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市人民银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市人民银行> 精准脱贫
索引号: 0000001260000/201901-00006 组配分类: 精准脱贫
发布机构: 市人民银行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名称: 宣城金融“三个提升”助力扶贫脱贫攻坚战 文号:
发布日期: 2019-01-31
索引号: 0000001260000/201901-00006
组配分类: 精准脱贫
发布机构: 市人民银行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名称: 宣城金融“三个提升”助力扶贫脱贫攻坚战
文号:
发布日期: 2019-01-31
宣城金融“三个提升”助力扶贫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9-01-31 00:00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观念不松 提升金融扶贫措施精准性

一是立足产业引领。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实际,积极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或能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的特色产业,切实增强贫困村(户)自我发展“造血”能力。2018年,各银行机构累计发放各类产业扶贫贷款3.1亿元,同比增长91%,年末产业扶贫贷款余额4.5亿元,同比增长52%,带动贫困人口数1019人,帮助贫困人口通过生产劳动脱贫解困。

二是推广小额信贷。将扶贫小额信贷作为提高贫困人口金融服务可获得性的主抓手,在脱贫攻坚期间将已脱贫人口仍纳入信贷支持对象,扩大扶贫政策受益面。至2018年末,全市扶贫小额信贷余额5.3亿元,同比增长97.1%,当年新增2.55亿元,支持和带动贫困人口13920人。

三是创新金融产品。结合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资源特点和贫困户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金融机构”稻虾养殖贷款、“金农·扶贫贷”等多种信贷产品,适当放宽信用评级标准,在担保方式上探索各类动产和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将金融精准扶贫与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相结合,以农房抵押实现信贷增信,解决扶贫小额信贷最高5万元的额度限制问题,满足部分金额较大的贫困户生产经营需求。2018年各银行机构累计发放农业产业龙头化企业贷款1.55亿元,同比增长77%。

二、政策不变 提升金融扶贫行动稳定性

一是保持工作安排连续。围绕市委市政府2018年扶贫工作总体部署,修订《宣城市2018年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加强组织保障、细化工作举措;制定《关于开展金融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强化责任担当、严肃工作纪律,健全金融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撑。

二是保持引导政策连续。根据《宣城市再贷款支持脱贫攻坚实施意见》,人民银行连续三年保持2亿元再贷款额度,专项用于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产业扶贫贷款投放;推动地方政府出资1.88亿元建立扶贫产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用于对扶贫贷款进行贴息,并由有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为扶贫贷款提供担保,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2018年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承保扶贫小额综合保险8.7万人。

三是保持信贷支持连续。无论是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还是对涉及贫困人员的企业,各金融机构均不因相关人员已脱贫而中止信贷支持,防止因政策退出引致返贫问题。2018年,全市金融机构面向已脱贫人口新增各类扶贫贷款3.5亿元,占全部扶贫贷款增量的54%,其中面向已脱贫人口的扶贫小额贷款增量2.5亿元,占全部扶贫小额贷款增量的75.8%。2018年末,全市已脱贫人口各类扶贫贷款余额7.7亿元,占全部扶贫贷款余额的50.8%。

三、力度不减 提升金融扶贫工作可持续性

一是聚集金融资源。2018年,全市银行机构实现金融扶贫信贷投放“全覆盖”,并聚集更多资源加大扶贫信贷投放。至2018年末,全市银行机构各项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4.5亿元,同比增长88.1%,其中:产业精准扶贫货款4.5亿元,同比增长52%,项目精准扶贫贷款1.6亿元,同比增长98%,个人精准扶贫贷款0.8亿元,同比增长31%。

二是加强考核引导。对照《宣城市2018年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各主办行重点工作、任务分工,人民银行不定期开展现场或非现场检查监督,督促各项扶贫责任落实到位,对各项金融精准扶贫贷款进行重点现场核查,逐项核查贷款发放的对象选择、资金流向及风险控制情况,全面排查扶贫信贷风险。

三是构建长效机制。针对农村地区贫困人口信用意识相对薄弱等问题,各金融部门结合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全方位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降低扶贫贷款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