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人社局> 政策解读> 负责人解读
索引号: 11341700003245038P/202112-00046 组配分类: 负责人解读
发布机构: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
名称: 《关于进一步加快人才集聚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八条措施》政策解读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12-20
《关于进一步加快人才集聚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八条措施》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1-12-20 11:19 来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宣城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快人才集聚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八条措施》,于2021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我们称之为宣城重点产业人才政策“宣8条”。

一、政策背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先后出台“宛陵聚才行动”等人才政策,推动宣城人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我市的人才政策同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有不适应的地方。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双招双引”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打造新高地、争当排头兵”,瞄准产业发展、顺应企业需求制定人才政策,引导人才往实体经济走,往企业一线走。

为此,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牵头对现有的人才政策进行了优化整合、合理衔接、提档升级。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立足宣城实际,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多方论证,广泛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特别是长三角城市的做法。围绕全市重点产业空间布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回应广大人才安心、安身、安业的诉求,在保持原政策的基础上“只升不降”,着力让各类人才在宣城享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宣八条”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聚集全面性。“宣八条”政策中,对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生以及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等技能人才群体均有政策支持。二是聚集精准性。围绕我市十大产业链,集中资源,提高政策靶向性和竞争力。三是聚集管用性。“宣八条”做到既“好看”又“好用”,在内容上突出简明务实,在对象上突出产业人才,在兑现上突出高效便捷,在执行上突出责任落实,务求政策落地见效,说到更要做得到。

二、主要内容

“宣八条”含金量足、诚意度高。支持范围包含人才和企业普遍关心的住房保障、生活保障、创业扶持,以及柔性引才、市场化引才、平台引才奖励等。

第一条 给予人才薪酬补贴。对新引进到我市企业工作,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且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人才给予工资外薪酬补贴,补贴期限一般3年。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每人每月分别给予不低于4000元、2500元薪酬补贴,对企业科技创新起到重要作用的,可以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按不超过企业支付其计税薪酬的40%给予薪酬补贴;全日制本科生、专科生每人每月分别给予不低于600元、300元薪酬补贴;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每人每月分别给予不低于1200元、800元、300元薪酬补贴。引进省级以上领军人才或年薪30万元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前3年给予个人实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等额补贴,之后2年减半补贴。柔性引进年计税报酬15万元以上的人才,按年计税报酬每年5%给予柔性引进人才个人或团队带头人财政补贴,期限3年,最高不超过20万元。

第二条 加大安居保障力度。对新引进到我市企业工作,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家庭在本市无自有住房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全日制专科生,可以免费租住人才公寓3年或分别给予为期3年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600元、300元的租房补贴;工作满3年,在宣首次购房的,可以分别给予每人20万元、10万元、6万元、2万元安家补助费。新引进到我市企业工作满3年,在宣首次购房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分别给予每人15万元、10万元、5万元安家补助费。优先保证人才的公积金贷款发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自有存量工业用地增加容积率,不再增收土地价款,按不超过工业项目总建筑面积15%的标准,自建人才公寓等办公生活配套设施,5年内等额返还房产税地方留成部分。

第三条 促进大学生在宣就业创业。鼓励全日制高等院校、职业(技工)院校学生到我市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实习期间给予每人每天30元生活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1年。积极邀请大学生来宣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期间给予每人每月500元~1000元生活补贴。鼓励企业为实习、实践学生创造必要生活、工作条件。对首次到我市企业求职的非市域范围大学生,给予每人800元一次性求职补贴。在我市企业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全日制高等院校、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按每人3000元的标准给予个人一次性就业补贴。对毕业2年以内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给予最高50万元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支持。

第四条 强化校企合作。企业与学生、高等院校、职业(技工)院校签订人才(用工)定制培养协议,按企业支付给定制培养学生在校学习补助额度的50%给予企业补助,按定制培养学生数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高等院校、职业(技工)院校奖励。高等院校、职业(技工)院校推荐学生到我市企业就业,按中专(技校)、全日制专科、全日制本科分别给予学校每人1000元、1500元、2000元的一次性引才补贴。支持企业开展职工岗前和技能提升等培训,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

第五条 加强载体平台建设。定期组织企业赴市外开展人才招聘活动,根据企业实际支出给予招聘补助。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对获批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的企业,分别按照国家级50万元、省级20万元给予资金补贴,对获批院士工作站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企业引进的两院院士、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每人每年分别给予20万元、5万元生活补贴。支持企业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分别按照国家级15万元、省级10万元、市级5万元标准给予资金补助。支持企业建设产业人才服务站,定期组织产业人才沙龙等活动,加强人才交流和服务。支持企业建设大学生见习实践基地,根据见习大学生总数,按照每人每月1400元标准给予企业补贴。加强公共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宣城-高校人才创新资源网上对接平台”,定期推介人才政策、人才风采、人才需求,放大招才引智工作成效。

第六条 支持企业自主招才。鼓励企业给予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含柔性引进人才)股权激励,或以管理、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每年开展企业招才引智突出贡献奖评选活动,对在企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经市政府评选认定后,颁发“宣城市特聘专家”证书,授予“荣誉市民”称号,长期享受“宛陵优才卡”待遇,给予1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招才引智成效突出的企业和企业家进行通报表扬,并给予一定奖励。对企业首次自主招收且稳定就业满3个月并依法办理社保(或开展用工备案、或购买商业工伤保险)的,按照500元/人的标准给予奖励补贴。

第七条 鼓励市场化引才。对引进“两院”院士等国家级领军人才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每引进1人给予1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引进的人才2年内入选“省级领军人才”的,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对首次成功引进到我市企业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并依法办理社保(或开展用工备案、或购买商业工伤保险)的高等院校、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及其它人员,按照1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奖励补贴。建设人才工作站、聘请引才顾问,对引荐人才表现突出的人才工作站和引才顾问,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引才奖励。

第八条 强化公共服务保障。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人社综合窗口设立“人才服务专窗”,深化人才服务打包一件事,成立企业人才服务专班。扩大“宛陵优才卡”发放范围,拓宽高层次人才服务领域。对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及其它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提前预约、专人陪同”就医服务,其子女在学前、义务教育阶段可以自主择校,其配偶可以按照对口从优原则予以安置。

三、保障措施

一是制定一组实施细则。为方便企业、人才及有关部门掌握和落实政策,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了宣城市重点产业人才政策“宣8条”一系列实施细则,明确了各有关职能部门责任分工。

二是成立一个工作小组。为跟踪推进“宣8条”落实,成立了市人才工作协调推进组,协调推进组由市人才办、市人社局牵头,组织、科技、教育、卫健、住建、财政等部门分管负责同志组成,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定期议才”制度,协调解决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困难问题。

  三是建立一套服务专班。由市人才办牵头,由组织、人社、科技等部门及用人单位采取“1+1”方式,直接联系服务一批我市企业引进的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以及有突出贡献、在市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各类人才。部门和用人单位确定专人对接服务,开辟政策绿色通道,直接指导兑现人才政策。

四是设立一个窗口受理。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人社综合窗口“人才服务窗口”或长三角“一地六县”(宣城)人才综合体“人才服务专窗”,统一受理人才政策补贴和各类服务事项的申请,实行“一窗口受理、一对一服务、一站式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