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宣城市残疾人联合会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市残联>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2341700486288437D/202101-00003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残联 主题分类: 其他 / 残疾人 / 其它
名称: 宣城市残联2020年工作要点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1-13
索引号: 12341700486288437D/202101-00003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残联
主题分类: 其他 / 残疾人 / 其它
名称: 宣城市残联2020年工作要点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1-13
宣城市残联2020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1-01-13 14:37 来源:市残联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持续深化残联改革之年。全市残疾人工作总要求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市委四届九次、十次全会部署以及省残联2020年工作要点,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如期完成“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各项指标任务,确保圆满收官;助力打赢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脱贫;落实惠残政策,实施惠残项目,深化残联改革,确保各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以优异成绩庆祝宣城建市20周年。

一、坚持党的领导,深入推进“同心筑梦”行动

1.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抓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推动市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落地落实,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工作效能。做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2.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机制,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抓实干解民忧、暖民心,真心实意为残疾人谋幸福。

3.突出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始终筑牢思想舆论阵地,不断增强残疾人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4.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大力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广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的惠残助残政策,深入宣传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开展“惠残政策大宣讲”,引导广大残疾人坚定不移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深入挖掘残疾人自强不息、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培育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残疾人更加坚强地为实现人生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而努力奋斗。

二、坚持民生为本,深入推进“脱贫奔康”行动 

5.把握脱贫攻坚时间节点。认清当前疫情下脱贫攻坚工作形势,重点关注全市未脱贫和返贫残疾人口,聚焦贫困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突出困难问题精准用力,注重政策叠加,落实各项惠残、扶贫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全市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统筹推进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托底补短和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努力让广大残疾人更加充分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6.完善就业保障政策。推进《关于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持续落实,多渠道扶持残疾人就业和创业。推动相关部门完善残保金征收办法,激励更多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加大奖励力度。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助推零就业残疾人家庭至少实现一人就业。聚焦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督促各县市区在年内至少建成并运行1家辅助性就业机构。

7.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大力推进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更多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能够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完善残疾人及残疾人子女教育保障机制,积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残疾人大学生完成学业。

8.加大惠残民生保障力度。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坚持残疾人“两项补贴”应补尽补,助推加快发展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和日间照料。

9.精心谋划“十四五”规划编制。科学谋划“十四五”政策设计、项目规划,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重大专题论证,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谋划工作,确保出实招出硬招、有特色有亮点。

三、坚持优化服务,深入推进“精准康复”行动

10.抓好精准康复“提质增效”工作。 深入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残疾人康复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康复服务体系、多层次康复保障制度,确保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获得基本康复服务比例及辅具服务率超过 80%,力争达到 90%, 0-14 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率确保达到 90%以上。

11.抓好民生工程“兜底扩面”工作。积极参与精神残疾人综合救治救助工作,完成全市精神残疾人服药补助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任务。加强民生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加大定点康复机构监督力度,建立日常绩效评价与反馈机制。

12.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培优配强”工作。配齐配强市县两级康复工作者队伍,准确掌握康复人才培训需求,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康复人才培训。举办康复业务培训班,组织人员参加省举办的康复、辅具技能培训,提升康复工作者队伍业务能力。

13.推进残疾预防工作。 健全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和防控网络,提高残疾风险综合防控能力,有效控制和减少残疾发生,促进全社会树立预防为主、预防与康复相结合的理念,完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保障体系。

四、坚持平等参与,深入推进“权益护航”行动

14. 推动法治维权建设。各级残联要积极争取人大、政协开展执法检查和调研,督导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为主干,以《残疾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为重要支撑的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落实。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法治宣传教育,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 30 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做好《安徽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宣传工作,实施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15.做好信访维权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坚持领导信访接待日和带案下访制度,通过百姓热线、政风行风热线和12385 残疾人服务热线等途径,不断畅通残疾人信访维权渠道,引导残疾人依法合理表达诉求。深入排查化解涉残矛盾纠纷。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

16.加强法律服务工作。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打造基层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平台,开展“法援惠民生 关爱残疾人”法律援助活动。

五、坚持共建融合,深入推进“共享阳光”行动

17. 推进残疾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全民健身工程等民生工程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和项目。深入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逐步提高服务覆盖率和残疾人参与率。继续实施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工程,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积极参加“读书达人比赛”等残疾人文化活动。提升市级电视台手语新闻栏目和电台残疾人专题栏目质量;推进全市盲人阅览室建设,优化残疾人读书线上线下环境。

18. 抓好重大赛事筹办与备战。举办全市第二届特奥会,

全力备战第五届全省特奥会。促进残疾人健身体育、康复体育和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组织实施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建设和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

六、坚持提升本领,深入推进“强基固本”行动

19.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落实中央纪委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持续聚焦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推进“三个以案”警示教育,践行“三严三实”,深入改进作风,继续大力整治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20. 提升“五大残联”建设成效。深入推进市残联改革方案落实,推动县市区残联出台改革方案。抓好残联组织建设,健全基层残疾人组织;加大对残联干部的激励关爱,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健全专门协会组织体系,建立专门协会与助残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有效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专门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开展全市残联系统干部培训,着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残疾人康复服务、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大力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服务理念。完善残疾人服务网络,拓展服务平台,探索“医养康”结合模式,着力构建残疾人之家(工作站) 规范运行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