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新闻发布会

2020年宣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宣城市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工作)

2020年宣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宣城市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工作)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27日

发布会嘉宾:市科技局副局长何苗

发布会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敬亭阁二楼)

主办单位:市政府新闻办、市政务公开办

发布简介: 各位新闻界朋友: 大家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我谨代表宣城市科技局,对大家长期...

来源:市政府新闻办、市政务公开办

市科技局:(一)贯彻执行科技工作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划,拟订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科技发展、引进国外智力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统筹推进全市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会同有关部门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优化科研体系建设,指导科研机构改革发展,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承担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相关工作,推进市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

(三)牵头建立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和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监管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协调管理市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并监督实施。

(四)拟订全市基础研究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全市重大应用基础研究。拟订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并监督实施,参与编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监督实施,牵头组织市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科研条件保障建设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五)编制全市科技项目规划并监督实施,统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和创新,牵头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示范。

(六)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技术发展需求分析,提出重大任务并监督实施。

(七)牵头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拟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措施并监督实施。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

(八)统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区域创新发展、科技资源合理布局和协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园区建设。协调指导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九)负责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和相关科技评估管理,指导科技评价机制改革,统筹科研诚信建设。组织实施国家创新调查和科技报告制度,指导全市科技保密工作。

(十)拟订科技对外交往与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科技人才交流。指导相关部门和县市区对外科技合作与科技人才交流工作。

(十一)负责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拟订市重点引进外国专家总体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外国专家、团队吸引集聚机制和重点外国专家联系服务机制。组织实施相关出国(境)培训项目。

(十二)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政策,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组织实施科技人才计划,推动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拟订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规划、政策。

(十三)负责省科学技术奖、黄山友谊奖的组织推荐工作。

(十四)负责安全生产科技攻关,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安全生产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科技工作。

(十五)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各位新闻界朋友:

大家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我谨代表宣城市科技局,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宣城科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后疫情时代形势,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我市高质量发展和“六稳”“六保”总体部署,全力聚焦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取得进一步提升。

    一、取得的成绩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1.89%,居全省第6位;同比提高0.2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认定高企164家(公示待批),居全省第6位;高企认定通过率97.62%,居全省第1位。1-10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22.27亿元,居全省第6位;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15.01亿元,居全省第6位。宁国推进首批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建设,入围“2020中国县域科技创新百佳县市”,位居安徽第一,全国第62位。宛陵科创城成功争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坚持“创新活市”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今年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实施“三个一”:出台一个文件,即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打造“一座城”,即大力推进宛陵科创城建设运营;建设“一块地”,即在上海建设“科创飞地”,探索“孵化在外、转化在宣”的合作模式。

宣发〔2020〕1号文件出台后,吹响了加快科技创新的号角,在社会各界引起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G60科创走廊联席办来宣调研时,对市委市政府“三个一”工程作出高度评价。省科技厅听取今年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汇报后,对市委市政府围绕科技创新,出台1号文件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2.突出战略协同依据我市创新协同发展的新情况,修订出台《宣城市2020年度科技创新券补助办法》,实现科技创新券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互认互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组织参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南京都市圈科技成果拍卖会等系列活动,推动长三角科创要素加速对接;11月由市长、书记亲自带队组团参加进博会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政策发布会;协同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专家咨询委员会,其中我市皖南电机孙跃总工程师作为宣城技术专家代表入会;目前宣城正在积极申请加入杭州都市圈大家庭。

3.搭建创新平台。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借力解决我市创新基础薄弱,科技资源匮乏的问题,先后搭建两大协同创新平台:宛陵科创城和宣城(上海)科创中心。宛陵科创城今年7月开园运营,是宣城市科技创新“1号工程”2020年10月成功申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科创飞地,是宣城在借鉴浙江协同创新发展经验上的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尝试,8月宣城首家科创飞地落户上海松江,飞地后续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

4.深化院所合作。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1-10月全市产学研合作项目达272项;其中华辰磁控与浙江大学合作项目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福美达、荣达食品、恒达活性炭三家企业的跨区域技术联合攻关项目获省长三角科技专项立项,争取长三角科技项目专项资金150万元。

5.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团队坚持打造产业高地与人才高地相融合的科技人才工作方向,积极推广“离岸创新”、“柔性引才”等创新模式,吸引集聚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团队、前沿技术精英和掌握关键技术人才来宣城创业,催生一批高科技新产业、新业态、新亮点。目前全市共招引69个团队,其中28个团队入选省级扶持团队(居全省第3位),引进科技人才240余人,引进创业资金13.86亿元,44个团队项目正式运营生产,18个团队创业企业发展成为高企(省高企培育企业)。

三、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宣城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做好“十四五”科技谋划。科技创新是“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综合考虑我市阶段性特征和“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接下来我们将深度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抬高标杆,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十四五”创新发展工作,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二是着力推动科技协同合作。坚持将创新驱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推动宛陵科创城与张江科学城、G60长三角研究院、湖州科技城等长三角平台机构协同创新。着力推进我市省级以上开发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吸引集聚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服务水平。实施科技创新联合攻关计划,深化与高校院所的创新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三是着力建好用好“科创飞地”。借鉴苏浙在沪“科创飞地”的成功经验,制订出台“科创飞地”协同创新专项政策,建好“飞地”、用好“飞地”,摸索一条“走出去、请进来、搭平台、选技术、融资本、促合作”的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新路子。接下来我局将加快“飞地”入园项目的储备工作,力争2021年年底宣城首家“科创飞地”顺利开园,打响我市科技创新“走出去”战略的第一枪。

    四是着力推动资本市场合作。深入落实央行发布的《金融支持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服务方案》,积极参加G60科创走廊发展引导基金的组建,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深入推进企业上市“翱翔计划”,组织高新技术企业对接上交所科创板活动,动态更新我市拟上科创板企业库,把好上市企业质量关,推进“硬科技”企业上市。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