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奋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将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作为融入宣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聚焦“产业”核心支撑,创新“合作”步法打法,全力全速推进长合区建设崛起成势。
一、目前进展情况
(一)持续高位推动。2024年1月16日,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复设立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皖政秘〔2024〕10号),成为全国第3个、安徽第1个以“长三角”命名的产业合作区。3月6日,省委编办批复设立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管委会,在苏皖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基础上增加行政编制10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规划建设工作,将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作为宣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推动“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的“一号工程”全力推进。4月29日,市委书记李中赴广德市调研产业发展、长合区建设,强调努力将长合区打造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地标”。
(二)科学编制长合区总体发展规划。目前规划方案初步编制完成,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方案经公开招投标,由安徽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管委会联合省设计院多次赴湖州长合区、中新苏滁高新区等地考察学习。同时,邀请省人民政府参事、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程必定,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戚常庆【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发展规划宣城负责人】、湖州规划院高级规划师李宏伟【湖州长合区规划主编】等资深专家召开两轮专家论证会,为总体发展规划问诊把脉、提出建设性意见。两次书面征求市直单位、县市区意见,8次召开座谈会。目前规划方案初步编制完成,近期进一步完善后,提请市委、市政府研究。
(三)做好国土空间规划保障。《宣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保障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一区三片’建设”,已于2024年3月2日经省政府批复同意。根据2023年12月13日市委主要领导召开的专题会议精神,结合广德市实际情况,在本次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中调入长合区广德片区城镇开发边界增量空间220.21公顷(其中宣城市本级中心城区调出30公顷用于支持长合区广德片区建设),为长合区广德片区建设提供了充足空间保障。积极争取纳入长三角国土空间规划和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宣城市全域纳入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范围,并将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一区三片”纳入规划概念方案。
(四)基础设施全面提速。围绕打造生产空间集约、生活空间超前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格局,加快建设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标杆典范。利用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契机,为“一区三片”新增3.16平方公里(4740亩)空间规模。今年以来,广德片区完成房屋拆迁44户6411平方米,完成280户房屋丈量登记,11万伏青元岭变电站等配套项目加快建设,邻里中心一期工程已封顶、二期工程正在基础施工;宣州片区完成105亩土地征迁,拆除房屋2800平米,完成园区8条道路改造提升;郎溪片区完成817.7亩土地征迁、180户房屋拆迁签约,长合大道完成项目设计,污水处理厂、水电气等配套项目加快推进。
(五)谋划运营平台公司和投资基金。2023年12月25日注册登记长三角(宣城)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目前正在开展运营模式调整,将注册资本金由10亿元调整为5.33亿元(实缴资本)。谋划设立长三角(宣城)产业投资母基金,总规模10亿元,组建总规模40亿元的长三角(宣城)产业投资基金。总投资4.4亿元的广德片区基础设施配套一期工程专项债项目报省财政厅评审,总投资5.7亿元的宣州片区工业母机产业基地专项债项目完成可研文本编制,总投资10亿元的郎溪片区临港产业园基础设施专项债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计划7月份发债。
(六)招大引强成果丰硕。坚定“大干项目、干大项目”,重点招引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今年以来举办长合区上海专场招商推介会、苏州专场招商推介会、工业母机产业投资恳谈会。1-5月,长合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个,总投资258.3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6个,总投资99.5亿元;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14个,总投资53亿元。广德片区投资101亿元的人本轴承项目、投资62亿元的国清12GW TOPCon高效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成功签约,投资100亿元的寻钠电池、投资50亿元的青钠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建设目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劲头,开足马力、大干快上,努力把长合区打造成彰显美丽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典范。
一是奋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新地标”。通过财政投入、争取专项债、导入专业化基金、引入央企国企参与等方式,广泛筹集建设资金。全力打造生产空间集约、生活空间超前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格局,加快建设成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地标。
二是奋力打造布局新兴产业“首选地”。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和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全面掀起“大干项目、干大项目”热潮,力争50亿元、百亿元项目再突破,确保全年招商项目实现“5333”目标【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0个,其中50亿元、百亿元项目不少于3个,新开工项目不少于30个,新投产项目不少于30个】。
三是奋力打造跨省产业合作“示范区”。把握长合区纳入上海大都市圈规划战略主动,加强与上海临港集团、松江经济开发区等协同合作,打造安徽接轨上海产业协同创新示范区。
四是奋力打造改革开放“试验田”。用好省委赋予宣城先行先试权,全面等高对接沪苏浙地区一流营商环境,探索开展工业项目“默容简”改革【“超时默认”+“容缺受理”+“极简审批”】,全面提速项目落地时效。
办复类别:A类
公开属性:依申请公开
联系人:周巧巧 联系电话:3013289
宣城市苏皖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2024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