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极其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中心支行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等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按照上级行党委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切实防控金融风险,践行金融为民服务理念,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金融支持政策精准发力。疫情暴发后,中心支行党委将政策传导落实作为当务之急和重要的政治任务,抢抓时间窗口,加强统筹协调,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运用3000亿、5000亿、1万亿再贷款再贴现、两项直达工具,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顺利复工复产。2020年,累计发放支农和支小再贷款24.87亿元、再贴现3.98亿元。截至2020年末,向全市法人银行发放1.2 亿元零利率再贷款,支持银行向11836户普惠小微主体发放信用贷款15.9亿元;向全市法人银行发放2169万元激励资金,支持法人银行对1733户小微企业24.5亿元贷款本金和利息实施延期。全市金融多项指标增量创历年新高。至2020年末,全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177.7亿元,同比增长12.1%,全年新增存款235.5亿元;存款增速位列全省第6位,较2019年提升2位。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61.3亿元,同比增长17.1%,全年新增贷款256.9亿元,同比多增138.2亿元;贷款增速全省排名第9位,较2019年提升6位。普惠小微、产业扶贫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长明显加快。全年,中小微企业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融资270.8亿元,居全省首位。全市已建成76个中小微企业信用圈,全年为3780户中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17.18亿元。至2020年三季度末,产业扶贫贷款余额8.1亿元,同比增长84.1%。
(二)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各项措施落实有力。2020年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三年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金融风险防控面临更大工作压力,在这种困难复杂局面下,我们全方位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完善大额有问题企业风险监测制度,密切关注新冠疫情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对各法人银行开展压力测试。充分发挥存款保险风险校正作用。抓牢征信合规管理,利用考核评级系统开展非现场监管。牢牢守住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底线。保持事中事后监测核查力度不减,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继续保持对异常交易行为的筛查分析,重点加强对地下钱庄、跨境赌博、网络炒汇等异常交易线索进行筛查研判。完善推进反洗钱协同工作机制有效运行,深入开展资金监测分析与涉黑涉恶线索有效性的挖掘移送。全年接收处理重点可疑交易线索18笔,向有权执法部门移送线索11笔;协助公安部门和税务部门协查涉税、网络赌博、套路贷等案件7起,辖内公安经侦部门以洗钱罪立案2起。
(三)金融管理与服务取得新成效。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依法履职、担当作为。完善重大事项和重要信息报告制度。加强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严格履行执法检查、取证程序,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对绩溪农村商业银行开展综合执法检查并依法作出处罚。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金融获得感。2020年,我们开辟绿色通道,畅通疫情防控、抗洪抢险资金划拨渠道。成功实现省内首笔核心企业应收账款线上融资。突破“政采贷”财政接入困境。推动广德市、郎溪县两地信用示范县创建。编制个人信用报告快读在“皖事通”APP上推送。开辟农班车宣传线路送诚信知识下乡。圆满完成个人所得税集中退库任务。推进第三方支付及不动产收费接入横向联网工作。贯彻落实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动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建设。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普惠支付服务点360个,基本消除金融服务空白村。实施精准联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深入开展“断卡”行动。常态化整治拒收现金。深入推进现金服务示范区建设。宁国市中溪镇农村现金服务示范区在硬件条件和服务实效方面达到总行级创建标准。依法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金融知识进中学县域全覆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