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和客服平台
“FaceTime”诈骗案件频发
今年5月初,杭州市民贾先生接到显示为“微信客服”的“FaceTime”视频电话,对方称贾先生的微信账户存在异常,如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其征信,并指导贾先生使用“FaceTime”中的屏幕共享功能,解除所谓的账户异常。
贾先生最初将信将疑,但因为对方来电频繁,他头脑一热就转出去15万元。“转出去的瞬间,我就清醒过来,立刻就报警了。”截至目前,该案仍在侦办过程中。
无独有偶,今年6月,杭州市民吴女士也接到一个标注为“支付宝客服”的“FaceTime”视频通话。对方称吴女士有一笔信用贷款利率偏高,需要调整,为了取得吴女士信任,还让吴女士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反诈”宣传。
当吴女士正准备按照对方指示去进行手机操作时,当地派出所反诈劝阻队员接到反诈中心预警指令,立即上门劝阻,吴女士账户内的5万元被成功保住。
屏幕共享和修改昵称功能
引发安全风险
“FaceTime”的通话界面中,有一个“屏幕共享”的图标,点击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后,会把屏幕上所有操作以及显示的内容,包括你的短信、微信、银行支付密码、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全部同步给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