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市场监管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0MB1915595L/202301-0008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宣城市知识产权局)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名称: 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1-10
索引号: 11341700MB1915595L/202301-0008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宣城市知识产权局)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名称: 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1-10
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01-10 10:07 来源: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宣城市知识产权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2年,宣城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深入贯彻省委“一改两为”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总局“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和省局“三稳两强一提升”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监管创一流”四三五创新提升行动为抓手,持之以恒讲政治、改作风、办实事、保安全、优环境、促发展,不断强化市场监管“稳”的职能,加大市场监管“进”的力度,提升市场监管“服”的温度,有力服务了全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全年共获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12次,质量强市、知识产权、标准化、药品安全等重点工作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先后出台纲领性文件,营商环境三项指标居全省第一方阵,5月份,食品安全工作状况总体评价位居全省第一,7月份,药品安全、质量工作均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11月份,作为唯一市直单位在全市三季度重点工作点评会作典型发言,12月份,市局荣获省人社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联合表彰的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为市场主体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扛牢压实“五大安全”政治责任,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市场环境。一是疫情防控抓紧抓实。常态化开展包保包片重点场所全覆盖检查,严格落实药店、餐饮经营户疫情防控措施,认真开展进口冷链和非冷链食品监管、防疫物资产品质量监管,共查处进口冷链食品案件23件,对41家药店、15家餐饮单位予以停业整改,与全市16543家餐饮服务场所、1018家药店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12月以来,成立市局防疫药械流通监管工作专班,全力做好涉疫药械和重点防疫物资“保质稳价”工作。二是食品安全监管稳步加强。深入开展“守查保”专项行动,共检查食品主体38454户,发现隐患风险问题数13298个,完成处置数13182个,查办食品案件1768件,在全省专项行动调度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扎实开展“三清单一承诺”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6.4万条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数据归集。建立“政府推动+金融助力=企业免费参保”的多方共赢、双向互济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新机制。推荐38家食品企业申报创建“食安安徽”品牌。推动皖南七市签署《皖南区域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合作框架协议》。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抽检提升到5.1批次/千人。全面推广食安封签,全市共使用食安封签785.5万张。加强老年助餐服务食品安全监管,589家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模式。打造宣州农产品(食品)加工园等7个党建引领示范区。三是药品安全监管积极有效。以两办名义印发《宣城市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具体措施》,成立宣城市集中打击整治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省首个市级药品检查员实训基地,组建药品应急管理专家库,先后开展药品安全春风行动、“药安乡村 2022”药械专项稽查、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等专项行动,共查办药械妆案件505件,罚没款合计72.33万元。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化妆品不良反应百万人口报告分别居全省第2,第1,第2。零距离赋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强化大健康“双招双引”工作,相继引进安徽久为医药材料有限公司投资等19个项目。实施“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提升工程,新增4个“十大皖药”示范基地。四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科学规范。推进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特种设备安全“双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百日行动”,部署开展“11+2”项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共检查特种设备相关单位2596家,检查特种设备22146台套,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432份,立案45起,罚没金额97.8万元。建成电梯应急救援监管信息系统和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推进“安徽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系统”应用,实现特种设备安装告知、定期检验、使用登记等全程网办。组织开展省市两级“送法送技”到基层培训活动9场,共450人次参加培训。五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新有为。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清零”行动,共计抽检98种产品726批次,合格率96.4%。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集中治理等10个专项检查整治行动,共排查企业727家,发现风险隐患企业21家。充分发挥13个风险监测站作用,将儿童玩具、防爆电气等28种产品纳入全年风险监测,搜集风险信息173条,居全省第一位。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覆盖企业超过135家,累计解决质量问题94个,助企增加产值超510万元。依法召回9批次缺陷消费品,共计50573件。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创业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在深化改革上出新求实。推进企业开办“六个一”体系建设,将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工作日8小时内,122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证照分离”分类改革,做到“一网受理、集成办理、信息共享”。选择市场监管部门11项主要行政许可事项,实现营业执照+许可证并联注销改革全市全覆盖,同时推行歇业备案制度,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退出成本。实现市场监管187项审批事项全程网办,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广泛覆盖,积极推进“一业一证一码”“全域通办”等改革试点,在广德市开展“个转企”改革被人民日报-人民数字联播网和省政务要情刊登,获得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4.1万户,同比增长13.3%,全市市场主体规模超过30万户。二是在指标提升上抓好落实。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制定《进一步创优营商环境发展壮大市场主体32条工作措施的通知》,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成立市局营商环境专项工作组,建立分管市长月调度、指标长双周调度、局主要负责人日调度工作机制,对标108项三级指标考核细则,制定好五项清单,采取“工作交办(提示)单+督办单”的方式调度,坚持市县一体推进,四季度企业开办、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市场监管三项指标分别位居全省第2(三季度第1)、第3(三季度第8)、第2(三季度第2)。三是在助企惠企上更加务实。创新开展“零距离全程代办服务”工作,围绕园区主导产业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市场服务链条,设立10个全程代办工作组,由局领导担任组长,共有30名代办员,建立重点企业名录库180家,制定28项具体服务事项,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全过程”服务,共出动走访企业323家次,办理企业反映困难、问题325件,解答咨询600多次,被省政务要情、中国质量报、安徽日报等媒体关注报道,获得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开展“四送一服”“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等活动,局领导共带队走访企业82家,解决问题31个。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治理,收费主体主动退费让利和清退多收价款453.28万元。市局直属技术机构共减免检验检测费用32.73万元,缓收检测费用42.15万元。成立“小个专”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依托全市56个市场监管所,完成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全覆盖,建立29个业务科室“小个专”党建联系点,共走访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325户。组建宣城市扶持个体工商户部门联席会议,整理32条服务清单,联合开展首届“个体工商服务月”活动,接受咨询近2000余人,走访个体商户1300余户。

(三)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为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筑势赋能。

一是实施质量强市战略。质量强市纵深推进。实施质量工作“1256”行动,率先将品牌质量纳入亩均效益评价体系。设立首席质量官1535个,占规上企业数比重80.36%。宁国经开区橡塑密封件质量提升获评2021年度全省质量提升十大案例,14家企业获批2022年皖美品牌示范企业。推进“汽车零部件质量提升”项目实施,作为全省唯一市局在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建设线上工作推进会作经验交流。标准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提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标准化发展的实施方案》,成立以市长任主任的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司尔特肥业有限公司获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企业。全市新增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8项,省地方标准24项,团体标准22项,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标准达230项,首批20项绩溪徽菜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质量基础有效加强。印发《宣城市市场监管局关于进一步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的通知》,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指导站80个。出台《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培训人员463人次。国家电动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安徽)通过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签订《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与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宣城工作站。质量合作不断深入。8月25-26日,成功举办高规格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质量标准论坛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市场监管工作交流会,总局有关领导,市委、市政府和省局主要领导参加,九城市政府首次联合启动2022年“质量月”活动,共同签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质量强国中长期规划〉联合行动方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相关报道150余篇。二是提升知识产权质效。知识产权治理高位推进。编制“十四五”知识产权专项规划,修订《宣城市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知识产权专题会议,将市知识产权战略工作领导组更名为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18家增至26家。10月9日,邀请省知识产权局程胤局长为市委党校秋季县干班学员及宣城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作专题授课。11月30日,宣城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正式揭牌成立。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高。印发《宣城市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开展发明专利倍增行动和领导干部包保重点企业发明专利“清零提升”行动,组织开展全市高新技术专利实施情况专项调查,推荐4家企业申报省级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项目,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同比增长17.4%。1项目入榜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10项目获第九届安徽省专利奖,新增1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宁国、广德分别跻身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和“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加快提升。创新专利行政裁决审理方式,采取市、县联合审理、线上线下口审、技术调查官参与审理等方法,得到省局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队伍,首批聘任8名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32名社会监督员和34名调解员。推荐全市10件商标列入第一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点商标保护名录》,与南京都市圈十城市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一项目成功入选安徽省2022年度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项目(全省5件)。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与市中院、市仲裁委、宣城海关等建立知识产权跨部门合作机制。下辖县市区8个维权援助工作站和3个企业维权援助工作站相继获批成立。全年共查处知识产权案件98件(其中专利案件8件)、案值33.21万元、罚款21.9万元。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改善。在全省率先发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建立宣城市专利监测管理服务平台和宣城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全市现有1家国家级、2家省级和13家市级公共服务网点,实现服务网点全覆盖。新增50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推进“高端装备及耐磨铸件”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建设。积极指导宣城汇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和安徽奕鼎科技专利代理事务所在宣注册落户,实现本土专利代理机构“零突破”。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和“知惠行”专项活动,共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40笔,融资13亿元。

(四)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为市场主体运行营造公平环境。

一是不断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以市政府办名义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通知》,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23家扩容至33家,联合市委依法治市办公室开展6次专项督察,公平竞争审查文件47份。开展妨碍民营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梳理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现行有效政策措施236件。一同志在第二届长三角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立功竞赛中获公平竞争审查技能提升项目个人二等奖。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立案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46起,结案38起,罚款292.3万元。二是强化信用监管。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计划任务1302个,“一单两库”建设覆盖率达100%,制定并完成抽查任务1537个,其中联合抽查任务1419个,占比92.32%;以信用风险分类方式开展抽查1324户,占比86.14%,均达到全国标杆水平。印发《宣城市“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一版)》,梳理出54项行业清单,实现行业综合监管“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开展市场主体年报精细化管理试点工作,实现企业便利度和年报数据质量双提升,被省局定为年度创新试点。签订镇江宣城汽车零部件产业跨区域协同监管协议,开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双随机跨区域联合检查。帮助失信市场主体修复信用1075户次,为97户企业开展信用综合评价,为18家拟上市公司出具相关证明材料。三是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执法行动。深入推进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共查办案件2453件,案值1157万元,罚款733万元,发布8批次共73件典型案件。开展元旦春节打假、打击整治养老诈骗、“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和集中整治商品过度包装、“天价”月饼和蟹卡蟹券等问题等专项行动,加强重点时段和防疫物资价格监管,加大网络交易和广告监管力度,共核查办理网络交易违法案件370件,查处违法广告案件89件。市局荣获“2022年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突出成绩单位”。四是持续提升综合监管效能。召开推行“智慧化+信用化+网格化”监管暨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会议。将全市划分成167个监管网格,配备256个网格监管员和400个网格协管员,对应796个社会化网格。将“两化”建设纳入对县市区目标考核体系,完成54个基层市场监管所建设任务,全市市场监管所“两化”建设完成率达96.4%。同时,制定《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工作机制》,出台《宣城市市场监管领域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建立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机制,出台文件对“2+8”特色产业探索实施触发式监管,指导泾县积极探索开展“沙盒式、触发式”市场监管,该做法被省政府网站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栏目报道。五是积极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召开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开展六大行业创建、宣城特色伴手礼评测、遴选宣城消费体验馆等活动。获批安徽省第一批放心消费示范县创建单位1家,放心消费示范乡村12个,放心消费示范街区2个,放心消费示范行业协会2家,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1家。着力推进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退货数量7542件,退货金额73.32万元。积极推进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新增ODR企业63户。建设一地六县“满意消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组建“一地六县”名优农产品销售联盟。全市12315热线共接收投诉举报咨询33306件,同比增长24.65%,办理12345热线工单354件,现场接待消费者投诉咨询578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18.43万元。

(五)充分彰显政治属性,为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强基固本。

一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市场监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政治建设贯穿到市场监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市局660项权责业务梳理归纳为116项重点工作,自5月份起,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四三五”创新提升行动,制定了十个具体行动实施方案,在高标准推进落实目标任务中体现政治担当。9月26日,市委主要领导在市局调研时对党建和业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二是以党的建设为中心。局党组11次听取和研究党建工作,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5次。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完成7个党支部的按期换届工作,印发《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实施“六大工程”,建设“六型机关”。创新举办12期“市说星语”夜学讲坛,广泛开展“会前练手”“你听我讲,你讲我评”,组织党员集中学习184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90余次,精心打造党建、法治等文化长廊,学习强国成绩稳居市直单位前三名。局党组书记主持召开专题宣讲会1次,面向全局讲授专题党课两次,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大集中培训班一期。三是以队伍建设为支撑。以优化班子结构、干部梯队建设和推动事业发展为出发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大人员招录以及人才引进工作,加强对年轻干部的锤炼和培养。加大干部队伍教育力度,在市委党校举办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市场监管所所长培训班,在复旦大学举办中青年干部综合素质提升班,举办基层党建业务培训班,搭建“市说星语”夜学讲坛、“科长法治讲座”、“青年沙龙”等活动载体,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公平竞争、质量工作进党校活动。成立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团支部,注重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市场监管队伍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四是以作风建设为抓手。聚焦“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不断强化“监管为民”理念,印发了《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宣城市市场监管局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政府第五次廉政会议精神任务清单》《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改进作风工作方案》等,将改作风纠四风工作列入年度党建工作要点,认真组织开展了食品药品领域群众身边腐败专项整治、民主评议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百名科长“五比五评”、“五聚焦五查找”作风专项整治、巡察反馈问题专项整治等多项作风整治专项行动。机关纪委发布廉政提醒8条,组织效能督查8次。五是以基础建设为保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及时对本部门行政权力进行动态调整,完成审核行政处罚案件342件。健全内部管理工作机制,坚持以制度管事管人,强化会议议事、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工会活动、差旅报销、监督检查、考勤考评等制度机制,认真做好意识形态、应急、综治、维稳、双拥、保密等各项工作。

当前,全市市场监管事业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工作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和短板。如,一是科技赋能智慧监管能力不足,智慧监管建设严重滞后于时代形势发展和市场监管任务需要;二是知识产权创造基础薄弱,高价值专利不多;三是改革创新意识需要增强,能力需要提升;四是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班子力量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