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优化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灵活运用好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强化日常调度和监督,促进全市信贷投放和融资总量合理稳定增长,推动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实现。引导信贷资金加大对“三农”、科技创新、小微和民营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延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建立完善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不断增强“几家抬”工作合力。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以地方法人银行为重点,加强统计监测和制度执行监督,分类做好过渡期制度落实的督促与指导,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得到落实。
(二)推进落实金融发展改革创新,不断激发金融发展活力。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促进G60科创走廊科技产业发展与金融服务优化,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发展绿色金融。根据地方政府绿色发展规划,完善宣城市绿色金融发展框架和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不断丰富信用体系建设的“三级创建”和“三元推动”内容,结合“一地六县”合作区战略,推动广德市、郎溪县依托高新科技、重点制造业产业园,构建“一地六县”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有效衔接,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改革试验。
(三)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持续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成果。加强金融风险监测与分析,密切关注辖区法人银行风险,压实法人银行及其股东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加强存款保险宣传。积极参加非法金融活动的联合整治。进一步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加强辖内法人银行舆情和流动性监测,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处置预案和工作机制。
(四)强化外汇管理服务,增强服务对外开放贡献度。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落地实施,提升金融支持涉外经济发展水平。加大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推广进度。推进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支持企业用汇便利化。加强国际收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项目、个人外汇业务非现场监测分析。强化异常线索现场核查和检查。强化重点主体和异常行为监测。关注分析疫情发展、中美经贸摩擦等外部冲击对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充分发挥自律机制宣城市工作组作用,服务涉外经济发展。
(五)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不断推进普惠金融工作。持续推进“政采贷”和“核心供应链”业务。出台个人信用报告代理查询点管理规范,开展全辖代理查询点窗口标准化建设。全面承接动产及权利统一登记。进一步推广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组织全辖继续做好云闪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办理预算收入经收入库工作。优化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电子化业务,不断提升财政支出的速度和效率。继续推进金融标准化。深化宁国市中溪镇农村现金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在2020年作为安徽省唯一申请总行级乡镇示范区的基础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现金服务示范区。做好安徽省唯一总行试点发行库托管库绩溪县支库相关工作。强化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常态化。
(六)加强金融管理和政策引导,不断提升履职效能。深化“法治央行”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推进洗钱罪定罪等重点难点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持续开展反洗钱有效性建设系列创新。进一步加强国库监管。强化国库服务和国库监督“双支柱”职能作用。优化支付清算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与管理。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夯实金融基础数据库数据采集工作。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态势及其热点,提高调查研究和经济金融运行分析的质量与预测水平。继续强化银行机构会计资料监管,规范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指标体系的报送、计量工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