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公报 > 2024年第2期 > 文件解读
  •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67K/202408-00006
  • 组配分类

    文件解读
  • 发布机构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2024-08-14 10:19
  • 发布文号

  • 关键词

  • 信息来源

    宣城市政府办公室
  • 主题导航

  • 信息名称

    《关于加快打造与沪苏浙一体化的营商环境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政策解读
  • 内容概述

  • 浏览次数

    9126

《关于加快打造与沪苏浙一体化的营商环境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政策解读

【字体大小:  

一)起草背景和依据

2023119日,省委常委会赴宣城市现场办公。省委书记韩俊强调宣城要做好九篇文章,其中重要一篇就是做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文章。随后,我市印发《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省委常委会赴宣城市现场办公会上讲话精神落实清单》,进一步明确做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文章具体任务,提出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头等大事,常态化对标沪苏浙创新举措,及时复制推广、大胆创新,精准化为企服务,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2024218日,韩俊书记在新春第一会上讲话强调,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打造更为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打造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

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深改委会议上,李中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省委赋予宣城先行先试有关政策机遇,持续学习转化沪苏浙政策举措,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何淳宽市长多次要求,充分吸纳沪苏浙等地在营商环境方面的经验举措,提升我市营商环境。王珏常务副市长多次指出要对标沪苏浙和省内最优值,加快补齐短板,着力提升整体水平。

为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指示要求,市政府办公室(市营商环境办)牵头研究制定了《行动方案(送审稿)》。

(二)起草过程

202312月以来,市政府办公室(市营商环境办)会同市直相关单位认真查摆18个重点指标领域与沪苏浙先发地区、合芜滁等省内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存在的差距,初步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35个差距短板。在对标找差距的基础上,组织相关单位学习借鉴上海、杭州、南京等地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研究提升举措,草拟形成了《行动方案(讨论稿)》。

3月上旬,省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4版)》。市政府办公室(市营商环境办)在印发贯彻落实任务清单的基础上,将省对标提升举措相关要求,整合纳入我市正在起草的对标文件,形成《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在起草过程中,充分吸纳了市委党校《关于推进宣城市营商环境政策创新的建议》(市情研究2023年第59期),同时吸纳了近期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学习转化沪苏浙政策有关营商环境的举措。

48日市政府办公室(市营商环境办)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417日再次征求市直单位、各县市区意见建议,419日委托市工商联征求了相关行业协会意见;各相关单位合计提出30条意见建议,采纳29条,未采纳1条。59日,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办公会专题研究,进一步修改完善。同时,按要求完成了合法性、合规性审查和公平竞争性审查。

市政府办公室(市营商环境办)根据相关审查意见和征求意见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行动方案(送审稿)》。620正式印发。

(三)主要内容

1.总体要求。坚持对标学习沪苏浙等地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实施七大提升行动,加快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力争沪苏浙能做到的,宣城也要努力做到,逐步打造与沪苏浙一体化营商环境

2.主要任务。学习借鉴沪苏浙等地先进标准和最佳实践,提出政务环境、要素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创新试点、企业服务七大提升行动,47条具体措施。

一是政务环境提升行动。围绕打造更为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提出深化政务服务事项全市一单标准化建设、推进增值服务一数赋能、优化提升高效办成一件事、探索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探索建立超时默认制度、迭代升级惠企政策直达机制、深化综合窗口改革、优化办税服务8条对标提升举措。

二是要素环境提升行动。围绕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提出进一步提升项目报建透明度、进一步提升项目开工效率、实行三个一〈一套标准,一套人马,一次办结)联合验收模式、建立项目建设全要素保障周会商工作机制、探索水电气网等管沟随路先建、深入推进省级及以上园区企业开门接电、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推动金融服务优化和产品创新、持续提升物流效能9条对标提升举措。

三是市场环境提升行动。围绕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提出进一步破除隐形壁垒、坚持知识产权同等保护、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助企行动、实行处罚决定-信用修复-合规提示三书同送工作制度、规范政府采购市场秩序、优化政府采购保证金管理、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公开、优化交易平台服务9条对标提升举措。

四是法治环境提升行动。围绕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提出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加强多元化解纷机制建设、推动破产工作提质增效、推动营商环境条例宣传贯彻落实、深化企业合规服务、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7条对标提升举措。

五是社会环境提升行动。围绕打造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提出全面推进信用+监管模式、深化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政务诚信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监督、做好涉企舆情稳妥处置5条对标提升举措。

六是创新试点提升行动。围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改革试点、持续对标学习沪苏浙,提出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专利侵权纠纷先裁决后调解、证前指导4个省级试点,提出打造一县一品特色营商环境、建立双对标提升机制2条提升举措。

七是企业服务提升行动。围绕落实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服务理念,打造企业舒心便利的生产经营发展环境,提出全面推广政商恳谈工作机制、强化营商环境感知体验、常态化做好涉企服务3条举措。

3.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市县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坚持效果导向,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四)创新举措

学习借鉴沪苏浙等地先进标准和最佳实践,提出政务环境、要素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创新试点、企业服务七大提升行动,共47条具体措施。其中,学习借鉴先发地区经验22条,自主创新8条,争取省级试点4条,细化省对标举措13条。

政策咨询联系单位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政府办营商环境

联系方式:0563-302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