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市气象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市气象局> 规划计划> 工作规划
索引号: 486287012/201806-00027 组配分类: 工作规划
发布机构: 市气象局 主题分类: 气象、应急
名称: 宣城市气象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长期发展规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18-05-08
索引号: 486287012/201806-00027
组配分类: 工作规划
发布机构: 市气象局
主题分类: 气象、应急
名称: 宣城市气象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长期发展规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18-05-08
宣城市气象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长期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8-05-08 00:00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第一节  “十二五”宣城气象事业发展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市扎实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创新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能力显著增强,气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全面完成市县新一轮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气象系统均建成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其中省级文明单位3个、国家级文明单位一个;累计获得市厅级以上先进集体表彰28次、先进个人表彰31人次。主要有:三届次获得省级或国家级文明单位、5年次获得全省综合目标考核优秀达标单位、3年次获市直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获得全国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一次、3年次获得市委、市政府表彰的抗洪抢险先进集体等。涌现出全国优秀测报员、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省技术能手等一批先进典型,多项工作位于全省前列。

(一)综合气象监测能力显著提升

紧扣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时性和各类气象服务需求,不断完善综合气象监测系统建设。全市建成7个国家级地面观测站、256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建成交通气象观测站7个,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6个、农田小气候观测仪5个、水汽GPS观测站4个、闪电定位设备1套。区域站网平均密度达到7×7km,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全覆盖。目前,全市7个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全部升级为新型站,实现对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气压、能见度、地温等气象要素观测的自动化,观测自动化实现率达到90%。全市7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气象探测环境符合《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和强制性国标要求,各观测站均编制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并颁布实施。

(二)精细化预报预警能力稳步增强

依托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产品和雷达、卫星等观测资料,建立了“精细化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山洪地质灾害和城市积涝气象预警平台”、“一键式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等业务系统,市气象台综合业务平台融合了天气监测、数据处理、天气分析、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视频会商等功能,气象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针对性和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天气预报在空间尺度上精细到乡镇,在时间尺度上,临近预报精细化到1小时,短时预报时效达到3小时、短期预报时效达到6小时—3天,中期预报时效达到3—7天。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5%,温度预报准确率达到83.4%。台风、寒潮、高温、干旱、道路结冰等预警发布提前时间超过6小时,暴雨、雷电、雷雨大风、大雾等预警发布提前时间超过30分钟。暴雨、雷雨大风、冰雹等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超过80%。

(三)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增强决策气象服务的敏感性。全市气象部门始终把防范应对重大气象灾害决策服务放在首位,及时为各级党委政府指挥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提供决策气象服务信息,力求做到严密监测、科学预测、及时预警。《重要天气信息专报》等信息已成为地方党委、政府防灾减灾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快速提升气象信息传播覆盖率。全市建成农村预警广播377套,在学校、社区、乡镇布设气象预警显示屏146块,气象短信预警平台用户近2万人;建立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96121声讯电话、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传统媒体以及固定电话反拨系统、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实现至少有一种渠道将气象预警信息传播到镇村和社区,基本解决气象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

增强公众气象服务的满意率。每天制作气象影视节目10套,在市县电视台播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每天两次向各级各类用户发送气象服务信息。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达85%以上。

不断提高人影作业能力。健全市、县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作业机构及保障运行机制,加强人影作业队伍和作业能力建设,依托“皖南山区森林防火人影基地”项目建设,构建宣城人工影响天气立体作业体系,目前全市有“三七”高炮10门、火箭发射架13套、人影作业车8辆,人影作业点31个,标准化作业点3个,人影作业指挥人员5人、作业人员53人。人工影响天气在抗旱保苗、抗旱救灾及跨区域协同作业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气象为农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形成“三有”气象为农服务机制。即服务有专人,市本级从事农业气象服务专职人员有5人。农业气象服务有基地,建设宣城市洪林农业气象试验研究基地,开展面向全市主要粮油作物的农业气象试验研究,开展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和灾情评估。气象为农服务有举措:成立气象为农服务专家联盟,建立了农业气象服务大户微信群,专家会商微信群,气象信息员微信群,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会商和交流;建成“宣城气象”微信平台,传播气象预报预警、农事建议、实况信息、气象科普知识等;在泾县开展茶叶气候品质评价工作;探索开展农业气象物联网服务体系及服务平台建设。

气象为农服务产品不断丰富。开展了针对1000多个种养大户、700多名农机手“面对面”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重点推进“千企万户”服务工程,扩大面向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覆盖面。主要农业气象服务资料有:一周农业气象,土壤墒情监测报告,产量预报,春播、“三夏”、秋收秋种等专题气象服务产品。

(五)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与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完成国家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研究4项;开展“汛期降水气候变化预测、对农业影响及对策研究”市级重点课题攻关、“宣城市冬季大到暴雪天气预报”预报员专项技术研究、“茶叶品质气候评价关键技术”等研究;以烟草、茶叶为重点,参与全国烟草农业气象行业标准制定并开展针对皖南烟区的服务技术研究;建立两个生态科研观测站,开展生态应用气象研究;开发的“农业气象物联网和信息服务系统技术”成果获市第七届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每年编发学术交流期刊两期,组织召开专题学术研讨、讲座、学术年会等活动20余次。 “十二五”期间,累计公开发表或参加全国交流学术论文达到60多篇,有三篇论文获省自然科学学术论文优秀奖。通过引进、培养等多种手段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市本科以上人员占职工总数达79%,其中硕士生6名;现有省气象部门中青年业务科技骨干2名,基层台站青年业务技术骨干4名。

(六)气象科普宣传不断深入

利用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科技周、科普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各类气象科普活动,通过设立宣传专栏、举办专题讲座、印发气象科普宣传品、气象科技下乡、网络与新媒体宣传、线上线下活动、参观气象科普场所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普及气象科普知识。每年组织开展全市中学生气象科普知识竞赛。

市气象台获“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和中国科协命名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宣城市梅林实验学校校园气象站获中国气象学会“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称号。近年来市气象局先后获得“省气象科普先进集体”、“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省“百高联百企、科普进万家”科普志愿者活动先进集体等称号。

(七)气象现代化建设重点项目全面推进

多普勒天气雷达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雷达塔楼土建工程已封顶,即将开始雷达设备吊装调试;雷达资料接收处理中心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开始动工。

气象为农服务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气象为农服务基地综合楼、业务平台建设。围绕大宗作物、特色经济作物的一系列观测、试验、研究工作正按计划开展。积极开展农业气象物联网适用技术和产品研发,探索构建农业气象物联网标准框架体系及相关服务平台建设。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宣城市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初步建设完成,依托政务内网与市政府应急办、公安、民政、卫生、环保、国土等部门实现互联互通,实现预警信息通过短信、12379网站等渠道实时发布,并投入业务试运行。

 

第二节  “十三五”宣城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期。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对于打造 “四个特色之城”、建设美丽宣城,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一)适应宣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对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需求将越来越旺、要求将越来越高,提升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仍然是我市气象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面临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各项改革举措的不断出台和深入推进,一方面为推进气象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对我市进一步健全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创新气象社会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面向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以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为主导的科技进步已成为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提升气象核心技术水平的重要引擎,建设以“互联网+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气象”是提升我市气象现代化水平面临的挑战。

(四)面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机遇与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趋势更加明显,对人民安全福祉造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加强气候变化监测、气候变化风险和影响评估,推进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