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新闻发布会

“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5日

发布会嘉宾: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邱红娟

发布会地点:新闻发布厅(敬亭阁二楼)

主办单位:市政府新闻办、市政务公开办

发布简介:主持人: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宣城市“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下面,...

来源:市政府新闻办、市政务公开办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划标准。研究制定我市医疗保障相关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贯彻执行国家、省关于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的办法和规定,健全落实医疗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机制,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支付方式改革。负责监督管理全市医疗保障基金,承担市级医疗保障基金管理工作。

(三)贯彻执行国家、省关于医疗保障的筹资和待遇政策,完善动态调整和区域调剂平衡机制,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待遇标准,建立健全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待遇调整机制。组织拟订并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四)组织制定全市城乡统一的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等医保目录和支付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医保目录准入谈判规则并组织实施。

(五)组织制定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收费等政策,建立医保支付医药服务价格合理确定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建立市场主导的社会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价格信息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

(六)制定药品、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指导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药品、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平台建设。

(七)制定定点医药机构协议和支付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信用评价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监督管理纳入医保范围内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依法查处医疗保障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八)负责医疗保障经办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组织制定和完善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政策。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制度。

(九)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职能转变。市医疗保障局应完善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减轻医药费用负担。

(十一)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有关职责分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医疗保障局等部门在医疗、医保、医药等方面加强制度、政策衔接,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协同推进改革,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和医疗保障水平。


介绍宣城市“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建设情况

主持人: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宣城市“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下面,请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邱红娟介绍相关情况。

邱红娟:大家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宣城市医疗保障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下面就宣城市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建设工作介绍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1〕36号)关于健全医疗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总要求,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于2022年12月开始全面启动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建设工作,并被写入我市政府工作报告予以对外公布。此次建设工作意在打造“市-县-乡-村”四级医保经办网络,让群众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即可享受到高标准、高质量的医保服务。现就具体工作落实情况介绍如下:

邱红娟:一、“三图”绘就“服务圈”,解决服务下沉难问题

坚持系统推进,强化要素保障,整体实施“医保15分钟服务圈”建设,有效完善基层医保服务体系。设计“规划图”。高标准谋划、高规格推进“医保15分钟服务圈”建设,将其建设列入“十大民生实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采取市县联动和全市一图的建设模式,组建1个市级医保专班和7个县级医保专班,明确建设责任,深入责任网格指导督导,确保建设工作按序时完成。绘好“作战图”。采取“市县共担、补助+配套”机制,投入基层医保服务升级资金909万元,依托乡镇(街道)综合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村委会)为民服务中心,布局947个乡镇医保服务站和村医保服务“微窗口”,分别配备101个乡镇医保“指导员”和1049个村医保“网格员”。通过镇村误工补贴和考评奖励,激发组级网格员积极性,促进组级网格常态化、规范化运行。采取“接入医保专线+依托外网平台”的方式,实现医保服务站、“微窗口”医保信息系统全覆盖。固化“实景图”。开展“两个年”活动(医保服务提升年、医保经办规范年),围绕服务地点查询、服务柜面设置等25个方面开展评审,有效促进标准落地。扎实开展医保经办系统练兵比武活动,将全体医保经办人员纳入培训考核体系,以集中授课,岗位练兵,跟岗见学等形式全方位提升基层医保经办人员业务能力。 

邱红娟:二、“三变”织密“微网格”,解决服务不方便问题

强化“宛美医保 您我相伴”党建品牌引领,推行镇、村、组医保服务“双网”(服务网、信息网)共建,打造基层医保贴心服务。“进城办”变“村里办”。将医保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放到基层,并将政务服务事项下沉纳入医保部门“赛马”指标进行考核验收,确保乡镇(街道)医保服务站开展政务服务事项不少于17项,村(社区)医保服务“微窗口”开展政务服务事项不少于7项。聘请村(社区)“两委”成员或医保代办员担任网格长;聘请村老党员、村民组长等担任组级网格员,为村民宣传医保政策,提供参保登记、慢性病登记、大病保险等便民代办服务。开展“政策找人”、“送服务上门”等活动,保障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线下跑”变“指尖办”。在考虑服务适老化基础上,推进医保服务事项“网上办”,实现基本医保费用征缴等17项业务“全程网办”。乡镇医保服务站、定点医疗机构通过医保电子凭证实现医保全流程服务“一码通办”“掌上办”“刷脸办”,推动就医购药全流程业务从“卡结算”“码结算”到“刷脸结算”。我市在全省首个上线“零星报销智能审核系统”“门诊慢特病网上鉴定系统”,月均线上受理门诊慢特病申请近4000件。“规范办”变“精细办”。按照“服务质量最优、提供材料最少、办事时限最短、办事流程最简”的“四最”要求,推进市级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工作。协同市数据资源局完成我市乡村两级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全市一单”标准化建设工作,实现同一事项在市内同层级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邱红娟:“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建设以来,在解决基层参保群众关注的医保“关键小事”和“民生大事”方面发挥显著作用。群众获得感更强,通过下沉医保服务、规范经办事项、创新服务方式,基层参保群众办事“跑腿”越来越少、时限越来越短、体验越来越好,全市乡镇医保服务站、村医保服务“微窗口”月均办件量达8000余件,占全市医保系统月办件量的28.56%,医保事“门口办”“指尖办”逐渐成为常态。群众满意度更高,从参保群众“操心事”做起、“牢骚处”改起,全市参保群众医保整体满意度从2021年的95.65%上升至99.8%,群众投诉类事项占比从2021年的4.64%下降至2.87%。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