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文旅局> 建议提案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1700MB1911893J/202305-00066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宣城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89号建议的答复函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5-15
索引号: 11341700MB1911893J/202305-00066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宣城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89号建议的答复函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5-15
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89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3-05-15 09:00 来源: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宣城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姚航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融入“大黄山”旅游圈助推绩溪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现答复如下:

一、发展现状

(一)强化全域旅游创建统领。依托绩溪县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指导绩溪县开展全域旅游各项工作。将绩溪县全域旅游纳入《宣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实施方案》和《宣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导绩溪县科学编制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明确以“美丽中国先行区、绿色发展样板区、文旅康养目的地”为目标定位,“一心、一廊、一路、两翼、百村”为旅游发展格局,统筹考虑历史文化名城与乡村发展,同步推进景点景区和百景村庄建设,全力以赴推动全县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2022年,绩溪县成功入选安徽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目前,对照创建标准,积极指导绩溪县开展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各项准备工作。

(二)助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为了实现绩溪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指导绩溪县扎实开展乡村旅游“421”行动和“微创意 微改造”提升行动,编制《关于开展绩溪县推进乡村旅游“微创意 微改造”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2年,指导绩溪县完成69个“双微”提升点建设和改造,实现门户、道路、田园、庭院景观优化美化。结合我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遴选一批文旅资源丰富、条件较好的自然村在全省率先开展“双微”重点村打造工程,绩溪县上庄村以胡适、胡开文等名人故居,徽雕、木雕、砖雕等传统制作技艺为依托,实施田园、道路、建筑、设施、夜景以及整体风貌等艺术化改造,2022年,上庄村成功入选宣城市“双微”行动重点村。指导绩溪县开展各类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以创建促升级,近年来,绩溪县尚村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上庄镇、8伏岭镇入选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龙川村、尚村村入选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尚村村入选安徽省“特色美食村”,伏岭村入选安徽省“精品主题村”,家朋乡入选安徽省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

(三)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一是加强传统古村落保护。绩溪县有着非常丰富的古村落资源,全县有31个中国传统村落,其中千年以上古村落25个,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将传统村落分为三个独具特色的片区,实行多类型、多区域的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充分挖掘绩溪县古村落历史文化,对古村落的建筑艺术、先贤名士的生平传记、村民生产生活的传统习俗等加以收集和记录,如仁里村的《仁里村志》2017年列为首批“中国名村志”出版发行;尚村村恢复板凳龙表演和几十种传统工艺,建设徽州工匠一条街,将非遗全面融入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二是加大历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加快实施绩溪县历史文化名城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目前古城范围保护与整治工程、道路改造提升、街区环境整治、节点景观打造等相关建设项目已启动建设。以东大街改造为纽带将绩溪县博物馆、文庙文化广场、三雕博物馆、西山历史文化街区、中正坊-白石鼓历史文化街区、中国徽菜(徽厨)博物馆有机串联起来,形成“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黄金旅游线路”。三是推进“百里历史文化长廊”风景道建设。依托美丽公路建设,持续推进“百里历史文化长廊”打造,指导完成《绩溪县“百里历史文化生态走廊”片区旅游发展规划(2015-2030)》编制,并结合乡村旅游“421”行动,将“百里历史文化长廊”风景道纳入安徽省“旅游风景道”培育名单,不断推动廊道范围内的基础设施的提升,旅游业态的打造、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

(四)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培育。大力引进休闲度假、创意经济、体育赛事、医养康养、会展经济等项目,2023计划推进总投资84.73亿元的32个文化兴县旅游发展行动项目建设。其中新开工项目25个,总投资54.03亿元,续建项目7个,总投资30.7亿元,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16.45亿元。依托绩溪全域山地自然资源和溪流塘库资源,打造“中国户外运动第一县”和“中国溪钓之乡”。目前已于长沙情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绩溪县体育旅游溪流休闲垂钓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合作运营期限10年,一期计划开发30公里溪流、5座小二型水库等溪流、山塘休闲垂钓基地。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绩溪县与长三角客源地之间高铁线路不多、班次较少,通而不畅的问题依然存在;与临近浙江地区存在许多“断头路”,可进入性差;尤其是部分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乡村旅游集聚区仍然为“村村通”道路,停车场、标识系统、旅游厕所、落地自驾等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完善。

二是旅游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目前,绩溪县乡村旅游集聚区仍然处于自发经营状态,组织化程度不高,加之如旅游民宿、农家乐等旅游新业态经营户多为农民或其他行业转型而来,从业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管理经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绩溪县旅游业的发展。

三是旅游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绩溪县作为徽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但整体文化旅游形象在知名度和影响力方面距离黄山市以及长三角县市还有较大差距,在宣传营销推广中,受众面较窄,宣传营销效果欠佳,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和打算

一是扎实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统领,全面完善“县-镇-村-点”四级文化旅游服务体系。严格按照《宣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宣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实施方案》部署落实,充分发挥绩溪县毗邻黄山风景区的优势,以徽商、徽菜、徽墨、徽雕、徽剧、徽派建筑等徽文化元素为核心,逐步构建“一体两翼,核心驱动;三轴两极,五区联动;水廊天路,两脉律动”的总体空间格局。进一步完善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部门间加强协同配合,强化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资金、项目整合,联合农业农村、卫健、教体、林业、交通等相关部门,共同实施“+旅游”发展战略,促进乡村业态创新。进一步完善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推动解决制约乡村文旅发展的基础设施、土地、资金、人才等瓶颈问题。

二是加强文旅重点项目统筹协调。512旅游重点项目和数字创意产业为抓手,紧扣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积极协调推动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经摸排,我市现有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重点文旅项目113个,其中绩溪县重点文旅项目40个(在建重点文旅项目15个,项目总投资52.235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1.97亿元;2023-2025年谋划“重点文旅项目25个,项目总投资86.33亿元)。立足特色优势资源,以户外运动、休闲垂钓、古城旅游、户外露营、民宿发展等为主攻方向,谋划编制一批文旅产业招商项目,积极开展产业大招商,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旅资源盘活、开发、建设。加大数字创意产业“双招双引”力度,促进文旅产业升级,打造高品质旅游目的地。

三是持续加强文旅品牌宣传推介。建立政府、行业、媒体、公众多主体共同参与、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营销联动机制。开展网络、公众、节庆营销等多种方式的品牌营销,在国家、省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打响绩溪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进一步创新文旅营销方式,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抖音、马蜂窝、双微等自媒体平台开展文旅品牌营销,集中力量做好周边游、自驾游市场宣传推介。依托与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协作,联合打造自驾旅游、研学旅行、红色旅游、健康养生旅游等长三角黄金旅游线路,进一步扩大绩溪文旅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四是推进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围绕文化名片策划具体项目,加快推进启动区历史人文环境及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启动区传统建筑修缮活化利用、全县域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馆古村落保护联网工程路域景观提升改造项目,以项目带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动员和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传统村落经营性项目,充分利用古民居古建筑统筹联动开发文化体验产品文化体验精品路线,加快发展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打造文化研学体验片区,推动一区一业产业融合,形成“保护、整治、开发”的良性循环。

五是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精提升。对历史文化街区和西山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微改造”,拟实施“三线下地”、巷道风貌整治、小节点打造、统一标识标牌等项目,通过基础设施及环境提升、文化休闲功能植入,不断优化功能,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品质。实施城门遗址改造。适当恢复城垣增加展示内容,结合地形现状,建设水关圳遗址公园,作为城墙遗址展示环的展示点之一。望晕门现原址为一处台地,植有绿化,现状绿化未体现任何城门要素,拟在此基础上做改造提升,改建为街头口袋公园,作为城墙遗址展示环的展示点之一。

感谢您对宣城全域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办复类别:A类

公开属性:依申请公开

联 系 人:丁芳            

联系电话:3022912

 

 

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