公园 |
昌黎公园 |
原殷村水库西库至敬亭山绿轴 |
43.58 |
因殷村水库西库改名昌黎湖,以纪念韩愈(字昌黎)得名。(规划) |
17 |
彩金湖公园 |
彩金湖 风景区 |
城市西南方向 |
472 |
因位于待建的彩金湖畔得名。 (规划) |
18 |
高速东出口公园 |
陵阳公园 |
高速东出口处 |
41 |
因位于陵阳路得名。
|
19 |
高速西出口园 |
宝城公园 |
高速西出口处 |
24.42 |
因位于宝城路得名。
|
20 |
麒麟山公园 |
麒麟山公园 |
宣州工业园区麒麟山 |
59 |
因位于麒麟山得名。(规划) |
21 |
奥体中心公园 |
宣城体 育公园 |
文景路与景德路交叉口东北角 |
33.33 |
因园内有宣城中心体育场得名。(在建) |
22 |
双溪公园 |
闰章公园 |
双桥办事处 |
19.39 |
以纪念出生双桥的历史文化名人施闰章得名。(规划) |
23 |
莲花湖公园 |
莲花湖公园 |
宝城路与鸿越大道交叉口 |
10.32 |
因位于莲花塘社区,园内有湖,故名。(规划) |
24 |
明镜湖公园 |
明镜湖公园 |
龙川路与阳德路交叉口东南 |
6.62 |
因位于明镜湖畔得名。(规划) |
25 |
白山公园 |
白山公园 |
北部片区内,竹塘路与松泉东路交叉口西南 |
9.79 |
以所在地白山村得名。(规划) |
26 |
苗圃公园 |
皖南植物园 |
芜宣高速路西,高速西出口以北 |
34.9 |
以培植有皖南特色的苗圃为主。(规划) |
27 |
小九华公园 |
凤凰山公园 |
市区北门 |
|
以所在地凤凰山命名 。(规划) |
28 |
宛溪河滨河绿带 |
宛溪河滨河绿带 |
宛溪沿岸 |
12.74 |
沿宛溪河两岸15-80米范围内,一期工程宛溪河大桥至鳌峰桥段已完工。已建成一期工程。 |
29 |
泥河滨河绿带 |
泥河滨河绿带 |
泥河滨 |
16 |
沿泥河两岸15-50米范围内,取自河流名称。(规划) |
30 |
梅溪河滨河绿带 |
梅溪河滨河绿带 |
梅溪河滨 |
25.22 |
沿梅溪河两岸15-60米范围,取自河流名称。(规划) |
31 |
道岔河滨河绿带 |
道岔河滨河绿带 |
道岔河滨 |
17.5 |
沿道叉河两岸15-80米范围,取自河流名称。(规划) |
32 |
解放河滨河绿带 |
解放河滨河绿带 |
解放河滨 |
|
(规划) |
33 |
青溪河滨河绿带 |
青溪河滨河绿带 |
青溪河滨 |
|
(规划) |
十一、宣城市城区重点文物古迹类地名规划表
序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位置 |
级别 |
时代 |
来历含义及说明 |
1 |
广教寺双塔 |
广教寺双塔 |
敬亭山风景区内 |
国家 |
北宋 |
广教寺,又名广教讲寺,意为广施教化,始建于唐大中年间(849年),现仅存双塔,故俗称“双塔寺”,双塔建于北宋初年,是沿用唐代四方形平面建塔手法的宋塔。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 |
陈山遗址 |
陈山遗址 |
宣州区向阳镇陈山 |
国家 |
旧石器时代 |
因地处陈山而得名。1987年被发现,文化时代是旧石器早期至旧石器中晚期,距今为10--80万年。它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 |
景德寺塔 |
景德寺塔 |
市区开元小区内 |
省级 |
北宋 |
景德寺始建于晋,宋时改称景德寺。因现存塔体为北宋时期建筑故称景德寺塔。塔九层六面,高31.39米。1998年5月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4 |
施闰章墓 |
施闰章墓 |
向阳镇施村螺丝冲 |
省级 |
清 |
施闰章墓位于向阳镇板桥村螺丝冲水库上游。墓冢为土冢,坐东朝西,其墓围护堤纵长7.2米,宽10.5米,高2米。现因为山上植被丰富,仅存墓冢,长7米,宽4米。墓前原有墓碑、石柱对联、盖顶,均毁于“文革‘期间。施闰章(1618-1683),清顺治丙戌年进士,为清初著名诗人,创立“宣城体”诗歌,与莱阳宋琬齐名,时称“南施北宋”。2004年10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5 |
谢朓楼遗址 |
谢朓楼遗址 |
市区府山广场北侧 |
省级 |
清 |
谢脁楼始建于南齐建武年间谢脁任宣城太守时,原名高斋。唐初改建为楼,名北楼,因位于府署之北,故名。其后历代均有修葺。又名叠嶂楼、古北楼。1937年11月毁于日军轰炸。遗址为一座高6米、面积1500平方米的高台。1997年,原宣州市政府于原址复建了一座两层的谢脁楼。1998年5月,谢脁楼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6 |
向阳烈士陵园 |
向阳烈士陵园 |
宣州区向阳镇街道 |
县级 |
现代 |
陵园内有向阳、汤孟林二烈士墓。向阳墓原在洪林庙山岗牺牲地。1953年迁于此。在其墓西侧还有汤孟林烈士墓。向阳,原名张和,江苏武进人,1945年开展地下工作英勇牺牲。汤孟林,江苏武进人,1945年5月在板桥蛟龙山战斗中光荣牺牲。陵园大门两侧有挽联一幅:“浩气长存流芳百世,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98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7 |
孙埠遗址 |
孙埠遗址 |
宣州区孙埠中学内 |
县级 |
新石器时期 |
位于孙埠中学内台地,现为中学体育场所在地。遗址东临芜屯公路,西靠水阳江,分布面积约为45000平方米。1975年,省文物部门来现场考察,1979年,省博物馆曾试掘,发现了大量的石锛、石簇、白陶片、陶纺轮及各种纹饰陶片。对研究水阳江流域古人类活动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198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8 |
古昭亭坊 |
古昭亭坊 |
敬亭山风景区 |
县级 |
明 |
位于敬亭山南麓。牌坊宽2.5米,高4.5米,石料组成。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石匾横额上刻有宣城县令陈泰来所书“古昭亭”三个行书大字,故称古昭亭坊。咸丰二年(1882年)重修,1983年由宣州市人民政府又重修。198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9 |
龙首塔 |
龙首塔 |
市区鳌峰公园内 |
县级 |
明 |
位于鳌峰公园南部,南临城墙遗址和宛溪河。为六面七层楼隔式砖塔,高约25米。始建于明隆庆年间,康熙五十一年修葺,民国时期重修,1986年5月原宣城县人民政府又重修。1981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0 |
张果墓 |
张果墓 |
市区柏庄小区内 |
县级 |
南宋 |
张果,南宋时任宣州知州。建炎年间(一说绍圣年间),宣州大水,城几没,张果报万民册入水而死。后人为纪念张果,几经建墓迁址。现墓冢底部直径4.6米,高3米。有南宋知州李光所立墓碑一座,民国重立墓碑一座。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11 |
梅尧臣双母墓 |
梅尧臣双母墓 |
市区梅溪公园内 |
县级 |
北宋 |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人,工为诗,以深远古淡为意,间出奇巧。欧阳修与为诗友,自以为不及。召试赐进士出身,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梅尧臣有两母,卒后均受敕封。嫡母束氏封仙游县太君,生母张氏封清河县太君。墓地为一底面直径为25米,高3.5米的小山坡,墓碑毁于文革。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12 |
徐知证墓 |
徐知证墓 |
市开发区望城岗丁山 |
县级 |
五代 |
徐知证(905—947),字义明,海州朐山人。权臣徐温第五子(一说为侄)。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建立南唐政权,徐知证被封为江王,又改韩王、魏王。昇元五年(941),任宁国军节度、宣州营田观察处置等使。保大五年(947),薨于宣城任上,谥为魏惠王,葬于宣城城西二十里丁山,在墓左建彰教禅院以奉祀,并在驿道上创亭立碑,以显扬其一生功勋。子孙家于宣,历代来此祭拜。现墓前彰教寺、石像生和碑亭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祭台遗址和墓冢仍清晰可辨。2010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13 |
阮公桥 |
阮公桥 |
向阳镇夏渡老街 |
县级 |
明 |
又名新安桥,位于夏渡老街西端,横跨宛溪河上。明弘治已未(公元1499年)由徽商阮辉、阮杰兄弟合资建造,顺治、乾隆、光绪年间阮氏后人先后重修。桥为五孔石拱,长50米,宽6.2米,有0.6米高的青石护栏。201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14 |
姜采墓 |
姜采墓 |
西林办事处北郊变电站旁 |
县级 |
清 |
姜采,崇祯进士,官礼科给事中,谪戍宣州卫,国变未赴任。康熙中遵遗旨来宣城,自称敬亭山人,又号宣城老兵。卒时命其子将棺葬于敬亭山麓,以志死不违君命之义。门生私谥:“贞毅”。1986年发掘,出土墓志铭一块。今其墓已平,上方被茶园覆盖,明显处有16平方米。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15 |
济川桥 |
济川桥 |
市区宛溪河上 |
|
明-清 |
旧为浮桥,横跨宛溪河。始建于隋开皇年间。明正统年间,知府袁旭改建为石桥,此后多次重修。最后一次维修是1979年,桥长83米,宽9米,桥基保持明清风貌,俗称东门大桥,是宣城人民出入宛溪河的重要通道之一。 |
16 |
三眼井 |
三眼井 |
市区民生路上 |
|
待定 |
三眼井,实为一巨石三孔盖井口之上,位于宣城市区民生路中间。原为直径1米的圆形井口,现改造成为方口,井台长1.5米,宽1.4米,井口长0.5米,宽0.4米。三眼井在历史上一直是宣城人民的重要水源之一,据说,大旱年间,宛溪河水干涸,可三眼井的井水却从不断绝。 |
17 |
虎窥泉 |
虎窥泉 |
敬亭山翠云庵前 |
|
清 |
位于敬亭山半山腰,翠云庵左。传“唐代建庵后僧尼饮食乏水,一日,住持梦见一吊睛白额虎在此扒掘,另日,僧人沿迹挖掘,遂得此井,井深五丈余。”现井圈为后来改建,镌刻有“虎窥泉”三字,井圈直径有0.6米。井水清澈甘甜,用此井水冲泡附近所产的敬亭绿雪茶,尤为香冽。 |
18 |
宁国府文庙泮池泮桥 |
宁国府文庙泮池泮桥 |
宣城中学南大门前 |
|
明 |
位于宣城中学大门外,南侧紧临鳌峰路。知府黄荣祖建于明初,为宁国府文庙遗存建筑。泮池半径38米,巨石砌造。泮桥长为23.3米,宽9.2米,为三孔石桥,主体结构保存完好。其规模为江南地区现存诸文庙泮池之首。 |
19 |
别士桥 |
别士桥 |
市区澄江路 |
|
清 |
为单孔石拱桥,长15米,宽10米,横跨在道岔河上。此处临近宛溪河码头,自古为水陆要津,因古代在此送行饯别故名。桥基、西侧下方桥拱均保存完好,桥东侧现修建排灌站,原桥基被遮挡,桥面在建国后被修建成水泥路面,与澄江路同宽,两侧修建水泥护栏。 |
20 |
马山古墓 |
马山古墓 |
金坝办事处祠边行政村沈村 |
|
明 |
该墓位于金坝祠边沈村西边山坡上,多次被盗,原有碑,文革中被毁,据说为明代进士吴伯与墓,现存文官石象生一对和残马一匹。 |
21 |
惠济桥残桥遗址 |
惠济桥残桥遗址 |
城东水阳江上 |
|
明 |
位于宣城城东,横跨在水阳江上。始建于隆庆壬申年(1572年),由知府王嘉宾捐俸募建。高四丈五尺,长四十丈,广二丈五尺。此后多次重修,抗战期间,为阻止日军入城被国民政府炸毁,抗战胜利后,钢架支撑通车,60年代被洪水冲断,废弃。现残存四段,最长一段长62米,宽8米,残留三孔。整个桥面及护栏均为青石质地。为城区境内最大古桥。 |
22 |
宣酒小窖老窖池遗址 |
宣酒小窖老窖池遗址 |
市区拱极路宣酒集团内 |
|
清 |
古窖池共有7条,1962年底在原宣酒大曲车间工地发掘出来,古窖池占地约80平方米,排列整齐,大小均匀,长宽高分别为 2.8×1.5×1.5米。宣酒集团对7条古窖池加以修复、保护和考证。宣酒古窖池的发现和保护倾注了几代宣酒人的心血,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
23 |
敬亭山抗日将士纪念碑 |
敬亭山抗日将士纪念碑 |
敬亭山怀英亭 |
|
民国 |
国军第一百零八师政治部主任孙麦秋所撰,主要记述在抗日战争期间陆军第一百零八师在保卫宣城的各次战争中阵亡将士的简介。碑文字迹清晰,两面左上角均有损毁。原散落在敬亭山东大门一带,2005年移至此处,建亭安放。 |
24 |
旧宣城师范教学楼 |
旧宣城师范教学楼 |
第三中学内 |
|
近代 |
有图书馆、办公楼两座建筑,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房屋座南朝北,砖木结构。外观为红砖红瓦,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具有典型的苏式建筑风格。房屋主体结构保存完好,对研究我区解放初期苏式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
|
25 |
宣城中学老教学楼 |
宣城中学老教学楼 |
宣城中学内 |
|
现代 |
包括教师资料中心、校史陈列馆、老教学楼、配电房四座苏式建筑。具有典型的苏式建筑风格。房屋主体结构保存完好,对研究我区解放初期苏式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 |
26 |
鳌峰公园古碑刻 |
鳌峰公园古碑刻 |
鳌峰公园内 |
|
明-清 |
有四块,分别为天柱阁碑记、重修文昌台碑记、正学书院种树记、重建万寿古庵碑,时间分别为万历、崇祯、康熙、嘉庆时期。尤其是天柱阁碑记平底陡站之法刻,书法精美,堪称一绝。这四块古碑对于研究宣城地方历史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27 |
敬亭山摩崖石刻 |
敬亭山摩崖石刻 |
敬亭山风景区 |
|
待定 |
敬亭山摩崖石刻位于敬亭山半山腰的石壁上,距地面不到1米处从左到右书有“风壑云泉”、“片云”等大字,为明人汤陡和清人尤镐所题。石刻高为1米,宽为2.4米,由于受风化严重,字迹辨认不清。 |
28 |
九同碑 |
九同碑 |
梅溪公园内 |
|
清 |
位于梅溪公园内,有九块石碑组成,均为清代道光十八年所立,全部为宛陵梅氏家族的墓碑,善经望、墨庄望、章务望三望各有碑三座,石质不同。对于研究古代民间家族墓葬文化意义重大。 |
29 |
牌楼石狮石碑 |
牌楼石狮石碑 |
双桥办事处金楼行政村 |
|
明 |
因位于牌楼村得名。有石狮子雌雄一对,石碑,为明代遗存。狮身下都有石质底座,底座高0.6米,与狮身相连。狮子雕刻形象逼真,刀功精美。石碑高1.6米,宽0.8米,厚0.2米,碑上方为麒麟图案雕刻,刀工精细,图案精美,下方为文字记载,字迹模糊,依稀可见“成化”及“徐”等字体。牌楼村为明代宣城籍南京刑部尚书徐元太的居所,初步判断为明代徐氏家族墓碑。 |
30 |
狮子冲石狮 |
狮子冲石狮 |
市区梅溪路与宝城路交叉口 |
|
明 |
因位于飞彩办事处石板桥社区狮子冲得名。狮身下有石质底座,与狮身相连,雕刻功法娴熟精美。应为古代门第前所用,该地名狮子冲由此得名。 |
31 |
桃源桥 |
桃源桥 |
原宣城师范(现三中)老大门前 |
|
清 |
桃源桥横跨道岔河上。因河北岸黄金山种植桃树,桃花瓣随水而流故名。相传由一孀妇修建,又名寡妇桥,长10米,宽5.7米,石质单扶。清人蒋宽曾有《桃源桥晚步》诗:“春日江城暮,寒泉曲润鸣。”现桥身保存完好,原来的石栏杆由于被毁,改成水泥栏杆。 |
32 |
金鸡井 |
金鸡井 |
广教寺双塔塔院内 |
|
待定 |
井口为花瓣型,直径约一米。传说黄蘖禅师募建广教寺,“托迹海外安南国,募化松萝万株。至期,有金鸡斗入井中,而松萝随泉涌出,架屋九百九十九间,后灾毁。至今井口横塞一木尚存。”抗日战争期间,广教寺毁于战火,今仅留存“双塔”和“金鸡井”。井水至今仍能饮用。 |
33 |
横涧桥 |
横涧桥 |
夏渡行政村汪村南侧 |
|
清 |
横涧桥始建于明代,是单孔石拱桥。桥为东西走向,横跨在宛溪上游。桥长15米,宽5.5米,桥东侧有0.35米高的青石护栏,桥面为青石铺设。横涧桥是当时宣城通往宁国的重要通道。 |
34 |
王村寡妇桥 |
王村寡妇桥 |
向阳行政村王村西南 |
|
清 |
王村寡妇桥位于向阳镇向阳行政村王村西南端,建于清代,南北走向,长15米,宽5.3米,桥两端呈八字形开口,为单孔石拱桥。据传桥为一寡妇出资修建,故名寡妇桥。桥下小河东接水阳江,西接宛溪河,桥拱及桥基均为原貌并保存完整。 |
35 |
田自富墓 |
田自富墓 |
板桥行政村小俞村杜家竹园 |
|
清 |
为堆土墓,墓底面直径约为4米,高1.5米。墓前存碑一块,上有“皇清例授登仕郎田公自富王太孺人合墓”,清咸丰四年立碑,其生平无考。墓葬保存较好。 |
36 |
齐德纯墓 |
齐德纯墓 |
军塘三角塘村 |
|
清 |
位于养贤乡军塘行政村三角塘村西北500米处,墓底面直径为6米,高3米,为堆土墓,系齐德纯及其两夫人墓葬,墓前存碑一块,碑高1.4米,宽0.9米,厚0.2米。齐德纯(1822-1894),无为州人,道光中任宣城训导,光绪年间晋封中宁大夫五品衔,相传曾为慈禧启蒙教师。 |
37 |
李公桥残桥遗址 |
李公桥残桥遗址 |
双溪公路桥北侧 |
|
明 |
始建于弘治十七年(1504),由宣城县主簿李文捐资倡建。其后屡有修葺,是宣城东向交通要道。桥长三十丈,宽二丈五,下有七孔。1937年末,国民政府为阻止日军入侵,炸毁中孔。后用钢架木面连接中孔维持通车。1969年夏,被山洪冲毁,现保留残存一孔屹立在双溪河中。 |
38 |
袁氏家族墓 |
袁氏家族墓 |
养贤乡军塘行政村村部西50米 |
|
清 |
为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袁氏家族墓葬。墓冢底面直径2为8米,高1米,座东南朝西北。墓前并排竖有四块墓碑,两侧均有抱鼓石,碑文较清晰,排列整齐,较为规整。 |
39 |
文天祥衣冠冢 |
文天祥衣冠冢 |
城区北门凤凰山小九华公园内 |
|
明 |
文天祥,南宋名臣,咸淳四年(1268年)四月,出任宁国府知府,在任体恤民情,注重农事。激励“百姓以农为本”。咸淳六年(1270年)正月离任时,作《劝农歌》以教诫“乡曲子弟”。史料所载:“公去之日,百姓醵钱立祠”以祀之。明天启年间,宣城百姓于北门宛陵驿旧址重建“宋文信国公忠烈祠”并造衣冠冢,立碑为“文信国公天祥之墓”。借此以寄托哀思。文革中衣冠冢被毁,古碑埋于北门盐库下,今存石对联一块,上刻“正气弥乾坤千百世”数字。 |
40 |
梅溪公园六朝墓 |
梅溪公园六朝墓 |
梅溪公园双羊山 |
|
六朝 |
2003年被发现,已遭盗掘,但结构完好,墓为带双耳室砖石墓,全部使用花砖砌筑,占地二十余平方,对于研究宣城六朝时期墓葬形制很重要作用。拟开辟为一处景点。 |
41 |
梅溪公园石羊 |
梅溪公园石羊 |
梅溪公园内 |
|
待定 |
原定名为石吼,有两只,现仅存一只。双角盘曲,四蹄跪曲。形态古朴厚重,传为唐将许楮墓前石像生。双羊山因此得名。 |
42 |
梅尧臣墓 |
梅尧臣墓 |
梅溪公园内 |
|
北宋 |
梅尧臣(1002-1060),宣城人,工为诗,以深远古淡为意,间出奇巧。欧阳修与为诗友,自以为不及。召试赐进士出身,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1058年逝世于开封,其子将其遗体运回宣城安葬。墓前原有欧阳修撰写墓碑,文革中被毁,1988年原宣州市政府重立墓碑。 |
43 |
城墙遗址 |
城墙遗址 |
鳌峰公园内 |
|
南唐 |
宣城城池始建于东晋,扩建于隋,定型于南唐。南唐宁国军节度使林仁肇整修城池,取像为龟,俗称为鳌城,周十一里一百三十九步,此后历代均沿用,直到1937年抗战中被拆除。现在鳌峰公园滨河处尚残存100余米的城墙基址。 |
十二、宣城市城区山地类地名规划表
序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位置 |
主峰高(米) |
来历含义 |
1 |
敬亭山 |
敬亭山 |
市区北部 |
324.1 |
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名敬亭。主峰有三,自西而东分别称一峰,翠云峰(主峰)和敬峰。现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 |
2 |
云盘山 |
云盘山 |
水阳江西岸,庙埠村西 |
79.9 |
山头常有云雾盘绕,故名。 |
3 |
营盘山 |
营盘山 |
云盘山北侧,陵阳公墓位于此山 |
125 |
传说古代曾有军队驻扎。 |
4 |
园帽山 |
园帽山 |
营盘山西,宣杭铁路和昭亭北路以东 |
96.9 |
以山形似帽得名 |
5 |
蟠龙山 |
蟠龙山 |
营盘山东北,水阳江西岸 |
86.9 |
又名盘石山。 |
6 |
硖石山 |
硖石山 |
蟠龙山东北,水阳江西岸 |
172 |
下临水阳江,有巨石遮挡江山行舟,形成硖石吞舟一景,故名。 |
7 |
麒麟山 |
麒麟山 |
昭亭北路以西,青弋江北大道以南 |
76.5 |
|
8 |
蟹子山 |
蟹子山 |
鸿越大道以西,宣酒大道以南 |
117.3 |
以山形似蟹得名 |
9 |
月亮山 |
月亮山 |
蟹子山南 |
105.6 |
|
10 |
丁山 |
丁山 |
景临路以西,日新路以北 |
138.4 |
嘉靖府志称,以山作丁形,故名,山有南唐魏王徐知证墓。 |
11 |
铜山 |
铜山 |
丁山西南一公里 |
121.4 |
相传产铜,有巨人脚印。 |
12 |
陵阳山 |
陵阳山 |
市区古城鳌城内 |
36.4 |
以仙人陵阳子明所居得名。为郡之镇山,西南为鳌峰,东南为阳坡,隐起为三峰,一峰为谢朓楼,一峰为谯楼,一峰为景德寺。 |
13 |
玉山 |
玉山 |
城东水阳江畔 |
36.9 |
旧名土山,以山无石砾故名。明尚书徐元太加改玉山,一说宋真宗为褒奖宣城县人李含章改玉山。 |
14 |
响山 |
响山 |
城南气象局至响山公园一带 |
30.9 |
因宛溪清溪在山下交汇,汇为响潭,舟楫作响,故名。 |
15 |
双羊山 |
双羊山 |
梅溪公园南侧 |
35 |
以山有双石羊故名,今仍有一羊存。梅尧臣于此山遍植柏树,故又名柏山。 |
16 |
凤凰山 |
凤凰山 |
花园东路以北,澄江路以西。 |
29.8 |
古代风水家命名 |
17 |
龙头山 |
龙头山 |
花园东路以北,道岔河以北。 |
26.1 |
古代风水家命名 |
18 |
夏家渡山 |
夏家渡山 |
城南夏渡 |
40 |
位于夏渡村,故名。 |
19 |
团山 |
团山 |
九连山东侧,敬亭山北,宣南铜高速以南 |
58 |
以山形团状,故名。 |
十三、宣城市城区河流地名规划表
序 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位置 |
长/宽·米 |
来历含义 |
1 |
水阳江 |
水阳江 |
东津河、中津河、西津河三条支流在河沥溪附近汇合,汇口以下始称水阳江,经汪溪、水东、孙埠、进城区东郊。干流经宣城后即进入圩区,经新河庄后进入下游水网区,流经水阳镇西陡门后称运粮河,至花津后称姑溪河,在魏家渡汇青山河后由当涂金柱关入长江。 |
干流长205.3km |
以流经水阳镇得名。上游自宁国市入宣州区境,至城东为句溪,又名东溪,至城北与宛溪合流。北流经高淳、当涂二县入长江,有分支合青弋江入长江。 |
2 |
双溪河 |
双溪河 |
起于双桥街道办事处附近的双桥闸,流经五星计家桥、掘港渡、湖湾后在武村湾附近注入南漪湖。 |
长23.0km |
水阳江在玉山分出一支,北入南湖,故名。 |
3 |
宛溪河 |
宛溪河 |
属水阳江支流,发源于周王镇青峰山,夏渡以下称宛溪河,北流过城区入水阳江。 |
|
因河流蜿蜒曲折,故名。源自城南黄渡、周王等乡镇,自夏渡始名宛溪,经城东北流入水阳江。 |
4 |
青溪河 |
青溪河 |
属宛溪河支流,发源于宣州区金坝办事处里仁村小张组,在响山注入宛溪河。 |
|
因水质清澈得名,李白有宣城清溪一诗。东流至响山下入宛溪。 |
5 |
泥河 |
泥河 |
为城东联圩内排水河沟,自陈湾至三岔沟隔堤起,由南向北经318国道,从凤凰桥上游马王桥闸汇入宛溪河。 |
|
因主要流经圩畈区,水质较混浊,故名。 |
6 |
梅溪河 |
梅溪河 |
属宛溪河支流,发源于敬亭山,流经梅溪路、宝城路、昭亭路、九同碑、熏化路,于响山路下游300m处注入宛溪河。 |
|
故名霍村水,源自敬亭山,经石板桥、五里桥、戚家坝、霍村荡、晏公桥东流入宛溪。因流经梅尧臣旧居,以梅尧臣“风雪双羊路,梅花溪上村”一诗得名。 |
7 |
道岔河 |
道岔河 |
属宛溪河支流,发源于敬亭山南麓,流经茶场南路、昭亭路、拱极路,穿越主城区至澄江路,经别士桥闸注入宛溪河。 |
|
因其为宛溪河支流叉河故名。又名稻场河,古名石子涧水,因河道中多石子故名。自敬亭山南麓东流,经北郭外桃源桥、别士桥入宛溪。 |
8 |
白马河 |
白马河 |
发源于敬亭山北麓,由三条小溪流汇流而成,自西向东于敬亭山东北部白马湖汇入水阳江。 |
流域面积25.41km2,主流河长6.62m |
因汇入白马湖,故名 |
9 |
桐梓岗河 |
桐梓岗河 |
属宛溪河主流,发源于周王井边村宝冲组,经桐梓岗、漕塘,在夏渡老街上游汇入宛溪河。 |
长28.4km |
以流经桐梓岗得名 |
10 |
板桥河 |
板桥河 |
属宛溪河支流,发源于新田镇,经八角、板桥,在向阳镇双河村陈湾组附近注入宛溪河。 |
长20.3km |
以流经板桥得名 |
11 |
夏渡河 |
夏渡河 |
属宛溪河支流,发源于黄渡乡峄山村吴家湾组,经九村、杨村、河北,在陈湾汇板桥河后,在夏渡老街上游注入宛溪河。 |
长16.2km |
以流经夏渡得名。 |
12 |
破城河 |
破城河 |
属双桥河支流,起于七桥分洪闸,经东大徐村、罗村、太阳村后、五星掘港渡汇入双溪河。 |
长11.5km |
不详 |
13 |
沙河 |
沙河 |
属双溪河支流,起于泥湾,终于杨家嘴自排闸。 |
长2.75km |
不详 |
14 |
双塘渠 |
双塘渠 |
属破城河支流,起于物流园区以东,终于双塘自排闸。 |
长2.99km |
得名于当地名称,系排涝渠道。 |
15 |
宋墩渠 |
宋墩渠 |
属破城河支流,起于双桥街道,终于宋墩自排闸。 |
长7.2km |
得名于当地名称,系排涝渠道。 |
16 |
北分干渠 |
北分干渠 |
起于金坝办事处梅村,经汪村、林冲、新安、毛竹园、王村、伏子山后至草塘刘村。 |
长25.8km |
青弋江东干渠支渠,系灌溉渠道。 |
17 |
长桥河 |
长桥河 |
属青弋江支流,发源于金坝办事处长桥村附近,西北汇入周寒河,注入青弋江。市区流域面积46.11km2。 |
长38.0km |
因发源于长桥村,故名 |
18 |
官塘河 |
官塘河 |
发源于北部片区,由四条小溪流汇流而成,自南向北汇入城市北部官塘湖。 |
5.6km,市区流域面积14.46km |
以汇入官塘湖,故名。 |
19 |
解放河 |
解放河 |
发源于火车站东,由泥河一部分水流北行,经三里桥往北注入水阳江。 |
|
原为小沟,因解放后曾疏浚河道,故名。 |
十四、宣城市城区湖泊、池塘、水库地名规划表
序 号 |
原有名称 |
规划名称 |
位置 |
面积(平方米) |
来历含义 |
1 |
扬子鳄湖 |
宛陵湖 |
城南水阳江南大道以南,薰化路以东。 |
210万 |
县志名为张家湖,以其沮洳多水,故俗称湖。有两源,一出孔家冲,由古城桥至绿锦桥东入湖,一出双牌铺东,由沙河桥、绿锦桥至张家桥入湖。现正在扩大开挖成风景区,以响山路为界,分为西湖和东湖。 |
2 |
敬亭湖 |
敬亭湖 |
在敬亭山东大门南侧 |
10000 |
以敬亭山得名。有上中下三湖,上湖原为花园水库,中下湖也为人工湖,上承敬亭山多条山冲水流,汇聚而成。 |
3 |
殷村水库东库 |
乐天湖 |
有容路以东,谢公路以西 |
15000 |
乐天为中唐诗人白居易的字,因白居易曾在宣州流寓,以宣州籍贯考中进士,故取此名,以示纪念。 |
4 |
殷村水库西库 |
昌黎湖 |
有容路以西,瞿山路以东 |
15000 |
昌黎为中唐诗人韩愈的字,因韩愈幼年曾在宣州流寓,寓居昌黎别业八九年,敬亭山下韩家庄旧有昌黎别业碑,韩家庄离此不远,故取此名,以示纪念。 |
5 |
宛陵口水库 |
一峰湖 |
敬亭山一峰下八里岗处 |
15000 |
又名八里岗水库。因位于敬亭山一峰下,以敬亭山主峰翠云峰得名。 |
6 |
明镜湖 |
明镜湖 |
阳德西路以南,龙川路以西 |
|
此处原为湿地,在宛溪句溪两水之间。面积很大,后逐渐淤塞,以李白诗句“两水夹明镜”得名。 |
7 |
大坝塘 |
大坝塘 |
观塘小区北,大坝塘路以南 |
|
原本为护城河的一段,后因其上下段逐渐淤塞而形成。现建为市民公园。 |
8 |
青莲池 |
太白湖 |
敬亭山风景区弘愿寺西侧 |
|
以纪念前后七次来宣城的唐代诗仙李白(字太白)命名。 |
9 |
莲二池 |
清湘湖 |
敬亭山风景区广教寺东侧 |
|
以曾驻锡广教寺十五年的明末清初著名画僧石涛(字清湘)命名。 |
10 |
彩螺广场大塘 |
彩螺湖 |
位于火车站广场前 |
33350 |
以彩螺广场得名 |
11 |
徐村水库 |
徐村水库 |
烈士陵园内 |
26000 |
以所在地徐村得名 |
12 |
楼塘 |
楼塘 |
敬亭村杨村组 |
13340 |
|
13 |
渣溪大沟 |
白马湖 |
敬亭山渣溪村组 |
80040 |
以所在地白马荡得名。 |
14 |
水库塘 |
水库塘 |
敬亭村大塘组 |
20010 |
|
15 |
石马塘 |
石马湖 |
敬亭山林场村三组 |
14007 |
因该塘附近原有古墓,墓前神道有石人石马,文革中被砸毁推入该塘故名。 |
16 |
梅岭水库 |
梅岭湖 |
敬亭山巷口桥村张义桥组 |
13340 |
|
17 |
清水塘水库 |
清水塘水库 |
敬亭山西面,芜屯路以北 |
10000 |
五十年代全城干群建库,六十年代绿化。 |
18 |
大塘 |
大塘 |
玉山社区沈村组、山中组、前进组 |
13000 |
|
19 |
新塘 |
新塘 |
玉山社区东风组、新塘组 |
11000 |
|
20 |
大号子塘 |
大号子塘 |
火车站站东 |
25000 |
|
21 |
车站大塘 |
车站大塘 |
老汽车站东边100米 |
13500 |
|
22 |
老河鱼塘 |
老河鱼塘 |
位于东河坝下与新村交接处 |
17500 |
|
23 |
新村鱼塘 |
新村鱼塘 |
位于东河新村外滩 |
12000 |
|
24 |
大塘 |
大塘 |
富山村山头张组 |
11880 |
|
25 |
毛庄水库 |
毛庄水库 |
莲西村毛庄组 |
29708 |
|
26 |
花园大塘 |
花园大塘 |
位于张锦社区花园村民小组响山路南 |
16008 |
|
27 |
卫村坝塘 |
卫村坝塘 |
位于张锦社区卫村村民小组 |
20677 |
|
28 |
三峡移民大塘 |
三峡移民大塘 |
位于禄锦社区锦云村民小组 |
20010 |
|
29 |
坝心坝 |
坝心坝 |
长桥村坝心组 |
10005 |
|
30 |
牛车坝 |
牛车坝 |
长桥村叶村组 |
13340 |
|
31 |
新安大坝 |
新安大坝 |
长桥村新安组 |
14674 |
|
32 |
四清塘 |
四清塘 |
长桥村乌沙埠组 |
11339 |
|
33 |
宗庄大坝 |
宗庄大坝 |
长桥村宗庄组 |
10005 |
|
34 |
王村大塘 |
王村大塘 |
靖庙村王村组 |
10005 |
|
35 |
红星水库 |
红星水库 |
靖庙村红星组 |
10005 |
|
36 |
彩金湖 |
彩金湖 |
金坝街道办事处关庙村 |
|
人工湖,拟建为宣城政务新区,取所在地飞彩、金坝街道办事处首字为名。 |
37 |
东葡萄塘 |
东葡萄塘 |
双桥社区大滩子组 |
10673 |
|
38 |
冷水河塘 |
冷水河塘 |
双桥社区长田组 |
17876 |
|
39 |
三叉河塘 |
三叉河塘 |
双桥社区长田组 |
10672 |
|
40 |
代浦塘 |
代浦塘 |
双桥社区高墩组 |
10138 |
|
41 |
上汽水湖 |
上汽水湖 |
双桥社区四甲组 |
12000 |
|
42 |
下湾塘 |
下湾塘 |
双桥隆兴村杨兴组 |
12006 |
|
43 |
上湾塘 |
上湾塘 |
双桥隆兴村杨兴组 |
10672 |
|
44 |
长沟塘 |
长沟塘 |
双桥隆兴村河村组 |
18676 |
|
45 |
大塘 |
大塘 |
双桥隆兴村河村组 |
31127 |
|
46 |
村前后塘 |
村前后塘 |
双桥隆兴村河村组 |
31133 |
|
47 |
窑塘 |
窑塘 |
双桥隆兴村阮村组 |
15563 |
|
48 |
外河塘 |
外河塘 |
双桥隆兴村角老组 |
22233 |
|
49 |
村东大塘 |
村东大塘 |
双桥隆兴村雁墩组 |
11561 |
|
50 |
大阵沟 |
大阵沟 |
双桥隆兴村雁墩组 |
26680 |
|
51 |
大塘 |
大塘 |
双桥隆兴村庙湾组 |
13340 |
|
52 |
土塘 |
土塘 |
双桥隆兴村徐村组 |
18898 |
|
主办: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宣城市政府政务新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3418000001
地址:宣城市鳌峰中路49号 邮编:242000 运维电话:0563-3026357 传真:0563-3023719
宣城市政府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2996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0002000001号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