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城市政府办公室>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 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 双招双引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764Y/201611-00007 组配分类: 双招双引
发布机构: 宣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企业 / 通告
名称: 【高端装备、智能家电、先进光伏产业工作推进情况】宣城市“千企升级”和新兴产业 发展实施方案 文号:
发布日期: 2016-11-22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764Y/201611-00007
组配分类: 双招双引
发布机构: 宣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企业 / 通告
名称: 【高端装备、智能家电、先进光伏产业工作推进情况】宣城市“千企升级”和新兴产业 发展实施方案
文号:
发布日期: 2016-11-22
【高端装备、智能家电、先进光伏产业工作推进情况】宣城市“千企升级”和新兴产业 发展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6-11-22 00:00 来源:市政府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宣城市委办公室、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出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具体工作方案的通知》(办〔2016〕48号)精神,对照我市调转促行动方案工作任务,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并重,不断推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传统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1.产业结构优化。2016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1%左右,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达到28%以上,企业数达3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达38%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家。到2020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0%以上。

2.投资结构优化。2016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70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技术改造投资3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5%。在工业投资中提高工业技改投资比重、设备投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分别达到50%、38%、6%。到2020年,力争累计完成技改投入2000亿元,在工业投资中提高工业技改投资比重、设备投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分别达到58%、50%、10%。

3.两化深度融合。2016年,全市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指数达50。工业企业关键制造设备数控化率达5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65%。新增省级以上贯标试点企业6户,其中国家级1户。到2020年,全市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指数达75。工业企业关键制造设备数控化率达52%,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0%。新增省级以上贯标试点企业30户,其中国家级5户。

4.创新能力增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2016年,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力争国家级1家,新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工业设计中心3家。新创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20%。到2020年,力争新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工业设计中心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0%。

二、工作任务

(一)全力实施“千企升级”计划,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1.努力扩大有效投入。每年组织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发展、两化融合等技术改造项目200个以上,确保每户企业至少实施一个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力争到2020年全市累计技改投入达到2000亿元,实现规模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2.积极谋划重大项目。按照《宣城市“十三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宣城行动计划》总体要求,围绕汽车和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持续谋划实施一批高质量项目,建立梯次推进的重点工业项目库,确保“十三五”工业重点项目累计投资超过5000亿元。积极争取列入省级、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专项。(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3.全力推进机器换人。加强在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纺织、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金属压延和冶炼等领域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每年选择60家企业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900台以上,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产品品质,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生产事故。(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4.加快智能装备改造。每年实施10个应用智能装备或建设智能车间项目,深化智能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回收再利用等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应用,提高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在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流程制造领域开展智能工厂、数字矿山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实时在线优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科学化水平;在机械、汽车、轻工、家用电器及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领域开展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推进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基础数据共享等试点应用。(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5.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认真贯彻落实工信部《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建立市、县和企业三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工作联系制度,依托专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服务机构,组织企业开展贯标工作培训和服务,到2020年,力争新增省级以上贯标试点企业30户。每年选择100户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培育工作,推进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的两化融合建设。(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6.积极开展品牌建设。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计划,选择开发一批技术起点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积极争创“安徽精品”、安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力争到2020年争创“安徽精品”35个。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在线销售、在线设计、在线咨询、远程诊断、柔性化生产,促进产品生产与网络营销一体化,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产品。(责任单位:市工商质监局、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二)全力推进“十大基地”建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7.全力推进第一批省级宣城宁国经开区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进一步拔高标杆,在全省第一批14个基地考评中争先进位,力争规模效益、龙头企业、创新能力、产业配套、开放发展5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以中鼎、亚新科、保隆等现有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以密封件为基础,以模具、弹簧、紧固件、液压元件和液力元件、精密铸造基础件等为支撑的“1+N”核心基础零部件发展格局,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到2020年,基地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力争1000亿元,实现税收18亿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宁国市人民政府)

8.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发展方向。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和《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对宣城市的主体功能定位,结合地域分异特征、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发展潜力和未来发展需求,鼓励各地围绕主导产业,重点打造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力争2016年十大产业基地实现产值930亿元,其中,宣城经开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实现产值60亿元,宣城经开区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40亿元,宣州经开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80亿元,宣州区医药化工产业基地实现产值50亿元,郎溪经开区节能环保特种设备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100亿元,广德经开区PCB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110亿元,宁国经开区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基地实现产值300亿元,泾县经开区高效节能电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100亿元,绩溪县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实现产值60亿元,旌德县健康制造产业基地实现产值30亿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旅发委、市文广新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9.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锁定集聚发展目标龙头企业,对行业内排名前10位的骨干企业,精准帮扶、一企一策、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要素,聚焦支持。到2020年,力争广信农化、司尔特等企业产值超百亿元。(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0.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招大引强,并针对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和薄弱环节,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目录,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招商,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大企业。组织编写《宣城市产业链招商目录企业指南》,通过梳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行业龙头企业经营范围、投资布局与倾向,从中确定重点对接目标客户,并对照各地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招大引强。到2020年,力争引进2个投资超100亿元的大项目落户我市。(责任单位:市投资合作促进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三)全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围绕《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按照成熟期、成长期、初创期三级科技型企业标准,分别选择50、100、200家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列出问题清单,进行一对一辅导帮扶,力争成熟期企业1年内、成长期企业2-3年内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到2020年,力争新增150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3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达50%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宣城海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2. 加强高层次科创团队招引。围绕市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全球招引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技术成果成熟并能在18个月内转化为产品、形成销售收入的一流人才组成的科创团队,力争做到引进一个团队,转化一批项目,带动一个产业链发展。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专项行动,对在我市创办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团队给予专项资金扶持。2016年力争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3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教体局、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3. 加强众创空间等众创平台建设。引导支持高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建设一批众创空间、新型孵化器等众创平台,积极对接“江淮双创汇”行动,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集聚各类创客在宣城创新创业,加快培育“互联网+”等新业态,逐步形成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快速成长的空间载体。(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4.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发挥宣城市天使投资基金和科技创新基金作用,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攻关科技重大专项。力争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件以上;在重点领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800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进一步凸显,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5.实施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建立全市统一公开的科技计划管理平台,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加快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宣城研究院和皖江禽产业研究院两大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依托骨干企业建立完善一批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综合运用市场培育、政策引导等多种方式,引导推进各类开发区争创省级创新型园区和高新区。到2020年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力争省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达200家以上,形成共建共享互助的创新网络。建成2个以上省级创新型园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5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6.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突出企业家队伍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爱护、服务企业家和“创业光荣、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有计划组织全市重点工业企业经营者开展培训,提升企业家“创新、创业”能力。发挥宣城青年创业园等各类平台作用,拓展众创空间,推广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模式,全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推进举措

(一)构建服务机制。加强对“千企升级”计划和新兴产业发展工作的引导和服务,市经信委牵头负责“千企升级”计划工作,市发改委牵头负责战略性新兴产业,市科技局牵头负责高新技术产业,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商质监、市环保局、市金融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部门组织实施。各项工作任务首位责任单位为牵头单位,要细化发展目标,倒排时间,倒逼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于每月20日前对工作任务落实和推进情况进行通报。

(二)加大考核评估。完善“千企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考核评估制度,建立相关统计监测和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开展阶段性检查效果评估和督查。牵头部门每月召开专题调度分析会,分析目标和措施推进情况,研究解决办法和措施。

(三)强化政策支持。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意见》(皖政〔2016〕1号)、八部委《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全面兑现《关于进一步降低工业企业成本减轻工业企业负担的实施意见》、《宣城市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降成本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的实施意见》中的各项优惠政策,各对口部门要制定具体的贯彻措施、兑现细则,切实解决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化解融资难题。组织市、县金融部门开展中小企业融资对接活动,深化“4321”政银担合作,大力开展“税融通”业务,有效缓解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发挥国有担保公司资本金放大效应和工业投资公司应急转贷作用,鼓励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券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引进创投、风投资金,采取信托融资、融资租赁等多种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推动一批高成长型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进产融合作,形成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融资信息对接清单,为银行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