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公报 > 2024年第2期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67K/202408-00012
  • 组配分类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 发布机构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2024-08-16 09:58
  • 发布文号

  • 关键词

  • 信息来源

    宣城市政府办公室
  • 主题导航

  • 信息名称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中心城市建设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
  • 内容概述

  • 浏览次数

    10549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中心城市建设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

【字体大小:  

宣州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2024年中心城市建设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523


2024年中心城市建设功能品质活力提升

实施方案

 

为扎实做好2024年中心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心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品质活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目标,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系统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推动宣城加快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

二、总体目标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顺应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新形势、人民群众新期待,聚焦“七个强市”奋斗目标,敢拼敢抢敢作为,加快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024年,中心城市建设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计划滚动实施各类项目138个,其中工程建设项目57个、城市维护项目41个、规划研究项目35个、土地收储项目5个。

三、主要任务

(一)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规划,做好宣城市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专题研究。紧紧抓住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契机,及时开展宣城区域规划研究和上海域外农场宣城区域规划研究,在规划层面提前与长三角经济高地“接轨”。高质量建设,完成阳德路东延道路建设,打通城市东联长三角“主动脉”。建成青弋江大道九标段,实现“三环”闭合,联通宣城高新区与东部新区,有力提升物流水平。实施南漪湖大道亮化品质提升,强化主城区与长合区宣州片区连接。高品质管理,以绣花的功夫精雕细琢,持续开展城市道路、公共空间、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公共服务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完成城区照明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对市区约2万盏路灯实施节能化改造,组织实施“市区窨井盖整治”等8个微改造项目。

(二)着力支持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百年大计”的战略眼光“一张蓝图绘到底”,高品质规划建设东部新区,加快将宣城打造成现代化精品城市。推进长三角智慧物流产业孵化基地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博通产业园、奉公大道、高端装备智造产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市区与芜宣机场连接道路,实现城区物流水陆空联运。完成巷口桥铁路二级物流基地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西环路上跨皖赣铁路桥,贯通宣城经开区与宣城高新区物流联通。完成宣城经开区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工程、清流路秋实路停车场等项目,为产业组团片区做好公共服务保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着力推动产业融合,实现智慧城市、智能建造、园区运营等领域创新突破,形成产业新优势。不断优化建筑许可办理流程,提升营商环境水平,支持产业建设高质量发展。

(三)多措并举推进房地产工作。高站位推进“难安置”专项治理工作,树立底线思维,下定决心破解,坚决啃下“硬骨头”。高强度推进“保交楼”,加快项目建设进展。力争20246月底前恒大悦澜湾二期竣工交付,2024年底前时代大世界项目全面建成,加快推进聚源商城项目建设工作,因项施策推进其他“难安置”专项治理工作。

加大城市危旧房改造力度,力争利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341套(其中市区57套)城市危旧房改造工作。2024年,市本级完成改造老旧小区63个,改造建筑面积约42.39万平方米,涉及户数3829户。在改造过程中着力解决老旧小区道路改造与水、电、气及雨污分流改造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竣工问题,推动建立老旧小区改造与后期管理有机衔接机制,积极开展嵌入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进小区、入社区。

强化规划引领,做好规划管控,发挥城市设计的作用,统筹好城市风貌。强化资源统筹配置,优化教育、医疗、商场、养老等配套设施建设,把握好土地收储与出让结构和节奏,增加新建住宅小区吸引力。对标长三角发达地区,学习先进做法先进经验,持续推动企业探索创新,注重招大引强,争取优质房企来宣投资,支持房地产企业在优质住宅产品上持续发力,推动建设“质优价优”的改善型低层住房,探索推进空间个性化、功能适老化等具有明显特色的房地产项目,建设好小区、好社区。全面实施“业主开放日”活动,健全住宅工程质量社会监督体系。

(四)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强化基础设施运维预警工作数字化智能化,建成宣城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一阶段项目,加快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城镇供气、供水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计划完成33.6公里老旧燃气管道改造,积极推进“瓶改管”“气改电”工作。尽快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保障,先行推进东部片区和北部片区城市水厂管网延伸,加快东部水厂建设。

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奖惩结合压实压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持续做好建筑工地信息化建设,发挥“智慧工地”平台作用,推进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电子证照,全面推进新建项目投保建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守护群众住房安全,继续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治理,消除房屋安全隐患,进一步做好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重点消除屋面、外墙、外挂构件等安全隐患。

(五)扎实做好群众期盼的民生好事。一体推进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以城市体检促进城市更新,持续推进聚源商城地块、二小片区更新改造。加快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畅通城市微循环,建成丹桂园支路、西格路、昌盛路等项目。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完成市人民医院改扩建二期等项目,加快推动职业技术学院科创中心、市公共实训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提升园林绿地服务水平,新建口袋公园打造城市街头“微景观”,不断扩大城市公园绿地开发共享空间,拓展公园广场服务功能。适时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加强宣城市各类各层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和方案编制。

全面提升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扎实开展“物业管理服务提升攻坚推进年”行动,用情用心用力地做好物业工作,加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综合考核。全力推进“宛美红色物业”,2024年底前,实现物业服务、党的工作全覆盖,力争业主委员会(物管会)组建率达到100%。持续推进小区地面停车收费扩面行动,着力破解停车难、消防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做好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

(六)推动绿色建筑有序开展。完善顶层设计,加快编制出台《宣城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宣城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在规划设计环节加强光伏产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推进建筑低碳发展。加强节能施工管理,督促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促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相关要求在设计图审环节得到落实,提升节能施工水平。

四、要素保障

(一)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积极面对城市建设的新形势,按资金渠道排定中心城市建设项目,由市财政资金、申报债券资金、申请其他资金、宣城经开区管委会等主体筹资以及社会资本投资等渠道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坚持先落实资金后开工建设。

(二)积极做好土地收储出让。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在中心城市建设中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土地用途兼容、建筑功能复合、土地立体开发等措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城中村改造等旧区更新,着力促进建设项目落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结构,激发城市活力。

做好城市建设和更新重点项目的要素保障工作,继续做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的编制审批及省政府委托用地的受理审批工作,依法高效保障城市建设和更新项目用地需求。积极推进市本级经营性用地储备供应工作,根据市政府批准的年度计划,2024年计划出让经营性用地291675亩,围绕东部新区启动区、方家冲等重点区域,把握土地出让节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三)联动推进土地房屋征收。切实规范依法征收工作,在《宣城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实施办法》(宣政办〔20234号)基础上,统筹考虑项目平衡,区域平衡,进一步依法修改完善国有土地房屋调查、征收补偿安置等政策。切实强化征收效率,以实现征迁项目净地交付为目标,市区征收部门联合协作,为工程项目建设和土地收储做好征收保障,对于新项目、新地块,坚持明确资金渠道后再适时启动征迁。加强征收资金使用管理,实行月报制,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统筹调度。不断完善中心城市大建设指挥部统筹调度工作机制,强化指挥部组织、指导、协调和调度职能,形成指挥统一、部门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为各项工作推进提供坚强保障。

(二)加强闭环管理。坚持目标导向,根据建设计划清单化推进。定期开展工作调度,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对项目工作进展、投资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开展月度汇总通报,强化闭环管理。

(三)加强宣传引导。市级主要新闻媒体要全过程、多角度、深层次地广泛宣传城市建设的正面典型,及时曝光存在的问题。强化与市民沟通,多渠道公告公示有关项目建设情况,广泛向社会征求意见,营造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良好舆论氛围。

 

附件:2024年中心城市建设功能品质活力提升项目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