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2014年宣城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5-03-25 00:00 来源: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

 

   《本报告》依据2014年度各县、市、区以及市直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关于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编制。全文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涉及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宣城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下载。    

   一、概述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我市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落实《宣城市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的重要举措,是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内容。2014年以来,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始终围绕国家、省、市相关文件内容,不断强化组织推进,完善公开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在维护群众利益、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公信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注重机构建设。确定市政府办公室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推进、监督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农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旅游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统计局等近60个市直部门都结合自身实际,重新调整了政府信息公开领导组,形成了分管领导为组长、办公室统一调度、有关科室具体承办的工作格局。各县、市、区同步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所属委、办、局、街道、乡镇也明确了具体的工作人员。目前,我市已经建立了市、县、乡三级联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系。

  (二)强化制度保障。一是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开制度,编制《宣城市市级政府权力清理规范工作方案》,制定政府权力运行流程图,排查政府权力事项防范廉政风险点,制定涉企收费清单,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后,以专题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二是依据《条例》及安徽省《2014年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要点》,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宣城市《关于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意见》,此意见将我市政府信息主动公开进一步细化为“政府机构和人事信息公开、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政策规定信息公开、行政权力信息公开、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财政资金信息公开、公共服务信息公开、公共监管信息公开、《条例》施行前有关信息”等9大类领域32项,为下一步各县市区、各部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指明了方向。三是借鉴铜陵市、芜湖市、合肥市等地经验,以“谁起草、谁解读”为原则,制定了《宣城市重要政策解读办法》,及时将市直各单位制定重要政策文件的背景、重要内容以及社会关注的重点等向社会公布。四是稳步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新闻发布工作。印发《通过新闻发布做好我市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安排的通知》,确定新闻发布重点领域,明确牵头部门,同时规范了流程,完善了工作机制。截至年底,共会同市新闻办、市住建委、市环保局等单位开展了6期重点领域新闻发布会。五是在《宣城市市直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效能考核实施细则》基础上制订了信息公开政府指南和目录样本,规范了依申请公开受理流程,提供了统一的受理文书等。

  (三)突出重点领域公开。一是扎实推进行政权力运行信息公开,全面梳理市直单位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检查、行政指导、行政确认等职权,编制和公布权责清单,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市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市直各单位网站同步公开。二是围绕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重点,对“财政预决算、公共监管、公共服务、公共资源配置”等领域实行重点公开。市本级75个部门的财政预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已于2014年4月30日前向社会公开。各县市区也按规定全部完成了2014年度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市国土资源局及时公开土地征收、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矿业权出让等政府信息,并重点将“一书四方案”等申报资料纳入主动公开范围。市环保局实时发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监测数据,按时发布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执法、污染源监测和污染减排等信息。市统计局逐月公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月度数据、统计分析、统计信息、经济形势分析等。三是为细化公开目录,深化公开内容,提高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针对性、有效性,市政府办公室将保障性住房、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征地拆迁、价格与收费、教育等栏目细化为三级栏目,并围绕新的信息公开目录体系,不断加大培训力度,督促各单位立足本部门职能,围绕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及时、准确发布各单位政府信息,切实解决信息公开内容不够全、随意性较大等问题。

  (四)实施目录升级工程。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规范和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栏目)技术升级工程的通知》要求,一是制定了《实施宣城市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规范和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栏目)技术升级工程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市直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务必于8月底前完成,各县市区务必于10月底前完成。11月8日—9日,市信息办会同市政务公开办对各县市区、各部门的目录规范及升级工程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目前我市已经按照计划要求,全部完成了基本目录规范和网站(栏目)技术升级工作。二是改版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着重对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行梳理和调整,除省里统一规定的基本目录外,还依据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要求制定了相关的特色栏目,优化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规范了信息发布内容,统一了信息发布格式。在信息来源上,打破不同网站间“各自问政”的壁垒,真正实现了宣城市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的互联互通,初步形成网上资源的“汇聚效益”,促进了政府网站和信息公开网站的良性循环。

  (五)加强监督考核。为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市政府办公室持续督促各地、各部门在办理文件过程中,准确界定公文公开属性(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三种属性),并标注在公文的显著位置,凡属“主动公开”类政府信息,督促各地、各部门在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在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予以公开,凡属“依申请公开”类政府信息,督促各地、各部门按月拟定本单位依申请公开目录,及时将依申请公开文件的标题、内容简介、文号、生成单位、适用范围,在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向社会发布,以便于群众查询。同时,市政府办公室在《宣城市市直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效能考核实施细则》基础上,着重围绕“信息发布条数,信息发布规范性、完整性、均衡性、一致性,栏目特色性、重要政策解读、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历史政府信息的梳理情况”等指标,定期对各县市区、市直部门信息公开开展情况进行测评、通报,督促有关单位认真做好补缺补差和整改提高工作。

  (六)规范网络舆情回应。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宣城市网络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工作实施办法》,建立了由市政府办、市网宣办、市公安局、市应急办、市信访局、涉事部门参加的市网络政务舆情会商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舆情监测范围、信息编报时限、协调处置程序、回应公开渠道等。同时,我市还将市直各单位网络政务舆情应对处置情况纳入了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二是突出关注重点。按照“围绕大局、把握大势、关注大事”要求,督促各单位对各主流网络媒体进行巡查和搜集,重点收集、整理“对领导科学决策有用、对解决问题有助、对引导社会热点有益”的舆情信息,做到网络舆情第一时间整理、第一时间报送、第一时间跟踪和办理,第一时间向社会回应,推动领导关注的重点、群众期盼热点对接。三是积极主动回应。及时将市领导在网络舆情专报上的批示意见转交市政府督查室督办,办理情况报送市领导审阅后,由市信息办定期将领导批示和办理结果在市政府网“群众意见回复专题”发布,回应社会关切。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2014年,我市各级行政机关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对政府信息进行了梳理和汇编。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50423条,其中,市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458条,市政府各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3660条,县(市、区)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7877条,县(市、区)直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3625条,各乡镇(办事处)公开政府信息26803条。

 1.png

  (二)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内容。全市各单位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栏目设置的规定,发布信息主要集中在“机构领导、机构设置及人事信息,政府文件,行政执法信息,规划计划、统计信息,财务预决算、财政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和“三公”经费信息,招标采购信息,应急管理信息,审计公开信息,重点领域信息”等方面,其中,公开机构领导、机构设置及人事类信息29013条,公开政府文件22461份,公开行政执法类信息15042条,公开规划计划、统计信息3433条,公开财务预决算、财政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和“三公”经费信息4350条,公开招标采购信息3095条,公开应急管理信息673条,审计公开信息345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21548条。

2.png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2014年以来,全市共受理依申请公开1000余件,涉及依申请公开行政复议300余件,没有收取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任何费用。全年市政府办公室共受理依申请公开210件,其中,通过信函方式申请信息公开130件,通过网络申请信息公开80件。

       (四)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全年市政府办公室涉及依申请公开行政复议36件。全年被省法制办撤销重新答复8件。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行政诉讼2件,被人民法院维持2件。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2014年,宣城市人民政府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获取政府信息时,均未收取任何费用。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全省考核中位列先进,网络政务舆情工作做法得到了省政务公开办的高度认可,并印发至全省交流等,但认真对照上级文件要求,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有些单位领导重视不够,造成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展还不平衡。二是部分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栏目设置还不够科学、信息发布内容还不够及时,政府信息没有完全公开到位。有些单位对文件公开属性把握不准,原本应是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被部分单位定性为依申请公开或不予公开。三是有些部门、单位对依申请公开把握不准,特别是在处理依申请公开工作过程中,面对部分申请人滥用申请权、占用大量行政资源的问题,还未能很好的解决。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2015年,我市继续按照国家及安徽省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最新要求,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力度,力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切实保障我市信息公开工作顺利进行。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信息公开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业务水平。以《安徽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法》为契机,围绕主动公开领域,指导各单位立足职能,加大公开力度,深化公开内容,切实做到应公开、尽公开。适应我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新形势,适时召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培训会,进一步提高全市各单位对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适时邀请国家或省专家来宣授课。同时,市信息办也将围绕我市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力求通过培训,促进全市各级机关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真正把信息公开工作当作本单位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二)规范信息公开内容,力求应公开尽公开。督促各地、各部门认真编制并及时更新本地、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目录。贯彻“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协调各地、各部门围绕“行政权力、公共资源配置、财政资金信息、公共服务信息、公共监管信息”等八大类信息,不断细化公开目录,扩大公开范围,凡属于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信息,都要依法、全面、准确、及时地做好公开工作。同时,市政府办公室将围绕“八大类”政府信息发布情况,坚持按季度对各地、各部门进行测评通报。

  (三)加强政策解读,增进公众理解。将政策解读作为政府或部门出台重要政策的必经程序。涉及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等政策出台时,在政府网站同步推出由政策制定参与者、专业机构撰写的解读评论文章,对于涉及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的政策出台时,市政府办公室将组织相关部门通过在线访谈、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阐明政策,答疑释惑,努力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不断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理解,

  (四)完善依申请公开流程,提高答复质量。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理顺工作流程,明确登记、受理、审查、答复、送达、归档等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建立协调配合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依申请信息公开案卷制度,严格在法定期限依法定形式回应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信息公开申请,不断规范依申请答复文书的制作,切实提高信息公开的答复质量,依法保障信息公开申请人的知情权。 

  (五)强化网络舆情应对、回应工作。更加注重机制保障,严格落实《宣城市网络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及回应实施办法》,理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细化网络舆情“发现、研判、报送、处置、回应”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切实消除部分单位对网络舆情“视而不见、处置不力、回应不及时”的现象。更加突出时效性。按照及时、准确的原则,确保出现重大网络舆情时,科学有效地应对处置,为领导科学决策和正确处理利益关系提供舆情依据和参考。更加强化资源共享。注重与网宣、网监的沟通协调,注重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加强与媒体、网民的沟通互动,进一步形成网络舆情回应处置工作合力,实现舆情信息资源的共享。

  (六)优化政府信息公开数据统计报送工作。结合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举报投诉、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培训和宣传、制度建设、机构建设和经费保障、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等统计指标,开发建设市一级政府信息公开数据直报系统,制定我市政府信息公开数据报送统计方案,督查各单位按时报送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