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平委员:
您提出的《创新融资方式服务实体经济》提案收悉,现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答复如下:
一、高度赞同您的意见,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之中
您在提案中对各权责主体在创新融资方式过程中的权责界定,我们完全赞同。近年来,中央、省、市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我市金融部门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截至2019年6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149.15亿元,占全市对公贷款22.22%,较年初增加11.42亿元,增长7.66%,高出全市贷款总体增幅2.35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6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2.9亿元,较年初增加33.9亿元;民营企业贷款余额363.7亿元,较年初增加25亿元。
二、人民银行宣城市中心支行关于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及成效
(一)积极落实存款准备金政策,引导降准释放的资金用于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信贷投放。今年5月、6月、7月三次定向降准,释放存款准备金15.67亿元,截至7月末,97%的释放资金已投入民营和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1-7月,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1.6亿元,鼓励辖内法人机构使用支农再贷款资金支持普惠口径小微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和“三农”领域贷款。
(二)不断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将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纳入定向降准考核、小微企业货币政策导向评估、宏观审慎评估(MPA)等措施,引导金融机构降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19年6月,全市小型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62%,微型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73%,分别比年初降低0.36和0.28个百分点。
(三)开展“百名行长进千企”活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着力构建民营和小微企业“大家抬”格局。截至2018年末,走访民营和小微企业4576家。初步建成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基本摸清家底。2019年元月份起,活动进入第二阶段,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聚焦808家重点企业,开展深度对接,解决了517家企业14.8亿元的融资需求问题。
(四)督促各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入。我中心支行制定并印发《关于优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环境的意见》。 将人民银行政策转化为措施,将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由虚转实。增强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约束力,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支持实体企业。
三、市金融监管局等单位关于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及成效
(一)积极发挥国有担保机构担保效益。做大做实注册资本,有效放大担保倍数,稳步提升代偿能力。截至2019年5月末,我市融资担保机构有15家,其中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9家,平均注册资本将近3亿元,为广大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增信支持。全市融资担保在保余额100.66亿元,融资担保放大倍数为3.83倍,放大倍数最高的是市本级10.63倍。
(二)推进金融创新业务,服务实体经济。
1.大力推进“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业务。受经济下行环境影响和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管控,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更趋谨慎,“4321”业务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创新业务。截至5月末,全市新型政银担在保余额81.72亿元,占全部担保业务的81.18%,融资担保费率全部在1.2%以下,少数低于1%,如振宣融资担保公司新型政银担业务年综合担保费率0.92%。
2.推进续贷过桥业务。为着力缓解中小企业应急资金周转难题,市、县财政相继出资成立了转贷周转金,安排部门专门提供服务。为规范运作续贷过桥业务,2018年市金融监管局会同市财政局、市经信委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续贷过桥业务的补充规定》,扩大续贷过桥资金申请主体,增加对申请人和承贷银行的责任和义务的具体规定,并要求各县市区按规定设立续贷过桥资金且确保资金到位。2019年1-5月,累计扶持企业254户,周转贷款金额10.1亿元,周转次数7.8次。
3.发展“税融通”业务。截至5月末,“税融通”贷款余额12.61亿元,本年累计发放4.46亿元,服务企业908户。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虽然各项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深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任重而道远。
2018年以来,全市银行不断推出金融产品的创新,扩大可抵押范围,帮助企业克服抵押资产枯竭的难题,形成了很多好的案例。尽管如此,由于市场环境、企业实际情况、银行风险管理手段与水平所限,传统的资产抵押方式仍占绝对比重。“政银担”抵押模式在当前仍具有不可替代性。信贷资金安全关乎社会稳定和基本经济秩序,银行能否给予企业授信、授信多少受制于企业资信水平,以及企业风险承受能力。银行授信与企业发展的需求间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实体经济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尊敬的陈建平委员:您的提案对我们如何做好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工作启发很大。下一步,我们重点是协同地方政府各部门形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大家抬”格局。加强银行与企业间信息对接,深化社会诚信建设,推进实体企业信息透明度。加大对银行业机构支持实体经济情况监督,督促各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